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武侠小说对中华武术的弘扬
2009-12-08石健
石 健
(吉林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系,吉林 长春 130022)
民国武侠小说对中华武术的弘扬
石 健
(吉林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系,吉林 长春 130022)
中华传统武术以一种英雄侠义精神为思想内核,民国武侠小说既是时代剧变之际的英雄想像,对弘扬这种精神也具有重要意义。
武术;武侠小说;英雄侠义精神
1 前言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国运与武术密不可分。中华传统武术以一种英雄侠义精神为思想内核,而文学作品对弘扬这种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塑造丰富武侠形象、宣扬英雄侠义精神的优秀小说作品,对弘扬传统体育文化,促进国人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永远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以往常被忽视的民国通俗武侠小说因而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2 民国武侠小说中的英雄侠义精神
2.1中国文学武侠形象源远流长
在中国古代,国家的富强与武术的繁盛,常具有内在的联系。由于科技尚不发达,加之战争不断,必然要求强健的体魄作为保证,习武则是最好的锻炼手段。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就广招“有拳勇股肱之力,筋骨秀出于众者”(《管子·小匡》)入伍。到了汉代,削藩的争斗,匈奴的侵略,使武术训练达到更大的规模。盛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达到了顶峰,尚武之风也与时代的恢宏气度交相辉映。
“艺术的真实观教人通过想像驰骋于人所创造和虚拟的世界。”而正是诗意的境界,才“更直指人的心灵的更深层、最真实处。”[1]武术本身的博大精深、变幻无穷,以及武侠豪爽浪漫的传奇色彩,都与文学具有天然的渊源。作为武术承载者的武侠形象,在文学经典中久已有之:司马迁在《史记》中就专门设有《游侠列传》、《刺客列传》,唐传奇中塑造了更为丰富多彩的侠客形象,小说巨著《水浒传》则对众多拥有独特武艺的侠义英雄进行了栩栩如生的描绘。中国古代文人也深受武术熏染,他们很早就追求文武全才。以英武的精神仗剑走天涯,就是弥漫于现实文人中普遍的理想主义诉求。以“书剑恩仇”为母题的儒生、侠客融于一体的浪漫故事也不断出现。除了文学作品,一些民间传说比如少林棍僧救唐王、展昭等人助包拯锄奸,都证明武术与政治、历史、文化有着太多的牵连。总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武术乃国脉所系,是文学作品的重要表现题材。文学作品则对弘扬中华传统武术及其所蕴含的英雄侠义精神,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2.2民国“武侠小说热”探源
武侠小说在20世纪初开始大量繁盛,并在1920-1940年代形成了一股引人注目的“武侠小说热”。据袁进在《鸳鸯蝴蝶派》(上海书店1994年版)一书中统计,自清末民初至新中国成立,共出现武侠小说作者约200位,共出版武侠小说约千余部,总字数近3亿。
武侠小说热浪除了古代文学渊源,还有更深层面的思想基础。标志中国近代思想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即“从对往昔的极端理性主义或理性专制主义的批判中开出了非理性主义的一脉,最集中最典型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就是唯意志论思潮。”[2]这种思潮以弘扬人的生命意志、追求个性自由为特点。在此基础上,华夏大地重新兴起了对尚武的追求。梁启超在1904年编著、出版了《中国之武士道》一书,赋予武术以新的时代内容,认为欲解决国家国力不振,对抗列强的入侵,洗刷“东亚病夫”的屈辱,最好的方式即提倡“武士道”、“武侠”、“尚武”。这种潮流一时蔚为大观。晚清文人在谋求推翻满清政府的革命行动中,再次身体力行古代文人所追求的豪侠风范,他们“不但坐而论剑,而且起而行侠,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3]革命烈士谭嗣同、秋瑾就颇具侠者之风,前者“好任侠,善剑术”(梁启超《谭嗣同传》),后者则“好《剑侠传》,习骑马,善饮酒”(陈去病《鉴湖女侠秋瑾传》)。
武侠小说繁盛还有现实的基础。一批现代武术家以倡导中国拳术为职志,以现代学科理论规范为方法,重新整理传统武术,开设研习所,由此掀起了20年代全国规模的习武热浪。其标志有:全国武术大会于1923年在上海召开,一些武术社团也广泛兴起,许多学校将武术作为教学科目,包括中国教育重镇的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都设有技击会。这些行动,又无不联结着振兴民族精神的思想内核。
2.3民国小说武侠形象解读
民国武侠小说的作者,多是思想激进的知识分子,还有人与武术结下了深厚的渊源,平江不肖生(向恺然)就是这样的典型代表。他不但精通武术,也是著名的武术理论家,还与江湖人士过从甚密,这些都无疑为其创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江湖奇侠传》(1923)是其代表作品,此作虽然接受了中国神怪小说传统,将武侠形象作了神魔化的处理,但不难看到在他们身上寄予了浓厚的济民救世的政治理想。由于现实的黑暗令人深深失望,作品重点书写了饱受摧残压迫之人通过刻苦修习,最终不但拯救自我而且惩恶扶弱的故事。更为可喜的是,小说突出了人物作为个体的存在,表达了现代人追求独立自由的意识。
并非所有的武侠小说作者都谙熟武术,不过这更有利于他们展开丰富的文学遐想。环珠楼主(李寿民)的小说《蜀山剑侠传》(1932)就是神魔与武侠小说的神奇混合体。该作洋洋数百万言,充分体现了武侠小说乃“成年人的童话”的特点,充满理想主义与神秘色彩。除了诡谲神奇的情节、美不胜收的景致、绚烂多姿的文笔,此作还以丰富的思想容量见长,在形形色色的武侠身上传递了中国儒、释、道传统文化的真谛。书中的主要人物多是剑道超绝、法术精到的道教徒,通过他们体现了作家对道家文化的向往。他们既苦修内功,又除魔行善,体现了“无为”与“无不为”的结合。正邪各派争斗不绝,但他们都受到道家“四九天劫”的制约,面临人类命运的永恒问题——生与死。在此基础上,作家还融入了儒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入世人生观和佛教超脱的悲悯精神,难能可贵地演绎了独特的生命哲学和宇宙意识。
宫白羽的代表作《十二金钱镖》(1938)中的江湖与现实紧密相联,武侠人物也都是在生活中表现出鲜活的个性,而并不局限于展示出神入化的武功。宫氏对港台新派武侠小说的代表人物金庸、梁羽生的直接启示极大。王度庐在《卧虎藏龙》(1941)中写就了一段令人难忘的侠骨柔情,由于对人物个性的把握和描写细致入微,使玉娇龙、罗小虎等形象成为民国武侠小说中的经典人物。李安以此为蓝本于2000年导演的同名电影进军好莱坞,以其独特的东方文化韵味荣获数项大奖,而在国际电影界,再次掀起了以中国武术为蓝本的功夫片热浪,这都证明了这部作品的不朽价值。
民国武侠小说造就了上述一批受读者欢迎,艺术水平很高的通俗文学作家,“他们的作品缺乏新文学作品的革命性、先锋性,却更能‘适俗’而不刻意‘媚俗’,它们受到读者欢迎的深层原因,往往在于其所具有的特殊社会内涵和文化内涵”[4]。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中华传统武术的生动描写,对唤醒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及自强自立意识,起到了一定的鼓舞作用。而许多小说中的武侠人物都在中华民族的反帝主潮中,体现了抵抗外侮、誓死不屈的爱国情怀,更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2.4英雄侠义精神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在当今世界,过去登不得大雅之堂的通俗艺术已经获得了自身的合法性,因为“艺术空前地激增扩散,以前高深莫测、难以接近的艺术形式现在变得容易接受,通俗艺术、商业艺术与过去所谓的高级艺术迷人地联姻”[5]。这就更有必要摆脱一切成见,对民国武侠小说进行重新审视和深入研究。更为重要的是,在商品经济大潮侵袭中,人们的道德品性的确面临新的考验;城市化日益普遍,工作生活节奏的紧张,也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因此目前有些作品以武侠小说的外壳,渲染暴力和血腥场面,借以散播人类日益由于隔膜而产生争斗的趋向。实际上,在人类走向进步的历史长河中,并非一定要付出真、善、美的代价,而弘扬关爱和悲悯的人文精神,正是文学艺术的重要任务。“一方面是人类经验的令人丧气的普遍情况,另一方面却又是人类在自信心、承受力、高尚、爱情、智慧、同情、勇气方面能够达到非凡的高度,这两者的对比一直是人文主义传统的核心。”“伟大的小说家和戏剧家在人文主义传统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是生动地提醒我们看到这个对比和这个可能性。”[6]因此,民国通俗武侠小说所弘扬的英雄侠义精神,自有其价值所在。
3 小结
拥有神奇技艺的武侠形象与他们体现的侠肝义胆,是广义体育精神的延伸。今天,人们已经日益认识到体育的重要作用。体育表现为行动,更表现为精神层面的高贵追求:“只有懂得用体育来增进健康,懂得用体育来陶养性情的人,才能真正地理解生活、创造生活、美化生活。”[7]从古至今,作为重要审美表现领域的文学,以其巨大的想像功能与深广的人性探索,对于推广体育精神功莫大焉。而文学中最为丰富的体育表现,则莫过于中国小说中的武侠形象了,这也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武术的独特魅力使然。重新认识这一文学现象,显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张世英.新哲学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49.
[2] 高瑞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39.
[3] 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11.
[4] 范伯群,主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上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469.
[5] [美]莱昂内尔·特里林,著.刘佳林,译.诚与真[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67.
[6] [英]阿伦·布洛克,著.董乐山,译.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64-165.
[7] 金大陆.体育美学:人·运动·未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79.
NightNovelsbeforeLiberationinPromotingChineseMartialArts
Shi Jian
(Department of Humane and Socidogical Science of Sports,Jilin Institute of Phisical Education,Changchun,130022,China)
The inner co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artial arts is a spirit of chivalrous heroism.Knight novel before liberation is heroic imagination in a time of drastic changes,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this spirit.
martial arts;knight novels;chivalrous heroism
2009-06-12;
2009-09-11
石健(1970-),男,吉林白城人,讲师,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G852
A
1672-1365(2009)06-01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