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遗民、逸民情结对渐江山水画风格的影响

2009-12-07解荣昌

艺海 2009年10期
关键词:渔父遗民钱塘江

解荣昌

新安画派的领袖渐江在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独特的、空前的,他代表着民末清初中国山水画的一个独秀的高峰。渐江山水画给人的突出感觉是冷、静、寂。绘画是精神的产品,遗民、逸民情节是形成渐江山水画风格的关键所在。

渐江(1610——1664),本姓江,名韬,字六奇,今安徽歙县人。渐江的思想早年属于传统的儒家范畴,他读五经,习举字业,“幼尝应制”,他虽然非常的刻苦和勤奋,然而到了34岁时,还是明朝的诸生。1644年李白成进攻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明王朝覆灭。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进逼徽州,渐江和同乡金声,江天一等民族英雄率众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渐江即与友人程守哭别于相公潭上,然后“偕其师入闽”(《康熙歙县志·弘仁传》),投奔当时称帝与福建的唐王政权,继续进行抗清复明的斗争,1646年8月,唐王政权失败。反清复明的希望彻底破灭后在武夷山出家为僧,法名弘仁,字无智,号渐江。

渐江的思想早年是忠臣孝子的儒家思想居于主导地位。做了和尚以后,虽然自谓“此翁不恋浮久名,日做茅亭看远山”(《偈外诗》,载《渐江资料集》)但对故国之情却未曾减少,其有诗为证:

偶将笔墨落人间,

绮丽楼台乱后删。

花草吴宫皆不问,

独余残汁写钟山。

明清易祚时,渐江已经36岁了,此时他已经无君可忠,无国可报,入世、济世的思想受到彻底的挫败,虽然做了和尚,但依旧报志守节,不于清朝统治者合作,于是佛、道思想开始浸淫他的思想,渐渐趋于冷漠寂静。虽然他致死都没有完全改变其作为一个儒家学者的心态,但儒家的忠孝气节使他绝不可能在江山易主之后,再去积极进取。其实渐江的思想是早年全据于儒,后期儒家、道家、佛家三家俱存,实则禅其表,道其中,儒其实,有时他也能真的忘掉一切,完全沉浸在佛、道的境界之中。渐江后期,目睹清王朝的强大,反清复明已经不可能了,当人的外在愿望不能实现时,便只能转向自己的内心,于是他便独善其身,自甘寂寞,隐于书画,终老于山林市井。对复国完全绝望,对功名彻底淡漠,对世界更加冰冷,一切跃跃欲试的念头完全消失,所以流露于他的画中,不仅有冷的气氛,更有静得感觉,几块几何形的山石静静地立着,每一块山石都晶莹剔透,完全没有跃动的线条和繁闹的笔墨,更无热闹拥挤之状。由于渐江是禅其表,道其中,儒其实,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所以他的画没有丝毫的媚和甜,反而透露出一股刚正健壮之美,又有一股幽旷深邃之美,且都流露出冷和静的气氛,如图:

出家后的渐江,佛、道思想据主导地位,这从现有的渐江遗诗及题跋等文字资料中都能够反映出渐江萧然隐逸、杜绝世事的“逸民”心态。而且,他的别号也没有像其他遗民画家一样带着明显的悔恨、耻辱的标记(当然,他也有一个叫“无智”的号,但用得极少)。这应当和他的心态密切相关,也是他这种逸民心态的绝好表证。

再如他的《偈外诗》中有云:“客至看山懒送迎,漫将尺幅见予情。溶溶湖水平如掌,不作钱塘江上声。”他为什么“不作钱塘江上声”呢?我们知道,渐江在1645“偕其师入闽”入闽前后,渐东曾有过大规模的抗清斗争,还有事关南明政权存亡的“钱塘江战役”。“钱塘江上声”即使不是特指这类抗清战斗,就其本意而言,与“平如掌”的湖水相比,也很能反映出此时渐江的心态已离激奋的遗民情绪相去甚远,而是趋于安宁、平和、冷静,只愿意在余生以笔墨自娱,作一隐逸之人。如其诗云:“余生醉饱笔淋漓,夙世烟霞骨有之”、“窗有老梅朝作伴,山留残雪夜看书”、“自是烟霞予宿疾,敢言名与古人齐”。他的心态非常平静、安闲:“寒云无世态,相伴意闲闲”、“未续先民高士传,闲闲来者是何人”。他想像自己和陶渊明、袁闳一样:“烽火未即消,自筑袁闳屋”、“松菊即无存,依稀陶令径”,对于世间的纷扰,尽管南明武装与地方义军仍然在抗击清军,但反清也好,复明也好,他已经不再放在心中,而是一心高蹈遁世:“尘磕鸿沟,衣茹桃洞”。也就是说即使楚汉纷争,在他看来,也只不过有如尘土,自己只愿粗衣粝食,从仙人于桃源洞中了。故而他有诗云:“水宿借凫车,依然干净土。桃花照一溪,著我疑渔父”。我们知道,“渔父”是“逸民”们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渐江诗中所指“疑渔父”之“疑”,实乃“非疑”,也就是说无论是从外在形象还是内心世界来看,他都俨然是遗世独立的桃花源中人了。故而,我们说,尽管渐江终其一生遗民情节都不能去怀,但在明亡之后,尤其是在他出家以后,逸民心态在他的思想中已经占主流了,心静如止水,在空寂与幽静中专心于艺术创作,将内心的孤独、无助与寂寥通过对真山真水的感悟,以绘画这种特有的语言诉诸纸上,让我们看到一个清俊、冷寂而又充满艺术灵性的画僧形象。这种夹杂着遗民情结的逸民心态对形成他冰冷、清静、寒气逼人的山水画风来说,其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猜你喜欢

渔父遗民钱塘江
钱塘江观潮
丁酉端午前重读《渔父》吊屈原
“言行不一”的渔父
明朝散发弄扁舟——“渔父”形象解读
浙江海宁:钱塘江再现“交叉潮”
“苏世独立”与“遁世隐逸”——《渔父》主旨分析
莫高窟第61窟甬道为元代西夏遗民营建说
高句丽灭亡后遗民的叛乱及唐与新罗关系
蒙元时期金遗民研究——以金遗民的地域特性为中心
钱塘江海塘及涌潮景观申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