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2009-12-07肖秉梅

现代经济信息 2009年19期
关键词:执行内部控制设计

肖秉梅 张 成

摘要: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解读,阐述企业在建立内部控制体系过程中,高管层在理解及观念上存在的误区,对企业在实际应用中应关注的关键环节,介绍笔者在管理实践中的经验及观点。

关键词:内部控制 设计 执行

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我国首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规定自2009年7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自此,对内部控制的学习研究在国内企业中掀起一次巨大的浪潮。而对内部控制在企业中的应用却是争论不休。很多企业高管人员将其视为完成任务,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有的认为内部控制是从西方传来的,不适用中国;有的认为建立内部控制体系费时费力,是对领导人的束缚,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有的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建立一套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挂在嘴上,很难落实在行动上;还有的认为内部控制是会计控制,是财务部门的事情等等。笔者认为企业实施之前应首先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才能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与企业管理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适合中国特色的内部控制体系。

一、内部控制是否适用于中国

近年来,国际上由于安然事件、世通公司财务欺诈等案件的发生,使得发达国家催生了以美国《COSO内部控制框架》为代表的管理规范的产生。而国内中航油、中行、中储棉等控制失灵事件的发生,也再次向国人敲响了警钟:无论国外、国内的企业都存在“有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的道理。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产生即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目的是以法律法规的强制措施,敦促国内企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作为中国的企业既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理念,同时又要分析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内部控制体系。

二、如何建立既适合本企业又具有操作性的内控体系

要想达到上述目标,首先应明确内部控制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体系,而不是局限于财务部门的核算与管理,或者某个部门编制一套纸质的制度下发应付了事的事情。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证监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因此,内部控制是控制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需要全员的参与,上到董事会、管理层、监事会,下到各级员工,都需要参与进来。内部控制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密不可分,它并不是运行在企业运营过程之外的体系,因此内控体系的设计与运行须嵌入到企业的日常经营中,才可以使企业的内部控制既成为员工的日常行为,又避免了企业增加不必要的程序与管理成本。

若建立一套既覆盖企业全过程、全方位又切实可行的管理体系。应重点做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业务流程为落脚点,在各控制节点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立体交叉、多角度的风险防范体系;二是建立从设计、执行、评价到绩效考核的一条龙的管理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内部控制的动态管理。

三、如何处理好内部控制效率与效果的关系

内部控制通过建立必要的职责分工、工作程序等内部牵制制度,确保了组织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并相互协调和制约,确保避免出现责任不清、相互推诿的现象。而部分企业出现由于设置内控制度而影响效率的问题,应着力从理顺企业业务流程入手,减少管理当中重复的请示与报告环节,使得内部控制的运行有一个良好有效的环境,提高提高生产经营的效率,促进经营目标的实现。

四、为了达到控制目标应采取的主要控制方式

基本规范将内部控制的目标归纳为5个方面:1.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2.合理保证企业资产安全。3.合理保证企业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4.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5.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其中合理保证企业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目标是当前上市公司须首当实现的第一目标,财政部同时下发了《内部控制鉴证指引》、《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征求意见稿。企业高管层对内部控制体系做出自我评价。同时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应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出具内部控制审核报告。

为实现上述控制目标,《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28条明确了企业应当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通过手工控制与自动控制、预防性控制与发现性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控制措施一般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上述措施是企业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也是目前大多数企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国内企业应从落实上述管理措施入手,才能切实实现内部控制与企业运营体系融为一体的管理目标。

基本规范从内部控制的五个组成要素方面进行了说明,即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对这五项要素的应用很多企业将其作为内控设计的落脚点与设计主干,这种设计模式脱离了企业的运营管理体系,成为一套独立的管理系统,因此,也不会具有操作性和提升管理水平的意义。笔者认为内部控制五要素应作为内部控制评价的主要框架及内容。

五、内部控制的执行

从实践看,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上存在很多问题,而制度的执行力更值得关注,制度设计缺位和执行不到位、制度执行不力、流于形式的现象比较严重,因此,需要重视和着力提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为此需要:

1.提高制度的透明度。一要探索更容易被员工理解、更加透明的制度表现形式,尤其是善于使用流程图和控制表的表达方式;二是要借助网络等平台,增加制度在制定和宣传上的透明度;三是做好制度的讲解辅导工作,使员工能够理解制度和制度执行的重要性。

2.强化制度执行力的考核。企业应将制度执行力纳入企业内部绩效考核体系。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8条规定:“企业应当建立内部控制实施的激励约束机制,将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纳入绩效考评体系,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对制度执行情况的考核,关键在于考核指标的设计。

参考文献:

[1]李国运,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评论[J] 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12).

[2]杨有红、胡燕, 试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对接[J] 会计研究,2007,(10).

猜你喜欢

执行内部控制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如何走进高三孩子的复习阶段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