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河南曲剧的形成、发展和现状
2009-12-04郭秋芳
中图分类号:I236.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10-148-02
作为一名优秀的曲剧演员,不仅要把唱腔艺术和表演艺术学好、传承好,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还要对自己从事的曲剧艺术在理论方面进行不断地学习和研究。我在演戏之余,经常看一些戏曲理论著作,经常向戏曲专家、学者和曲剧界的著名演员请教,因此了解和掌握了一定的戏曲理论知识。在这里,我要谈谈河南曲剧的形成、发展和现状。
一、河南曲剧的形成
大约在清朝末年和民国初期,临汝县(今天的河南省汝州市)一带有很多踩高跷唱小曲的曲艺班,这就是河南曲剧的雏形。在高跷曲搬上高台形成高台曲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了四个阶段。
(一)坐班清唱
坐班清唱前是小曲儿自由唱,也叫填词唱,把已固定下来的曲牌唱法添上民俗俚曲,再唱给别人听。坐班清唱这个时期就已有了伴奏乐器,一般是一根大弦(坠胡或叫曲胡),一副手板,一拉一敲一唱。艺人不化妆、不表演,只是坐着演唱,观众则聚集在屋里或者院子里听唱。演唱的内容大多是家长里短之事,完全是一种自娱自乐的开放式演艺形式。
(二)地摊戏
坐班清唱不能满足较多观众数量倍增的需求,于是就产生了地摊戏。地摊戏演唱的内容有人物,有故事,但演唱者还是坐着唱,没有动作表演。农闲时就临时找几个爱玩的人凑起来,在麦场上和街上,放一方桌,上置茶叶,围观者里三层外三层,席地而坐,津津有味地听着演唱者的精彩演唱。
(三)高跷曲儿
高跷曲也叫哼小曲,不算戏子,观众喜欢,艺人爱玩,所以模仿者众多。唱地摊戏的艺人踩着高跷唱曲子,一是很新鲜,二是解决了地摊戏后排观众看不到演唱者的不足。当时,在汝州辖区的村村寨寨,如郑铁炉、玉皇沟、赵庄、吴洼等村都是踩高跷最活跃的地区。涌现出了如朱万明、赵马平、邓老南、许雷、李福生等高跷能手,他们能立在一块砖上踩着唱。
高跷曲这时已有简单的角色分工和模式化的化妆,表演行当用今天的专业术语说有老旦、小生、青衣、丑等。所有演员都绑三、四尺高的木跷,边舞边唱。伴奏者拉大弦与挥板击节各一人,有时另加三弦、四弦各一件,乐队均不踩高跷。演出的节目有《胡二姐开店》《蓝桥会》《对花庭》《梁祝十八里相送》等。
(四)高台曲。
高跷曲儿甩掉高跷登上高台演出,称为高台曲。1926年5月18日,朱万明等十六人组成的高跷曲儿同乐社应邀到登封县颍阳的李洼村踩高跷演出时遇到大雨不能正常演出,在观众的强烈要求下,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在龙王庙前搭上门板,作为演出高台,为观众演出了《周老汉送女》和《蓝桥会》,首次把高跷曲搬上了高台,从此河南曲剧的前身——高台曲就诞生了。正是基于这个历史的缘故,中国首届曲剧艺术界才定于2009年5月18日在河南的汝州市开幕。
1927年,洛阳大屯的朱六来、伊川县白沙的朱天水来临汝搭班,先后在临汝镇、县城关帝庙、火神庙、钟楼、县衙大堂等地演出,观众极多,几乎把“清官碑”挤到,可见当时高台曲子的演出盛况。
高台曲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已经有很多唱曲子戏的驰名人物,如丑行的许雷、樊大立等;须生行的赵六德、毕华等;小生行的盛三、王立等;生旦兼优的胡定、王中颜等;青衣、花旦行的李玉林、刘保才等;著名弦手朱万明、陈白娃等。
曲剧在30年代最为活跃,随后迅猛发展,并逐渐日益壮大,角色行当齐全,四功五法业已具备,伴奏上管弦兼备、丝竹并济,打击乐开始加入,表演程氏有所创新并固定下来,声腔调门有所丰富和发展,剧目上有三小戏发展到本头戏,出现了连台本戏和宫廷戏,高台曲逐渐发展成熟,形成了河南曲剧。
二、河南曲剧的发展
河南曲剧是高台曲进化而来的新的地方剧种,为什么在30年代至60年代前期,河南曲剧发展速度很快?因为曲剧唱得是民俗俚调,通俗好学,深受群众欢迎,再加上当时没有电影、电视之类的其他文化娱乐形式,农村人不看曲剧没什么可看的。从高台曲到河南曲剧,演唱都仍成为“玩玩意儿”,唱小曲不是唱戏,不是戏子。解放以后,党和政府非常关心演员的生活,通称唱戏的为文艺工作者、人民演员。建立了国有剧团,演员们全部转为国家职工,有的成了国家干部,提高了演员的地位。由于地位提高了,演员们也不在乎戏子之说了。国家按月发工资,生活有了保障,剧团以生产艺术为主,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到农村去演出。
河南曲剧最辉煌的时期也就在建国后五、六十年代和文革结束后的八十年代初期和中期。一个历史很短的剧种,在建国后一跃成为河南第二大剧种,当时若按其专业剧团数量和观众覆盖面来论,即在全国三百多个剧种当中亦是名列前十名。鼎盛时期,包括新疆、内蒙古、甘肃、河北、山西、陕西、湖北、中国台湾在内,河南曲剧曾在全国13个省区建有专业的表演艺术团体。60年带,豫西的某些县市几乎每个乡镇都有半职业曲剧团,至于农村业余剧团更是遍地开花。
政府的重视加上剧团和演员的努力,使河南曲剧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艺术成就显著提高。在当时及其后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表演艺术大师和表演艺术家,如张新芳、王秀玲、马琪、海连池、周玉珍、谢禄、兰文祥、胡希华、王荣光等,他们为河南曲剧做出了贡献,推动了河南曲剧的进一步发展。在1956年,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中,鉴于朱万明和朱六来对河南曲剧的巨大贡献,授予了他们“荣誉奖”称号。当时的河南曲剧杰出表演者王秀玲、刘卫生、刘仲杰、刑金锷、李金波、李玉林、徐庆生、耿庚臣、张新芳、蓝辑吾获得了表演一等奖。
依据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不完全统计,河南曲剧的传统剧目共219部。而新中国建立以来的50多年中,新编和改编、移植的曲剧现代戏和历史剧也有200多部。这450部戏有大戏、小戏、连台戏、现代戏、新编历史剧、初始的三小戏,从兄弟剧种中移植过来的袍带戏、单戏、群戏、各行当引领的主戏等等,应有尽有,十分丰富。
《陈三两》《游乡》《卷席筒》《风雪配》《背靴访帅》等一部部名剧都被拍成了电影,影响到了全国,甚至海外,推动了河南曲剧的发展,提升了河南曲剧在全国的地位。
三、河南曲剧的现状
曲剧的发展很不平衡,以黄河为界,豫南地区许多县市都有曲剧团,黄河以北地区县市有曲剧团的不多。
上世纪60年代中叶至70年代,古装戏禁演,封杀了一大批优秀的河南曲剧剧目,也封杀了一大批优秀的河南曲剧著名演员。曲剧和全国所有的剧种一样陷入了政治困境。改革开放初期,古装戏开禁,由于封锁了十多年,不少年轻人没看见过花花绿绿的戏装,更不知古装戏为何物,爱看个新鲜。当时的曲剧团着实活了一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剧团推向市场,与财政断奶,要说这也是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市场运作的需求。然而,上世纪80年代末期及九十年代中期,有很多县级曲剧团走人了市场困境,处于半瘫痪状态,不少也是名存实亡。今天,我们专业的还能正常演出的曲剧团也只有河南省曲剧团、郑州市曲剧团、洛阳市曲剧团、南阳市曲剧团、许昌市曲剧团等,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在河南曲剧的第二个低谷期(文革期间被称为第一个低谷),剧团纷纷倒闭,演员纷纷该行,剧目生产萧条,演出异常冷清。所以,我认为,坚持到现在河南曲剧演职员是伟大的,是可爱的,是有毅力的,是乐于清贫的,是甘于奉献的。正是由于这些院团的演职员的坚守,才使河南曲剧能够在困境中不仅没有灭亡,而且能够生存下来,就好像岩石上长了一颗小松树,是那么的青绿,是那么的有生命力。
河南电视台《梨园春》创办初期,给戏曲带了春天。全国的人们还知道有戏曲存在,知道有一个剧种叫河南曲剧。曲剧团体的演出开始复苏了,曲剧演员开始有戏演了,曲剧观众开始有戏看了。这个时候,曲剧舞台上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演出剧目,如《孤男孤女》《五福临门》《酷情》《榆树古宅》《王宝钏》《岳母刺字》《张跛子的婚事》《麻风女》《惊蛰》《曲魂》《阿Q与孔乙己》等,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表演艺术人才如刘爱云、杨帅学、郭秋芳、张娜、方素珍、邱全福、刘青、张爱琴、刘志学等。《五福临门》《孤男孤女》《闫家滩》《陈三两》等被拍成了电影和电视剧。
现在,我们地明显感觉到没落的戏曲艺术在延续着生命。与此同时,我们这批曲剧舞台上的坚守者也在努力地传承者着曲剧艺术。我们的党和政府,特别是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文联,对曲剧的扶植力度在加大,很重视曲剧演员的培养,极力在把优秀的曲剧演员推向全国。例如,举办了两次河南省曲剧演员电视大赛,举办了一次河南省曲剧艺术节,今年又在河南汝州举办了首届中国曲剧艺术节等。河南首届曲剧艺术节上评选出了河s南曲剧艺术家终身成就荣誉奖(张新芳、王秀玲、马琪三人获得此称号)和曲剧十大名旦,首届中国曲剧艺术节上评选出了“当代中国十大曲剧名角”(共有十一人获得金奖,九人获得提名奖)。
在新的形势下,只要有党和政府的大立支持,有全社会爱心企业界的鼎立支援,有广大观众的极力关注,再加上我们河南曲剧界的努力,我想河南曲剧是能够好好地传承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