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因减排痛苦抉择
2009-12-03
本报记者亲历巴海军司令部被炸
12月2日,在伊斯兰堡,安全人员在海军总部前的爆炸现场阻止记者采访。
扛不住国际舆论压力 不得已参照中美做法
●本报驻印度特派记者 廖政军 ●本报特约记者 何晏 ●本报记者 王跃西
印度舆论昨天进行了一番十分痛苦的抱怨和斗争。昨天早上出版的印度报纸援引印度总理和几名官员的表态,宣称印度不打算像中国一样定出具体减排目标,因为中国比印度“更为富裕”,而印度还有4亿人尚未通电。印度媒体甚至争论总理辛格该不该去哥本哈根参加峰会。然而昨天晚些时候,印媒上的消息出现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传出政府的态度有了重大转变。报道称印度环境部长可能将在今天宣布印度的具体减排计划,即到2020年,印度将使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减少24%,到2030年减少37%。昨天早上看上去还毫不在意成为全球众矢之的的印度,似乎在退却了。“印度看起来并不准备扛起对抗发达国家的大旗,在减排问题上现在任何国家都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形象。”一位学者2日对《环球时报》说。
印度今天可能公布减排目标
美国《华盛顿邮报》2日发表题为“美中行动引导印度履行气候责任”的报道。报道称,近期美国和中国都宣布了减排目标,这迫使印度作出减排承诺。“尽管印度最近仍坚持富裕国家而非新兴国家应带头减排,但奥巴马和中国的承诺给印度施加了突如其来的新压力。”
据《印度快报》网2日晚报道,经讨论印度政府将公布减排目标,到2020年,使废气排放比2005年少24%,到2030年,减少37%。
印度的减排计划可谓一波三折,表现出这个国家在国际压力下的痛苦和犹豫不决。最开始,印度想向中国看齐,印环境部长拉梅什上周四就表示说,中国减排目标“叫醒”了印度。他说,印度将认真思考其气候战略,但这几天,印度官方明显变调。拉梅什2日对《印度时报》说:“和中国不同,我们不会宣布任何排放限制目标。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我们有一份国家行动计划,但当中并没有任何法律约束的承诺。”他说,虽然中印两国在有关气候变化谈判上有一致立场,但两个国家的排放量不同。“中国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是2.8吨,而印度是1吨。”他还说,中国政府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承受更大压力,因为它的排放量在世界上排首位,而印度只是第五。当然,印度也会探讨未来几年如何落实低碳的发展战略。
辛格总理的气候顾问帕乔里在接受《印度快报》专访时表示,他不相信印度会效仿中国的减排模式,而应该会采取例如投资发展太阳能等途径来应对气候变化(印度内阁本周批准了一项到2022年使本国太阳能发电能力翻两番的计划)。帕乔里说,印中两国有很大不同。中国做了并不代表印度也要做。和印度相比,中国目前“是一个更为富裕且碳排放强度更大的经济体”。
他还说,“印度的国家行动计划不应该受到国际社会监督”——“像美国的国家行动计划难道就接受国际社会监督了吗?”他强调,对于像印度这样一个还有4亿人没有用上电的发展中大国,不应当首先减排。
印度财长慕克吉2日也对印度《商业标准报》发表类似论调:“在谈论对大型电力工程实行减排之前,我们应当首先确保工程涉及到的民众是否已经用上电。”他还说,重要的是呼吁发达国家对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使用绿色技术提供资金支持。印度政府一向认为,发达国家提供低碳技术转让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发达国家对此虽有很多承诺,但实际行动很少。
对印度在最后时刻订出的减排目标,路透社认为,这是印度受到强大国际舆论压力的结果,为的是在哥本哈根峰会上争取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