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青少年文化自觉的困境及其对策
2009-12-04芮彭年
文化自觉反映了人们对深层次文化的认识,是人们对文化的本质、结构、作用以及传承的把握,也是对民族文化的再认识,以及对先进文化的创造、开拓和建设。开启青少年的文化自觉就是帮助他们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武装思想,帮助他们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并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导其价值观的形成。而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教育的根本作用在于
开启青少年的文化自觉
教育对青少年的文化积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青少年对文化的深刻认识来自于学校文化的熏陶以及教师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和对文化的引导,同时也来自其在社会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来自他们对高雅文化的爱好和追求。在这样的过程中,青少年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视野。
(一)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文化积淀的重要途径
教育不仅仅是灌输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提升人的灵魂。当学生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时,文化自觉也就在其中了。所以怀特说:“真正受过教育的人往往崇尚人的自主性,因而他自己就富有主见,并对其他人的独立思想持同情态度。……审慎、勇气、克制、仁慈以及明智、思想独立、智慧、幽默和活力等品质是受过教育的人的特征。”[1]事实上,在学校教育中很难把知识与文化分割开来,在文化和非文化的积淀中这两者高度重叠。知识没有文化的内涵,课程就变为空洞的说教;文化倘若成为主流,学校就无法让学生掌握生存所必须的技能。贝克罗列了九个主题都是有关文化的,包括基本的人类价值观、精神价值、道德价值、社会政治价值、價值中心机构、谋生方法、学校学科的价值广度、价值本质和当代价值问题等。[2]学校教育应该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成长,不但要让学生获得足够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要让学生得到文化素养的提升。正是这种文化素养为学生提供了身份、地位和希望,让他们感受到自信、自尊、自立,使他们思想得以开化,为后期的文化自觉打下扎实的基础。
学校教育是促使青少年文化自觉的不可替代的力量。长期、系统的学校基础教育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理念十分重要;同时,学校又是一个雏形社会,为学生提供了社会互动及文化实践的平台,使学生能够体悟自己所承担的文化角色;而学校的制度文化又能使学生获得对非个人规则和权威的认同和遵从。然而,当前的中小学校在建立正确的文化导向上依然举步维艰,尽管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常常停留在理论层面。成绩至上的普遍做法使读书风气日渐衰退,学习已经退步到在题海中“苦作舟”。学校规模日益壮大,而学生思考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在被逐渐蚕食,以致文化无法成为莘莘学子的自觉追求。尽管学校教育的手段在不断现代化,教育评价在不断精确化,但是人的发展特别是文化的发展却被悄然取代;课堂教学的文化含量越来越低,教师的人格魅力荡然无存。这一切使得我们在确立学校的正确文化导向上有许多事情可以做。
(二)学校教育具有开启学生文化自觉的先导作用
享受着改革开放成果的广大青少年,由于很少能够遇到挫折及磨难,因而他们相当一部分人感悟不到人生的真正意义。这就使得部分学生把自己的发展局限在个人的小圈子里,缺乏对人生真正价值的领悟,缺乏社会责任心,缺乏肩负实现民族复兴重任的品格和思想准备。而学校文化可以预先奠定青少年对国家、民族的基本认知、情感和认同,让学生通过相关的文化活动了解具体而又深刻的人生道理,并在体验、感悟的过程中,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目前许多学校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他们千方百计利用教育资源,为学生搭设生活的舞台,让他们通过当志愿者、义工等多种形式,体验与课堂不一样的生活,感悟生活本身蕴涵的哲理。
今天的学生与他们的前辈不同,社会早早地把他们推向市场。在大众媒体的笼罩下,青少年不得不直面五光十色的成人世界。媒体模糊了成人与青少年的界限,把不谙人生的青少年过早地投入到纷繁的大千世界中。青少年由于阅历有限,缺乏必要的判断能力,难免受到媒体特别是时尚文化的侵蚀。由于这种文化的本质是商业的、世俗的,是为了迎合人们感官需要而产生的,所以这种时尚文化特别容易刺激青少年情感中低俗的那一部分,如果没有文化自觉,青少年很容易陷入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的泥坑,给他们一生带来负面影响。为此,学校教育必须承担起扬善抑恶、赞美贬丑、扶正祛邪的责任,通过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弘扬我们的时代精神,在他们的内心深处烙上道德理性、审美意识和人文关怀的文化理念,让他们终生不会偏离社会的主流文化。
文化自觉还意味着让学生在学习、体验、实践的过程中有更多的反省时间,从而进行更为深入和广泛的思考。青少年往往容易陷入一种错觉,以为看到的、听到的就是知道的和了解的,而文化自觉则可以帮助他们走出这种认识和思维的误区,从更新更高的角度观察个人价值与集体发展的统一,个人权利与社会责任的统一,个人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统一,在真正意义上促进人的发展。
二、如何使青少年走向文化自觉
学校教育作为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奠基工程,需要创设一种开启学生文化自觉的机制。在这个机制中,学校需要确立正确的文化导向,优化复杂的师生关系,关键是要生成一种促使学生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社会环境。
(一)学校要引导正确的文化方向
学校要帮助学生走向文化自觉,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在文化的观念形态上,学校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讲师作为当前的主线。与资产阶级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资产阶级文化理论(理性论、人心论、平等论、价值论、契约论等)协调起来相比,我们这个过程才刚刚开始。我们对其中文化的变化规律并没有真正认识,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等方面还需要做出巨大努力。今天我们正经历着社会转型期所遇到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文化归属等因素的冲击,面临着许多新趋势和新特点,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文化观还需要认真研究探索。但是学校必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加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培育已经毋庸置疑。文化需要教育,更需要觉醒和实践。“从深层意义而言,文化问题是政治问题和伦理问题,需要力量和教育的实践,在这些实践中,教育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从事不断的对话和斗争,并承担批判的公民义务和公共领域建设的责任。”[3]学校应该充分利用丰富的历史资源和社会资源,用生活中鲜活的材料去陶冶学生的心灵,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评判、选择、认同,形成正确的文化取向。
(二)青少年文化自觉的形成依赖于师生关系的优化
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不但依靠教育或者媒体传播,而且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传承。因此,青少年的文化自觉还依赖于人与人的关系,特别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师生关系不只是简单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也是一种价值交融的关系,文化相互影响的关系,其中教师是主导者、引领者。良好的师生关系将为学生的文化自觉创造良好的传播渠道和氛围。调查表明,教师认为学生能跟自己讲知心话的几乎占全部,而学生认为自己能把知心话说给教师听的仅占4%,巨大的反差使我们看到目前师生关系的走向并不理想。教师普遍自我感觉良好,学生却对教师表现出不信任,师生之间缺乏沟通或者难以沟通就成为文化传播的障碍,成为妨碍文化自觉的症结。
从目前学校教职员工的情况看,文化失范的现象屡有所见。一些教职员工常常以自身利益为准绳,使教育的文化含量减少或者变质。作为教育主体,教师的育人意识、利他精神、奉献意识、自律精神减少,而被雇佣意识、利己倾向、索取观念、个人主义等增强,这一切都会诱使学生竞相仿效,使学生产生困惑和反叛。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正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倡导良好的师德师风、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优化师生关系已经成为促进青少年文化自觉的重要方面。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文化自觉的正面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即使在旧中国,一大批有觉悟的教师常常成为学生的精神引路人。这与中华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有关,也与学生潜意识中的向师性、对知识和精神的敬畏心理有关。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教师能否发挥自身的优势,做学生的朋友,倾听学生的心声,对学生的成长始终秉持期待和赞赏的态度,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理解、包容学生成长中的问题,是能否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
(三)培养青少年的文化思考习惯是走向文化自觉的重要途径
文化自觉既需要外部因素的引导和强化,更需要人自身的提炼和觉悟,培养青少年学会文化思考就是其中重要的环节。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了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儿童早期的道德判断有驯顺地服从法则的倾向,儿童后期的道德判断具有自律性,有了主观意识。他的“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阶段——公道阶段”四个阶段论意在表明,为了使道德可迁移,就必须展开思考。柯尔伯格的道德判断发展模型也表明,在儿童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儿童对道德规则的认识,对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尊重,对他人权利和意愿的认同,以及对问题的逻辑判断、行动的决定等都需要进行思考。问题思考伴随儿童思想成熟、道德觉悟的整个过程,是他们思想道德升华不可或缺的要素。
苏霍姆林斯基也十分重视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他指出:“一个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同时,从小就应该认识人——认识人的思想、感情、心灵的细微复杂活动、他的志趣和激情。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开始于:一个人在认识人时,也认识自己。”[4]218他还指出:“青少年的精神财富必须一点一滴加以积累,要从童年和少年时代就开始积累。一个十二三岁的人,回想过去时,就应该看到自己曾经为别人做些什么,并为自己的劳动成果而感到自豪。”[4]191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学生感悟的深度和广度,他认为学生对道德认知能力的提高取决于能不能思考自己的念头,学生在活动和体验后思考得越多,越能增进领悟的深度。显然,倡导青少年的文化自覺,就要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在成长,懂得并体验到自己在成长。对文化功能的思考,对于促使文化自觉,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和我国加入WTO,世界从未像今天这样全方位、清晰而又迅速地进入到我们的生活。过去那种非此即彼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已经无法应对生活多元化的挑战。文化思考是一种思维活动,它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学生运用曾经经历的事实和体验,领悟到自己作为一个人、作为这个社会的一员应具有的责任以及思想道德水准。当学生思考自己的行为,思考自己的所见所闻时,他的情感和认知便产生融合,就可以缓冲外面世界的挑战和内心的压力。当主流文化成为学生自己的追求时,文化自觉就可以升华为学生独立的信念,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四)文化自觉依赖于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尽管学校教育是促使学生文化自觉的重要因素,但是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必然或多或少地影响学生文化观念的形成。例如,血缘关系本身传递着某些文化因素,而家庭的经济能力、文化归属、心理状况、宗教信仰甚至出身祖籍等,都会左右学生的文化取向。特别是父母往往把学习作为孩子的唯一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家庭教育在促使孩子文化自觉方面不可避免地起到消极作用。另外,社区文化氛围也是一个重要环节。由于我国的社区基本属于混住型,不同文化程度、阶层、职业的家庭共同生活在一个社区,居民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文化取向。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学生同辈之间的交往和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特别要指出的是整个社会的文化自觉滞后于生产力的自觉,社会文化特别是大众文化给学生的文化取向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大众媒体使学生的文化偶像远离了学校的“榜样人物圈”;新兴的网络文化使学生的参与性大大增强,而学校却没有能够提供必要的鉴赏与批评能力;流行电视文化中“形象大于思想”的节目深深吸引学生,而我们却没有让他们意识到感性、刺激、放纵的危害。因此整个社会要增强对青少年文化的影响力与引导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青少年自觉加强民族文化的底蕴。
综上所述,文化自觉是青少年一代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自觉追求先进文化并逐步形成文化的创新能力,是时代对他们的要求。让广大青少年在开启文化自觉的过程中把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一致的、与社会全面发展相统一的平等观、民主观、道德观、进步观、财富观、幸福观、生活观、劳动观、集体观、国家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青少年健全人格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怀特.再论教育的目的[M].李永宏,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38—139.
[2] 贝克.优化学校教育——一种价值的观点[M].戚万学,等译.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158—159.
[3] 克罗克斯.跨越边界——文化工作者与教育政治学[M].刘惠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02.
[4]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周蕖,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芮彭年,上海市闸北区教师进修学院德育室主任。上海,200070】
责任编辑/杨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