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继愈的“三不”
2009-12-04
多年来,任继愈坚守三个规矩:“不过生日不赴宴、不出全集、不当挂名主编”。不赴宴请、不出全集、不当“挂名主编”,任公的这“三不”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这“三不”原则,任继愈坚持到了生命的最后一程。
◆不赴宴请
任继愈的生日在4月15日,国家图书馆工作人员都知道这个日子,却谁也不敢提出给他过生日。2006年的4月,当任公就要迎来90岁高龄,图书馆几位班子成员一商量,想小规模地张罗一场寿宴,结果被任公坚决拒绝。“不过生日,是因为既耽误我的时间,也耽误别人的时间。同时我也不喜欢听那些祝寿的奉承话。”
“不赴宴请,是有些倚老卖老啦,有时国家图书馆一些必要的应酬,我就请其他馆长代劳,我怕耽误时间,再说,那些场面上的客套话我也说不全。”
◆不出全集
近年来,市面上充斥着“大家”、“名家”的全集,甚至几年前某位80后作家的“全集”也横空出世。而学术著作等身的任公却坚持“不出全集”,他几度婉拒了出版社的邀请。任继愈有他的理由:“人的学术是不断发展的,昨日之我与今日是有差距的,怎可以‘全定论?”这番认真的道理,在熙熙攘攘的学术名利圈中,显得有些“傻”得可爱。
任继愈说:“不出全集,是因为我自己从来不看别人的全集。即便是大家之作,除了少数专门的研究者,其他人哪能都看遍?所以,我想,我的全集也不会有人看。不出全集,免得浪费财力、物力,耽误人家的时间。”
然而,任公自己“不出全集”,却承担了《中华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续编》、《中华大典》、《东方文献》、《新标点二十四史》等重大国家级图书项目的主编工作,牺牲了个人的学术,而把全部的时间、精力和才能用在了主持国家级国学研究项目上。
◆不当“挂名主编”
“任继愈先生的特点是,他不仅在学术上卓有成就,而且是他这一代人当中为国家级古籍丛书项目做出贡献最大的!”原北大教授白化文说。时下流行的“挂名主编”,任公恐怕从来没想过、也不屑于做。
在任继愈主持的研究项目中,各部负责人都要亲自谈话,编纂中的原则、方向等重大问题都要共同参与商讨,重要稿件都要过目。“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为对民族的文化振兴担起职责,任继愈从早到晚审看校稿,春去秋来,荜路蓝缕。
80岁的佛教史专家杜继文记得,为了劝说自己参与编纂《中华大藏经(续编)》,91岁高龄的任继愈还在大冬天里,一级一级台阶爬了5层楼,亲自找到自己家里来劝说。而且,在五六个人组成的编委会中,任继愈拿的工资仅仅是自己的一半左右。“他组织大家编辑这些大工程,从来不想钱的问题,有时候晚辈们觉得他有点儿‘愚。”
任公是“愚”,还是“迂”?恐怕都是,又恐怕都不是。他在身后为学术后辈留下的一片纯净与清白,值得人们正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