APP下载

薤菜不能承受之轻

2009-12-09陕西客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09年10期
关键词:门客齐国刘邦

陕西客

薤菜只怕是古代出镜率最高的一种蔬菜了,从汉朝的乐府诗开始到两汉魏晋的文赋再到唐宋的诗词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不光如此,薤菜在中国古典文化中有一种很强的象征意义,诗词歌赋中的它,往往都是象征着一片哀伤和悲凉。

薤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象征意义呢?这一切都是因为《薤露》这首古代著名的哀乐挽歌,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当中,哀乐只有两首,一首是起源于汉朝的《蒿里行》,另外一首便是《薤露》,这首哀乐的歌词为: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歌词的大意是说:露水滴落在了薤菜细长而光滑的叶子上,它是多么容易消失啊!但是,露水虽然消失了,明天仍然会落下,亲爱的人逝去了之后却不能再复活了。

最早唱响这首悲凉哀伤的歌曲的人是田横的门客,田横是战国时期齐国贵族的后裔。他为人慷慨豪爽,闻名天下,秦朝末年。天下群雄并起,田横兄弟三人起兵反秦。很快就在齐国的故地重新建立了新的政权,不久后,当时还是汉王的刘邦派郦食其来游说田横与自己联合,田横也深知战争给齐国百姓带来的苦痛,所以他同意与汉王刘邦和平相处,解除了齐国前线所有的防御。可刘邦的大将韩信却乘机进攻齐国。齐国毫无防备,一败涂地,田横非常痛恨郦食其的欺骗和刘邦的无耻,便把郦食其放在大鼎中活活烧死了。

田横被韩信击败之后,刘邦很快就打败项羽,统一全国,成立了汉朝,田横便带领着五百门客偷偷下海,躲藏到了一个叫墨海岛的小岛上,他和五百门客在这个岛上自力更生,并伺机东山再起,重振齐国威风。刘邦认为田横在齐国土地上深得人心,所以派出大军搜寻田横,找到田横后命令他归降自己,并且威胁田横说,如果肯归附自己,那么封王封侯都可以商量,如果不听从命令,那么就会派大军过来将他们全部杀死。

田横为了保护自己的门客,无奈之下带着两名门客随着使者回到了中原,在路上。田横对刘邦的使者说:“我以前和刘邦一同起兵反抗秦朝,如今我却要去向他跪拜。这对我是一种多么大的讽刺和侮辱啊!刘邦这么做,无疑是要羞辱我罢了,这样吧,你带着我的头去见刘邦,这样刘邦就不会为难我的门客和你了。”说完这句话后,田横便自刎而死了。使者带着田横的头去给刘邦。刘邦见了后流泪说:“田横是一个贤者。我要以王侯的礼节来埋葬他。”

田横下葬后。跟随而来的两名门客便在田横的墓前自尽而死,消息传到墨海岛后,田横的那五百门客都嚎啕大哭,并作出了《薤露》这一首挽歌来祭奠田横,然后集体自杀了。自从它一唱响,薤,这个很早就出现在中国蔬菜中的植物,便就在中国文化史上抹上一片悲哀的色调,从此谁也绕不过去。他们哭得那么忠肝义胆,他们哭得那么慷慨凄凉。五百门客的这一哭,是自从春秋时代开始的一种“士为知己者死”侠义精神的绝唱。从此以后,侠义精神退出历史舞台,因为中国已经成了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地方也已经建立郡县制度,他们不再是某个家族或某个王侯的臣子,他们都是皇帝的臣子了。很多年后,清朝的大诗人龚自珍还写诗缅怀他们:田横五百壮士今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虽然薤在文化上有这么强烈的象征意义,但它本身究竟是一种什么蔬菜呢?薤是个古字。我们现在已经很少用到了,我们今天对它的称呼是“蕌头”(长沙的叫法便是蕌子脑壳),没错,这种有点微微的酸,有点微微的辣的蕌头,便是古代的薤。这种蔬菜曾是我们祖先们居家旅行的必备食品,汉唐时期,它就是老百姓的主要蔬菜之一。到了宋朝,更是大大地走红,大江南北,中原塞外,许许多多的人都在自家的后院中会种上一两亩薤。比如唐朝的大诗人白居易便写诗说自己是“望黍做冬酒。留薤为春菜”,秋天的时候,白居易便把自家后院的那两亩薤菜都收割了,然后一半用泡菜坛子腌渍起来,一半保存在地窖中。等到来年的春年。这些薤菜便是春季里上好的佳肴了。

然而白居易还比不上宋朝的苏轼苏东坡,苏东坡不但爱种薤菜,家吃薤菜,而且还发现了薤菜的药用价值,当时的苏东坡正因为刚正不阿而得罪了权贵,便贬谪到穷山恶水之中,他并不以为苦,反而自得其乐地种起了薤菜,等到薤菜收获后,便升起一堆火,然后把薤菜直接丢在火堆里烘烤,直到薤菜被烘烤得泛起了黄色,溢出了香味后,他再把薤的外皮剥去,把里面白白的薤直接塞入口中,嚼得汁水四溢,津津有味,他自己管这种薤菜为“薤香齑”。苏东坡最爱的食物其实不是东坡肉,他自己曾说大爱两种食物,第一种是叫香橙煮鲈鱼,第二种便是烧薤捣香齑了。

薤和蒜是近亲,现在也称为“小根蒜”,所以薤菜虽然好吃,但却总有一股蒜味,如果按照苏东坡这种纯天然的烹制,然后大口大口的生吃法,其口气肯定不会很清新。他弟弟苏辙也爱吃薤,所以也偷学了哥哥东坡这手烘烤薤菜的绝活,但他不像东坡这么一口一个地单吃,而是把它放进香喷喷的米饭中拌吃,为此,他还曾得意洋洋地写诗说“烧薤香橙巧相与,白饭青蔬甘莫逆”。

今天我们仍能经常看见薤菜,只不过已经不再是我们的主食了,而是换了真空的包装袋,安安静静地躺在超市的货架上。而《薤露》这曲挽歌也湮灭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了。

编辑姚晟

猜你喜欢

门客齐国刘邦
蜗牛的故事
老马识途
远水救不了近火
刘邦:我的脚丫子呀
门客三字阻筑城
默当
刘邦记嫂之恨
刘邦斩丁公
秉笔直书
当代“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