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课程融入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意义及路径
2009-12-04雷荣车凤岚
雷 荣 车凤岚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10-168-02
摘要: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正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流;当前必须利用多种渠道,把人文课程融入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加强理科生的人文教育,使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
关键词:理工类专业;人文课程;路径
一、人文课程融入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背景
日前,人文教育薄弱仍是我国高校教学工作长期积淀下来的一个突出问题,实现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协调发展,己成为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明确主题,而理科教学尤其不能例外,甚至更为急需。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于把高等理工科教育视为一种技术教育,同时,始终认为有关人文社会科学的系统教育并不是高等理工科院校的分内之事。这样一来,我们所培养的许多理工科学生就在素质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1)理科生偏重逻辑思维,忽视形象思维,严重影响创造型人才的造就。(2)知识面偏窄,导致在未来教育实践中缺乏独立工作能力和开拓能力。(3)审美能力低下,影响着一个人的气质、趣味、修养和道德素质。(4)心理承受力低等等。心理承受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对各种社会环境和社会变化的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低下容易导致心理偏执、自闭倾向和情感障碍,严重影响人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形成,。所以他们虽然大多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与能力,但缺乏应该具备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能力这一素质缺陷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毕业后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逐渐由“科学”教育阶段发展为“人文·科学”教育阶段,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融合已成为大学办学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二、人文课程融入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作用与意义
人文课程融入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是培养能迎接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教育的发展要受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服务,这是由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所决定的。在现代新科技革命条件下,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创新人才的培养已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存亡,而作为培养人的基础素质的人文教育在新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极其重要的作用。本人认为,人文课程融入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文理渗透,拓宽创新的知识基础
文理渗透,具有广博深厚的知识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基础。当代人类的许多重大问题,如生态、人口、经济规划等内在地呼唤二者的通力结合。因此,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培养的新世纪人才不仅要专精于某一学科,而且要有宽厚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机械地分割开来,使专业分工过细,使现代人缺乏相应的文化基础,是难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的,也不可能培养出新世纪所需要的创新人才。国家要强大,必须重视科学。但科学与人文并不矛盾,从整体上看,人文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的根本目的,科技教育则表现为实现教育根本目的的手段。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品位的创新人才,一定是一个既具有科学精神又具有人文精神的人。[1]
2.发展个性,培养创新人格
个性通常是指个人具有的比较稳定的、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气质、性格、动机、兴趣、意志、理想、信念等。研究表明,人文课程融入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在人的个性发展和创新人格的培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指出:“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以一个和谐的人格。”大学的通识教育必然承担了大学生人格陶冶的职责。
3.开发潜能,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开发创新潜能,离不人文课程融入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我们知道,创新思维是人脑的高级机能。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脑是左右两半球组成的,二者的功能是不同的。左半球主要具有语言、分析、计算、抽象、逻辑、对时间感觉等思维功能,是进行抽象逻辑思维、收敛思维、分析思维的中枢;右半球主要具有表象、综合、直观、音乐、对空间知觉和理解等思维功能,是进行具体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的中枢。只有两个半球的功能得到平衡发展,彼此密切配合,相互补充,人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得到高度发展。培养创新人才,就要从人的生理潜能出发,在继续发展左脑功能的同时,注意开发右脑潜力,注重人文教育特别是艺术和哲学教育在创新思维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4.学会做人,营造创新的良好环境
做人是立身之本,也是创新的前提。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能,但是,要把潜在的创新能力转化为现实的创新能力,则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为此,必须学会做人,学会正确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及人自身的关系。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一个擅于与人交往的人,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所从事的工作,并在与人交往中吸取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开阔眼界,增强创新能力,也才能顺利地实现与别人的合作,取得更大的创新成果。
5,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教育既要为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服务,也要为人的自身发展服务,这也是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的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执意追求,而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人文教育。在中国,民国时期有的人曾把蔡元培等提出的“德、智、体、美”多方面教育思想,称为那个时期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2],大学人文教育,其实质是大学生人性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大学人文精神。[3]最终要实现大学与社会、大学生与社会的终极关怀,解决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因此,大学人文教育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还是一个价值体系,是伦理体现。[4]
三、人文课程融入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具体途径
1.开设人文基础课程
在理工高校开设基础课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七种基本人文能力,即合作能力,听说读写能力,交际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其中后四种能力是一种潜在的能力,蕴含在其他能力的养成与训练之中。要求学生在文学、史学、外国文化、伦理道德和社会分析等核心课程领域具有一定的基础外,还规定学生选修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学时一般应占总学时的20%。或者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列入必选课,要求学生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百余门课程中至少选修8门,占教学计划总学时的20%左右。
2.校园文化熏陶
从本质上来说,校园文化是人文课程融入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它不仅指物质环境,也指人际关系;它不仅具有感官的作用,而通过环境熏陶更有其明显的教化功能,它又是一种隐性课程,一个好的人文环境对学生有耳濡目染的作用,一种良好的教育风气和学习风气以及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熏陶功能。教室和实验室的人文化布置,校训的颁布、文明校园的创建等改善校园文化氛围的举措也可以有效地配合文化素质教育公共课程的实施。
3.推荐阅读书目
推荐阅读书目是指由学校或学院以及专家学者推荐书目。目前出版的有关人文教育的书目十分丰富,例如,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的《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第1-4卷),集中了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系列讲座稿的精华,不少重点大学都出版了类似的书籍,这些高质量的讲演文集,展现在任何专业的大学生面前,都是一个色彩斑斓的思维天地,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品位、格调、情感和价值趋向均大有裨益,学校可以有计划地推荐给理科学生阅读,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必将得益无穷,当然,推荐书目让学生自学不能放任自流,必须有一定的措施,有所考核,要有一定的学分,要组织一些读书报告会或心得交流活动等,作为考核方式。
4.组织系统讲座
开设人文讲座、人文讲坛,这是人文课程融入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比较好的形式,这种形式比较机动,适应的面也较广,内容也相当宽泛,既可以让学生接触到自己所爱好和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让学生接触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讲授人应该尽可能聘请国内外著名的学者、教授和专家,这样可以不仅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前沿成果,更可以感受研究者的品格,还可以懂得新的研究方法论即使名家不易聘请,也可以有办法补救,那就是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收视每天中午的《百家讲坛》,文、史、哲都涉及了,内容也十分丰富,而且能够配合学生的课外阅读。
5.增加课外实践
人文课程融入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不能只是停留在知识的学习与传授上,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是人文课程融入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重要途径,不可或缺。大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能力和道德情操的主要环节,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中让学生学会做人,培养人文精神、形象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创造能力获得极大的提高。
6.课外社团活动
人文课程融入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光靠第一课堂的有限学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挖掘第二课堂的潜力。在有关教师的指导下,发动学生会、团委会积极组织各种各类社团组织,如学术类、实践类、体育类、艺术类、文娱类,并定期开展活动,如文化艺术节、读书节、开设学术论坛、名家论坛以及组织文艺汇演等,从而有效地配合第一课堂的教学,大大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增强他们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自觉性,活跃学校的学术文化气氛,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身的科学素质、艺术品位和人文素养。
总之,通过众多的途径和方式,强化人文课程融入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使学生养成人文素质以及积淀人文底蕴,着力引导学生由知识走向价值,从知道怎样走向应该怎样,从认知层面走向信仰层面,切切实实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人文素质、人文底蕴,为真正成为s合格的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何沙.关于人文社会科学建设和发展的思考.[J]科学中国人,2004(8).30页
[2]徐雅玲.加强大学人文教育[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153页
[3]张首丽,钱建荣.新世纪科技与人文的融合[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3(1).32页
[4]李云芝.科学人文人才[J].教育与现代化,2003(2).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