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司马光》教学片段品评

2009-12-08施彩萍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09年6期
关键词:田字格滑梯司马光

施彩萍

[教例]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司马光》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生字“爬”字里有个新的偏旁——爪字旁。小朋友,你们觉得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1:爪字旁的捺要写得长些,把“巴”给托住。

师:你观察很仔细,抓住了这个字的重点笔画。

生2:老师,我感觉这个“巴”好像在滑滑梯,爪字旁的捺就像个滑梯,很有趣的。

生3:我觉得“爬”字里的“巴”像在爬山,它拼命向上爬,就怕掉下来。

师:说得多有意思啊!把生字想象成了滑滑梯和爬山的画面,让我们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字。要想写好“爬”这个字,就看你的这一捺了!

(师在田字格示范书写)

师:同学们看,“爬”字的起笔就像滑梯上面坐的地方,行笔就像滑道,收笔就像梯脚。坐上滑梯,你最希望什么?

生4:我希望快点下滑,滑的时候很快乐。

生5:我希望一直这么滑下去,好开心。

师:可不是嘛,你们看这捺,从田字格的左上格起笔,直写到右下格的中间,这“滑梯”真长啊!我们动笔,把这像“滑梯”一样的捺写流畅。

(学生在习字册上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哭”字,你打算怎样记住它?

生6:我用这样的方法来记:两个“口”就像一个人的两只眼睛,那“犬”的一点就像小朋友伤心时张大嘴巴哭出的眼泪。

师:被你这么一说,老师也觉得很像,你的想象真丰富,把汉字想象成生动的画面,这种学汉字的方法真好!

师:怎么写好这个“哭”字呢?谁来做小老师,在田字格中写一写?

(指名学生在黑板上的田字格内书写,其余学生观察)

师:大家觉得黑板上的这个字写得怎么样?

生7:他写的一横看上去太长了,要短一点,因为小朋友哭得眼睛肿起来了。

师:老师还想提醒大家,“撇”“捺”要舒展开,就像插图中小朋友哭得眼泪向两侧飞一样。

(学生在习字册上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评析]指导低年级的学生识写汉字,应该是引导学生感受汉字魅力、发展自主识写能力的过程。上述教学片段中,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体现了这一过程:

1. 想象,让学生的识写过程鲜活起来。如何使生字生动立体地呈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上面教学片段中老师的做法可以借鉴。让学生想象着自己坐滑滑梯的快乐感觉,然后强调“捺”笔,就是那一块“快乐”的滑板,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一定要流畅的,不然会让小朋友摔跤的。因为有了这份想象,学生也有了一份快乐,识字、写字也多了一份乐趣。

2. 自主,让学生的识写空间宽广起来。本案例中,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识写的主动性,字形的观察、书写的要点都是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下,主动探索的结果。学生有了自主的空间,以自己富有个性的识记方式,把汉字的字形与生活画面勾连,将“爬”字看成一幅儿童滑梯嬉戏图,而“哭”字绘成一幅伤心的表情图。汉字简单的笔画,在学生的眼里,生动地展示了形与义之间的联系。识记汉字不再是机械的强加,而是快乐的活动。

3. 评价,让学生的识写兴趣浓厚起来。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恰当的评价是帮助他们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本案例中,当学生自己有了对“爬”字识记方法时,教师的赏识犹如暖阳,帮助学生释放自己的想象,张扬自己的个性,此时的识字成为一个充满快乐,富有成就感的趣味性活动。当学生能把握书写关键的笔画,但是还不能完全明白如何书写更出色的时候,教师的几句评价又如同一盏明灯,给学生指明了方向:“可不是嘛,你们看这捺,从田字格的左上格起笔,直写到右下格的中间,这‘滑梯真长啊!我们动笔,把这像‘滑梯一样的捺写流畅。”当学生的书写与预期效果有偏差的时候,教师就以一个“提醒”,凭借生动的语言给予学生鼓励:“老师还提醒大家,‘撇‘捺要舒展开,就像插图中小朋友哭得眼泪向两侧飞一样。”这样的评价语言如同春风细雨,引领着学生毫无心理负担地投入书写中去。

主动而有趣的学习过程,能促使学生逐渐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使学生在识字教学中能爱上识写,乐于识写,轻松识写,快乐识写。

(作者单位:太仓市城厢镇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田字格滑梯司马光
滑梯下的圈套
清官廉吏(二)
——司马光
“田字格”器材的制作和运用
玩滑梯
司马光砸缸之谜
暑假就像爬滑梯
司马光砸缸
Cool Invention炫酷发明
住在“田”间(二)
合理使用田字格在低年级写字教学中实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