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将社工纳入灾后重建整体规划

2009-12-07陆士桢

环球慈善 2009年7期
关键词:民政部门非营利社工

陆士桢

社会工作还没有纳入灾后重建整体规划当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政府面对目前的难题没有想到用社会工作来解决。我们在都江堰看到居民上访,但政府还用原有的体制来解决。另一方面,社工对矛盾点不敢介入。有的社工说,香港督导说了那些是地雷不能踩。社工就是做一些锦上添花的事情,而不愿意做真正解决危难的事情。

另外还有几个问题比较突出:一是政府没能吸纳优秀人员成为社工;第二,外来站点的社工大部分都是大学生,虽然这些人安心、比较愿意干,但是经验比较少,而且大部分所从事的项目服务周期比较短;第三,很多地方项目的管理者与运作者不能很好协调,真正一线的人没有权利;第四,灾区资源配置不合理,有的城市特别多,有的城市特别少;第五,服务项目比较狭窄,社工现在主要是访贫问苦,真正介入灾后重建还不够;第六,督导的问题,一些外来的督导基本按自己的模式开展工作,而且对社工控制很严,凡是外资支持的项目,社工不能随便接受别人的访谈,不能随便发表言论。此外,文化对接的问题也非常突出。

针对现阶段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三个建议:第一希望政府能够大力推进本土的、政府支持的、自己的社会工作组织,真正在民政部门注册形成非营利组织;第二、建立一个相应的机构进行培训;第三,希望把地方社工协会变成一个平台。

猜你喜欢

民政部门非营利社工
青春社工
《公开募捐违法案件管辖规定(试行)》解读
慈善法施行一年以来各级民政部门全面启动相关工作
社工
义务教育民办学校“非营利”是一大进步
慈善法赋予了民政部门更多责任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台湾城市更新中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及其启示
处境尴尬的医务社工
“营利性与非营利”不能再混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