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念与柴米油盐的纠结

2009-12-07

环球慈善 2009年7期
关键词:福利待遇跳槽公众

李 奎

你为什么要从事这个工作?解决户口吗?工资高吗?这是本刊记者针对NG0从业者发放调查问卷中的问题之一。这是别人问起你的工作时,问得最多的问题,也是NG0从业者最为关心的几个问题。

正如NG0从业者张先生所言:“不要把我们想象得那么高尚,我们也是社会中的一员,上有老下有小,柴米油盐对我们来说,哪样也少不了。”

福利待遇:35%从业者认为较差

“我每月工资5D00多块,总体上来说没什么特别的感觉,跟在公司的普通白领收入差不多吧。别看我在的单位是公募基金会,但是对于其他大型的公募基金会来说,我们的福利待遇可是差多了。”韩小姐是一家小型公募基金会的一般职员,负责与媒体联络。

记者调查发现,韩小姐的收入比其他小型基金会些同级别或职位的人工资每月3000元左右还算是多的。根据记者的调查,65%的被调查者对自己的薪酬感觉一般,不满意的受访者达到25%,满意的比例只有10%,非常满意的人没有。而在福利待遇方面,有35%的人感觉较差。

张先生在一家关注智障人士的小型私募基金会。他的经历与韩小姐相比,更为艰辛一些。他告诉记者:“去年的时候我们机构遇到了资金难题。不仅好几个月的工资发不下来,而且还往里面搭了不少钱。我们光凭信念也不行啊。

以英国为例,NG0从业人员收入起码是英国的中等水平。普遍来说,国内NGO从业人员待遇并不是很好,这与中国NG0发展水平和公众认知是相关联的。

在2008年壹基金组织召开的中国环球公益慈善论坛上,李连杰就公开表示,曾经有一位国外人士要来做该机构的高层领导,但是要价年薪60万美元,“别说60万美金,就是60万人民币我这个机构也承担不起,公众现在可能也无法接受。”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NG0与企业不一样,企业是完成利润和销售指标,但是NGO没有销售指标。NGO从业人员是社会一分子,他们也要生活,如果薪酬过低,这样的机构发展不会持续。

社会认同:95%的身边朋友

尊重自己的工作

与薪酬和福利待遇截然相反,NGO从业者在不被社会公众普遍了解的同时,也获得了巨大的社会认同。

在关于社会认同的调查中,问卷中共涉及五个问题。其中三个问题是:“您在与朋友和其他人士沟通交流时,是否需要详细解释自己的工作性质?”“相关人士在获知您的工作性质之后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什么?”“除了NGO同行和同事,其他朋友有无从事这一职业?”公众的回答值得关注。

在60份问卷中,有55人在向别人介绍自己时需要详细解释自己的工作性质,这充分体现了公众对NGO行业的陌生。

而在第二个问题的回答上,“你怎么从事这个工作?”“解决户口吗?”“你们发工资吗?”“是哪个级别的?”这几项回答最为集中。这一方面体现了公众对于NGO的关注并另眼看待,另方面表明公众关注他们工作内涵并询问详细情况的基本没有。

对于第三个问题,不少NG0从业者都表现出了无奈。70%的受访者回答,除了同事和同行外,身边没有朋友从事这一职业。

“记得有一次我从贫困地区出差一个月回来,同学们请我吃饭,看着饭桌上的饭菜,我差点哭了。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经常跟他们说,你们吃一顿饭,抵得上我们救助的人生活一年。有时候他们也开我的玩笑,说我是圣人。其实开玩笑我能理解,但更多的时候,我和他们找不到共同的话题,有的时候挺孤独的。”张先生说。

不过,在另外两个关于社会认同的调查,让NGO从业者获得了极大的精神安慰:“在解释工作性质之后,相关人士是否明白或理解?”“您认为自己从事工作是否受人尊敬?”

在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上,前者90%的人能够理解,95%的人会尊重他们所从事的工作。

“每当我告诉身边的朋友,我是在做扶贫方面的工作时,他们总会不自然地流露出钦佩的眼光。其实那个时候,我跟救助弱势群体时一样高兴。”中国妇女基金会的沈先生说,“自己的辛苦也没算白费,自己的坚持还是值得的”。

工作变动:75%没有跳槽计划

在这部分的调查问卷中,主要设计了五个问题:“现工作是否为首份工作?”“从事NGOT作时间长度?”“近期是否有跳槽计划?”“如果跳槽是否希望在NGO领域内?”“您认为NGO是否大有发展前景?”

调查结果显示,90%的人是从其他领域跳槽到NGO工作的,在跳槽到NGO工作的人当中,最短从事时间为2年,最长为10年,其中大部分在5年左右。另外,75%的人没有跳槽计划,如果跳槽,有75%的人希望跳槽到NGO领域内。同时,认为NGO大有发展的人占60%。

这个数据表明。在某种程度上,NGO的吸引力相当强,从业者有较高的忠诚度。

喻捷是德国伯尔基金会项目经理、原绿色和平中国可再生能源主任。她在谈及自己的职业之路时坦言,现在才找到了真正的落脚之地。

她是新闻硕士、公共政策博士。本科毕业后,她在南京人民广播电台工作3年,硕士毕业后在香港《大公报》江苏站工作。她说,不管是做电台主持人时的激情抑或做记者的闲云野鹤般的生活,都让她觉得是一笔难得的人生财富。不过,直到她到了现在的“绿色和平”组织,才有了“第一次的职场生活”,她真正找到了自己的一处落脚地,让她感觉到了实实在在的锻炼,才真正有了自己不需要用钱购买的快乐。

猜你喜欢

福利待遇跳槽公众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分析及研究对策
党组织的温暖更多了
珠三角外来务工人员教育程度对法律意识(自我维权)、家庭收入影响分析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福利项目需求预测机制研究
我该辞职吗?
公务员跳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