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嘉兴市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

2009-12-07朱浩翔金婷婷黄丽艳杨佳伟

现代经济信息 2009年19期
关键词:农民工工作

朱浩翔 金婷婷 黄丽艳 杨佳伟 陈 晨

一、引言

农民工的身影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他们活跃在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为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并没有随着他们对社会和国民经济的贡献而得到明显的提高,农民工在医疗、就业,子女教育等方面同城市居民存在一定差距,存在着诸多问题。

农民工问题得到国内许多学者的关注,冯桂林等(1997)较早研究了农民工问题。钱雪飞(2004)对南京的研究表明进城农民工在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方面处于不利的境地。李鹤和左停(2005)通过对杭州、郑州和沈阳三市农民工的调查发现,有45%的人参加了工伤保险,46%的人参加了大病医疗保险,46%的人参加了养老保险。宗成峰和朱启臻(2007)通过对南昌市897位样本农民工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当前的农民工生存状况十分令人担忧,社会和政府必须切实采取措施,改善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张淑利(2008)通过对包头144名农民工的子女就学、住房、就业、收入、社会保障、培训和社会排斥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并不乐观。而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姜学民、张古鹏和任龙(2008)选取青岛市5个区的800位农民工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工对相应法律法规了解过少;工作时间过长且不稳定;业余生活贫乏、单调,娱乐项目缺乏;工资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先升后降的趋势。

显然,近年来,学者对农民工问题的研究主要针对北京,上海,广东等大城市,相关的小城镇的农民工研究调查相对较少。相比于大城市而言,小城镇农民工的就业、子女就学和相关社会保障问题更加严峻。嘉兴陶庄位于长江三角洲东南侧,江、浙、沪两省一市交汇处的嘉善县,素以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名扬天下,以此引来了众多农民工。本文旨在通过对嘉兴陶庄521名农民工的生存状况的调查,结合农民工对自身生存状况的满意度的分析,找出引致农民工生存困境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度的对策建议。

二、嘉兴陶庄农民工生存状况的调查

(一)调查对象样本描述

本次调查时间为2008年10月到2009年6月,调查对象主要是拥有农村户籍、法律上享有农民的权利、承担农民的义务,却不以农业收入为主、外出务工的人员。调查采取深度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直接观察法、文案调查法等,其中以深度访谈为主。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其中有效问卷521份。

1. 调查对象性别分布

嘉兴陶庄进城农民工以男性为主,在调查的521名农民工中,男性307名,将近占60%,女性214名,占41%。农民工的这种性别分布和陶庄的产业结构存在着必然的联系,陶庄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废钢铁市场,由于钢铁运输、加工和建筑业是陶庄地区的支柱产业,所以体力上具有优势的男性农民工更容易找到工作,如搬铁,扛水泥,做泥水工等;而女性农民工主要从事美容美发、餐饮、清洁等服务性工作。

2. 调查对象年龄分布

农民工的年龄一般以26~45岁者居多,这一年龄结构说明,农民工大部分是农村的重要劳动力,具有年龄优势,属于生产性人口,充满活力,农民工工种大多比较艰辛,青壮年年龄阶段的农民工劳动、生活等诸方面的耐受力较强;25岁以下年轻代农民工占总数的29%,表明进城农民工开始呈年轻化。

3. 调查对象学历和职业分布

调查样本显示,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占90%以上。学历水平不高,决定了农民工大多数只能从事技术和知识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调查数据显示,陶庄农民工主要从事工厂操作(如当地电子厂,冲件厂,橡胶厂,化纤厂等),货物搬运(主要是搬铁),建筑工地打工,车辆驾驶等行业,其中工厂的操作工和从事货物搬运的人最多,占78%。

农民工从事的大部分都是本地人不愿干的脏活累活,很少有农民工从事体面的工作,只有少部分能够在办公室工作。本地企业和单位也总是把一些较为体面的工作留给本地的员工,虽然在学历和工作能力上本地员工和外来民工差异并不大,但是企业还是优先考虑前者。这种情况受到农民工本身的素质、地方的风俗、人际、经济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很难改变。

(二)嘉兴陶庄农民工生存状况分析

1. 外出打工时间与收入水平

陶庄农民工外出打工大多在10年之内,有55%的农民工到陶庄打工5年以上,他们基本上融入了陶庄的生活,成为陶庄建设的生力军。到陶庄打工时间在2~5年的农民工比例也很大,达到30%以上,表明大部分农民工依然选择留城继续工作。到陶庄打工2年以内的农民工比例为14%。

通过外出打工,农民工增加了自身的家庭收入。调查样本显示,嘉兴陶庄农民工以中低收入为主,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只占被调查人数的1%,而这部分人大多数具有较高的学历或者一定的技术,1000~1500的占49%,1000以下的占19%。

2. 工作稳定性与离职原因

由于农民工工作的零散性、随机性和盲目性等特点,农民工的收入亦很不稳定,找不到工作的情况时有发生。调查发现,农民工工作变换频繁,过去两年中有70%的人变换过工作,换过1~2次工作的占22%,换过3~5次工作的占41%,换过5次以上工作的占7%

造成农民工离职的原因有很多种。在众多原因中因被老板辞退而离职的最多,占全部样本的34%,由于老板苛刻、工资低、工作危险、工资拖欠等原因分别占14%、13%、23%和9%。34%的农民工因为老板辞退而离职,这反映了农民工在就业中的弱势地位,也反映了政府需要监督和完善之处。我国新的《劳动法》在员工辞退方面出台了新的政策,相信伴随劳动法的推行,农民工因被老板辞退而离职的现象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3. 工作安全

农民工从事的职业多为本地人不愿干的苦力活,且危险性作业较多,劳动伤亡事件时有发生,其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调查发现,21%的进城农民工认为其工作“安全”,52%的农民工认为“比较安全”,23%的农民工认为“不安全”,4%的农民工认为“很不安全”。

4. 医疗情况

简陋拥挤的居住环境,勤俭节约的饮食,高强度的劳动环境,单调枯燥的生活,使农民工身心饱受疾病之苦,面对昂贵的医疗费用,农民工更多的是采取“大病拖,小病扛”的办法。在调查走访的农民工中,除了极少部分私营业主和运输工人(这部分人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一定的机遇,已过上了和城里人相差无几的具有社会保障的生活),50%以上的农民工生了病都是惧怕去医院看病的,他们一般都是“大病小治,小病不治”。究其原因,主要是医疗费用高,看不起病。

调查中,我们还发现,陶庄参与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并不多,而08年嘉兴全市的在职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为26.4%,全市的工伤保险参保率大约为30.7%,这远远超出农民工的参保水平。目前的政策标准是基本医疗保险缴付额只占工资的2%,而工伤保险费率实行行业差别、浮动费率。工伤保险的基本费率控制在1.0%左右,各统筹地区三类行业的基准费率分别在用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0.5%左右、1.0%左右、2.0%左右,为何如此低的参保率下,参与的农民工仍寥寥无几,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5. 精神文化生活

陶庄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极度匮乏,他们主要的娱乐活动有聊天、街上瞎逛、打扑克、打麻将、看电视、发短信等。调查样本显示,陶庄67%的农民工对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满意,有4%的农民工对精神文化生活很不满意,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大多数陶庄农民工只能满足低层次的生存生理需要,对安全安定需要的满足程度亦较低,而对社会和爱情的需要、自尊与受人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高层次需要的满足程度则更低了。

6. 子女就学问题

孩子是未来的希望,更是农民工朋友的希望。在走访过程中,绝大多数农民工表示,子女只要读得出来,砸锅卖铁也会供子女读的;即使孩子读不出来,子女想要读到什么程度,家长也会支持。调查过程中,521位陶庄受访农民工中有40%的农民工就子女就学问题回答了有效问卷。调查显示如表13,有71%的孩子选择了在老家所在乡镇就读,另外的29%的孩子跟着父母到父母打工所在地陶庄来就读,这些孩子年龄都还小,最大的也才上高中,基本上没有小孩是辍学的。

7. 对自身生存状况的满意度

调查显示,陶庄农民工当前的生存状况,选择很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占29%,选择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占71%。对当前生存状况满意的主要原因中,赚钱容易和收入高于种田是最重要的,只有5%的人认为利于子女教育。对当前生存状况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中,高达63%的农民工认为是工资低,24%的农民工认为是无稳定工作,还有7%的农民工是认为受人歧视。

(三)改善农民工生存状况的对策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陶庄农民工以男性居多,以中青年人为主,且文化程度较低;(2)农民工工作强度较大,休息时间极少,工作更换比较频繁,劳动技能不是很高;(3)多数农民工没有任何社会保障,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也非常少;(4)业余生活贫乏,信息获取渠道较窄。总体来说,城市农民工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要扩大城市社会保障范围,将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或过渡性的社会保障体系。考虑到政府财政能力有限,而农民工收入普遍低于城市市民,一步到位地建立市民和农民工一体化的社保体系是不现实的,但可以考虑建立过渡性的有差别的社保体系。同时,城市之间的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联系和沟通,允许并实现农民工保险关系在城市间的转移。另外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在农民工聚居地开设社区卫生服务站,保证农民工医疗卫生服务的地理可及性;对农民工要加强传染病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和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的监督管理,加强健康教育;用人单位要配合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做好农民工的疾病预防和健康体检等工作;还应将随同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家庭成员也纳入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其次要对农民工进行包括生产技能和法律法规在内的系统的免费培训。农民工培训是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有序地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重要措施,对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第三要拓宽农民工的信息获取渠道,丰富农民工的业余生活。政府应当组织举办各种面向农民工的文艺演出、文体活动,并组织各种免费讲座,及时向他们传达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中央文件精神。同时要规范并利用各种职业中介机构,向农民工及时传达招聘信息。

第四要依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政府应当严格按照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时间约束企业用工行为,对于超过法定工作时间而未及时发放加班费的企业要依法严惩,以减轻农民工的工作压力,保证农民工享有正当的劳动和取酬权益。

参考文献:

[1]冯桂林、李淋,我国当代农民工的消费行为研究[J].汉江论坛,1997,(04).

[2]钱雪飞,进城农民工收入的实证分析--基于南京市578名农民工的调查[J].南通师院学报,2004,(01).

[3]肖云、郭峰,农民工就业及其可持续发展--对重庆市1083为样本农民工的调查[J].统计与决策,2005,(07).

[4]宗成峰、朱启臻,农民工生存状况实证分析--对南昌市897位样本农民工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7,(05).

本文得到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2008R40G2190011)资助

猜你喜欢

农民工工作
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就业值得期待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点对点”帮2万名农民工返岗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不工作,爽飞了?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选工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