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离汽车强国还远

2009-12-09

环球时报 2009-12-09
关键词:汽车

本报驻加拿大、德国特约记者 陶短房 青 木 本报记者 钟玉华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1月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1200万,全年预计将突破1300万,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汽车大国已毫无悬念。英国《金融时报》8日表示:“这似乎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前景。”25年前,中国刚刚开始着手缔造现代汽车工业,几乎是从零开始。现在的问题是,中国汽车工业是否正处于一个转折点,即将开始打造中国一直梦寐以求的“汽车强国梦”。

美国彭博社8日的报道说,中国11月汽车销售总量达134万辆,同比增长96%,其中轿车销量达104万辆,同比增长98%,增幅创5年之最。报道称,所有在华经营的中外车企都获得丰厚利益,其中大众销售同比增长38%,戴姆勒和奔驰分别飙升了224%和152%。报道认为,中国汽车产销两旺的关键,首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其次是中国政府对汽车消费的一系列刺激措施。法新社8日的报道称,中国今年巩固了其亚洲汽车巨人的地位,这得益于中国政府刺激国内消费的措施,如将小于1.6升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对使用替代能源的车辆减免车辆税等。如果按照年化销量计算,自今年1月起中国事实上就已经取代美国,成为最大汽车市场。

《金融时报》8日的评论称,全球金融危机让中国一举拔得头筹,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然而,中国汽车工业正处于关键转折期,不少中国汽车企业正积极向海外扩张,寻求实现中国汽车的全球梦想。上海汽车最近获得了其合资公司上海通用的控股权,并和通用汽车在香港建立了新的合资公司,获得了通用在印度的生产线,将目标对准了亚洲尤其是印度等新兴市场。而北汽和吉利汽车,都已传出同萨博和沃尔沃的并购“绯闻”。尽管至今仍有许多分析人士质疑,中国能否消化这些被欧美人经营失败的汽车品牌,然而这些举动都意味着中国汽车产业开始真正对外扩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王晓明8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每年出口的汽车占全部产量的7%,而日德等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这一比例是50%以上,中国汽车在全球汽车市场的占有率还比较低。

据欧洲汽车协会统计,今年前9个月,中国汽车出口欧盟总数仅为745辆,其中最早出口欧盟的华晨汽车和陆风汽车,出口数量分别只有8辆和1辆。不过,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将实现出口欧洲“零的突破”。德国《经济周刊》7日报道称,汉堡商人艾西纳已成功获得小批量进口昌河电动汽车的许可。德国《星期五周刊》认为,中国电动车在欧洲出口实现零突破意义重大。中国在欧洲电动车起步阶段进入市场,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汽车专家钟师8日对《环球时报》表示,中国本土品牌的年生产量和跨国汽车企业的产量比,相差几十倍,本土品牌的技术实力与国际知名品牌也相差10年以上。走向海外绝非一朝一夕的工夫。另外,王晓明说,从创新能力上看,中国在整车创新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在发动机、变速箱、高端电子产品方面的核心技术还掌握在外商独资、合资企业手中。汽车的制造工艺还不强,主要靠进口的加工装备,比如日本、德国的流水线装备;中国汽车产业的装备工业还比较弱,自主品牌的全球知名度还比较低,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突破。▲

猜你喜欢

汽车
2019年8月汽车产销环比增长 同比仍呈下降
2019年7月汽车产销同比继续收窄
2019年4月汽车产销环比和同比均呈较快下降
不抢道
买汽车
汽车的“出卖”
汽车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3D 打印汽车等
会飞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