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眼重重战长空
2009-12-02风伊万
风伊万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脍炙人口的诗句背后,潜藏着一条永恒的战争法则——高度决定视野。无论山头还是城楼,制高点从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当人类的双脚终于可以离开地面后,在天空安上自己的眼睛让对手无所遁形已不再是痴人说梦。空中侦察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宽大正面和深远纵深的目标情报,比其它手段具有更高效直观的优势。而快捷灵活的侦察机作为资格最老的军用飞机,率先拉开了空中较量的帷幕。
从气球到飞机
——航空侦察的开端
现在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但不久的将来,取得空中优势更为重要。
——《制空权》作者朱利奥·杜黑(1909年)
在军事航空领域起步最早的是法国人。蒙哥尔费兄弟于1783年实现载人气球升空后,1794年法国就建立起世界上第一支气球部队在战斗中观察敌军行动。尽管拿破仑曾刚愎自用地撤销过这支“高高在上”的部队(否则滑铁卢之战可能是另一个结局),但从19世纪的美国南北战争、普法战争到1904年的日俄战争,还只是小配角的气球都已起到不可忽略的作用,预示着传统战场将从平面走向立体空间。
作为轻于空气的航空器,气球和更晚出现的飞艇因体积大操纵不便在作战中受到很多限制,直到动力飞机的诞生才真正改变了战争的格局。莱特兄弟的成功激起席卷欧美的航空热潮,特别是1909年法国人布莱里奥用自制飞机飞越英吉利海峡这道天堑的举动,促使各国军方认识到飞机的军事潜力,陆续组建航空部队。而从气球应用中取得的经验以及早期飞机的简陋性能,就决定了这支新生力量最初也是最主要的职责就是侦察敌情。
1910年6月9日,两名法国陆军军官用一架“亨利·法尔芒”推进式飞机执行了世界上第一次侦察性质的飞行任务。这架单座双翼机由弗坎中尉驾驶,马科涅上尉挤在座位和发动机之间,手持照相机拍摄地面景物。飞机及侦察飞行在实战中发挥作用则始于1911年为争夺北非属地而引发的意大利与土耳其之战。意大利远征军进驻利比亚后,随军航空队的皮亚扎上尉于10月23日驾驶“布莱里奥”XI型飞机对土军阵地展开侦察。次年5月2日,意军飞机还进行了首次夜间侦察飞行。除目视观察外,意军飞行员也将相机固定在飞机座椅上实施空中照相侦察,为地面部队最终击败数量占优的敌人提供了及时而可靠的战场情报。
此后1912~1913年间的巴尔干战争是第一次交战各方都用上飞机的国际冲突,虽然当时飞机还只能起到侦察、通信和零散的轰炸等辅助作用,但已显示出天空对谁都不再是安全的屏障。1913年冬,为配合北京政府出兵征讨蒙古叛军,南苑航空学校派出一架法国造的“高德隆”教练机到内蒙地区对叛军进行侦察和威慑,这也是中国的首次空中作战行动。
从侦察到空战
——空中力量的崛起
航空侦察是如此重要,因此任何一方都将尽力阻止对方的航空侦察。
——英国皇家飞行队手册(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参战的各国军队共有700来架飞机。这些所谓的军用飞机其实既无固定武器,也无类型差别,几乎全被派到战线上空窥视对方的活动。许多保守的陆军高级军官认为飞机不过是昂贵的玩具,在战场上还不如马匹重要,对飞行员带回的情报在等到地面侦察证实前都持怀疑态度。尽管一开始不受重视,但飞机还是很快在大规模运动战中证明了自己的独特价值。缺乏隐蔽意识和防空能力的地面部队很容易被低空飞行的敌机跟踪观察,暴露己方的位置和意图。如1914年9月初,法国侦察机发现德军主力改变了进军巴黎的路线,这一情报让英法联军及时调整部署,经过马恩河战役扭转了原本被动的局面。
欧洲战场陷入胶着的堑壕战后,空中侦察在战略和战术层面上的作用日趋重要,运用方式也进一步细化。飞机取代传统骑兵成为侦察敌人纵深地带的主要手段。通过从高空持续拍摄对方领地,为指挥官掌握战场形势提供依据。在交战期间,侦察机可协助地面部队及时掌握敌军的行动,采取有效的进攻或防御措施。此外,侦察机还担负着火炮校射的任务。到一战末期,即使出现了专门的空战和轰炸部队,侦察航空兵仍占到各国空中力量的40%左右。
战争的需要刺激着各国航空业竞相发展性能更好的侦察机,但过程却不尽相同。英军认为平稳的飞行有助于空中观察的准确度,战前就向皇家飞机制造厂订购了大批以稳定性见长的B.E.2系列双座机。然而在实战中,位于前座的观察员不但视野受到发动机和机翼及支架的阻碍,使用机枪时也只能向后上方射击,加上机动性差,B.E.2遭遇敌机时几乎没有还手之力,结果沦为“福克飞机的饵料”。直到1916年,经过改进的R.E.8等新机型才让英国飞行员挽回了颜面。法国起初还要仰仗“布莱里奥”和“法尔芒”等老型号,后来主要用新型战斗机兼顾侦察任务,1918年初面世的“萨尔姆松”2A是个例外。这种最早采用星形发动机和自密封油箱的专用侦察机以视野开阔、火力强大和结实耐用而著称,很受协约国尤其是美国航空队的青睐。
在同盟国一方,德国不仅大力研制飞艇,还凭借雄厚的工业基础在开战时建立起欧洲最庞大的飞机部队。早期大量装备的“鸽”式单翼机因性能落后,到1915年初已让位给新型的C级武装侦察机。这批由德国和奥地利多家厂商生产的机型都将观察员置于后座,可灵活操作活动底座上的机枪,在空战中占到不少上风。次年服役的容克J1更具革命性,是世界上第一种全金属构造的飞机,低空侦察时具有更好的能力。而“鲁姆普勒”C.IV的升限达到6400米,超过大多数战斗机,依靠高度优势经常深入敌方领空进行照相侦察,很少能被拦截。为适应高空环境,发动机加装了增压器,乘员还配有加热飞行服和供氧装置。
其他参战国中,意大利的侦察机更突出高速性,如“安萨尔多”S.V.A.5单座机的时速高达230千米,逼近当时的飞行极限。相比之下,规模较小的俄国航空部队却在大型飞机的运用上独树一帜。西科尔斯基早在1913年就试飞成功四发动机的“伊利亚·穆罗梅兹”重型轰炸机。俄国参战后利用这种“巨无霸”组建了历史上第一支轰炸机部队,1915年2月开始对德国占领区实施轰炸突击和远程侦察,而且因组织得当,在422次任务中只被击落过一架。
随着飞机性能的不断改善,侦察设备也在快速发展。战争初期仅凭飞行员目视观察后画下的草图缺乏具体可靠的细节,带上普通相机也难以拍到足够清晰的照片。为此,1915年英国的桑顿·皮卡德公司首先研制出第一台专业航空相机,不久德国侦察机也配备了本国蔡司公司的同类产品,固定在机身上由观察员操作。1918年美国柯达公司推出了第一台全自动航空相机,不仅是拍摄效率,图像精度也大幅
提高,从4500米高度还能拍到泥地里的足迹。大战末期战况激烈时,双方每天都频繁派出侦察机拍摄成千上万张航空照片,经判读人员分析后得出最新情报,直接影响着战争的进程。
头顶上出现的飞机即使没有攻击性,也让地面部队感到如芒在背,不得不采取分散和隐蔽措施或转入夜间活动,同时增强防空火力。但这些被动手段无法完全蒙上敌人的眼睛,以飞机对付飞机只是个时间问题。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的空战就是一次空中反侦察作战:1914年10月5日,一架法国“瓦赞”飞机在巡逻时,发现德国一架“阿维亚蒂克”侦察机正窥探法军防线。法机逼近对方后,由观察员用机枪将其击落。正是为了消灭和赶走敌方侦察机,才催生出专用的战斗机或称驱逐机,从此引发对制空权的争夺战。飞机在战场上不再是居高临下的旁观者,而演变为更致命的作战武器。
从前线到后方
——战场视野的延伸
具备最有效的照相侦察能力的军队将赢得下一场战争。
—德国陆军总司令冯·弗立契(1938年)
不等一战结束,没有人还会否认飞机对于战争的重要性了,英国率先成立独立空军,标志着空中力量开始摆脱配角的身份。虽然停战后来自军方的需求锐减,但在民用市场和局部冲突的刺激下,航空技术的发展并未停步,空中作战从理论到实践也逐渐走向成熟。即使在和平时期,飞机也出没在国境内外进行地图测绘和修正,并时刻刺探潜在敌手的实力和动向,为下一场战争作“知己知彼”的准备。
二战爆发时,侦察机在各国空军编制中的比重相对下降,但性能已有了质的飞跃,其中既有专用机型,也有从战斗机和轰炸机改装而来的。机上配备航空相机、无线电台、照明弹等设备供昼夜活动,大型侦察机除了自卫武器还能携带炸弹或鱼雷攻击目标。照相侦察成为空中侦察的核心,二战中有80%的战场情报来自航空侦察照片。此时的航空相机普遍加长了焦距,加大了幅面,清晰度和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可进行垂直和倾斜拍摄。后期还出现了用电子设备探测雷达站和无线电台信号的电子侦察机。在海上战场,水上巡逻机和舰载侦察机担当海军基地和舰队的耳目。不论战火烧到哪里,这些涂着低可见度迷彩的“空中谍眼”都扮演着探路先锋的角色。
纳粹德国出于侵略战争的需要,为空军装备了大量不同类型的侦察机,并积极加以运用。早在1936年开始的西班牙内战期间,德国派出的干涉军团就配有侦察机分队。1939年德军发动闪击战前,从空中全面勘查了波兰境内的重要目标,此后经专门改装的Do 17和Ju 86等轰炸机又开始系统地侦察苏联腹地,远至莫斯科和伏尔加地区。不仅利用加装增压器和燃油喷射系统的高空远程侦察机搜集情报,德国空军还很重视直接配合地面作战,具有短距起降能力的Fi156和视野宽广的Bv141等轻型侦察机就活跃在战线前沿。虽然德国没有航空母舰,但像Fw 200这样的大型岸基侦察/轰炸机对大西洋上的盟军船队也构成很大威胁。1944年后走下坡路的德国空军寄希望于少数尖端武器能突破盟军的空中封锁,包括用喷气式的Me262战斗机探查V-I导弹对伦敦的袭击效果,用Ar234轰炸机寻找盟军反攻的迹象,甚至试验过DFS.228火箭动力侦察机,但都无法挽救纳粹覆灭的命运。
另一个战争策源地日本从仿造西方机型起步发展空中力量,面对广阔的中国大陆和太平洋海域,对研制各种侦察机也是不遗余力。和德国相似,日本陆军航空队在作战中也经常使用C5M陆上侦察机、Ki一36直接协同机和Ki-76指挥联络机等,提供侦察和校射方面的支援。而海军拥有不少水上侦察机,从HSK四发大型巡逻机、EllAl夜间侦察机到可用潜艇搭载的E14YI轻型侦察机,作为航母舰载机的补充。二战后期,配属陆军师团的Ki-46司令部侦察机和C6N1“彩云”舰载侦察机以出色的高空高速性能一度让盟军颇感头疼,日军也将其改装成战斗机试图拦截美国的轰炸机群,但这样的困兽犹斗同样以失败告终。
一战中只能靠外国飞机作战的美国经过20年努力,到加入二战时空中实力已后来居上。陆军航空队的侦察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O”系列观测机,1942年后改称“L”系列联络机,如L-3“蚱蜢”轻型飞机,执行前线观察、通信和救援等任务。一类是“F”系列照相侦察机,多改装自战斗机和轰炸机。将P-38“闪电”拆掉武器加装航空相机后的F-5侦察机就曾在诺曼底登陆前后不间断地监视着滩头阵地和德军动向,保障盟军的反攻行动。而由B-29轰炸机改装的F—13可在高空避开防空炮火,适用于对日军占领区和日本本土进行远程侦察。美国海军则主要以水陆两栖飞机和舰载战斗机的侦察改型作“舰队之眼”,其中续航力强的PBY“卡特琳娜”在中途岛之战中及时搜索到日军的踪迹,使日本航母遭遇灭顶之灾。
英国从开战之初就在重重压力下勉力支撑,没有太多资源发展专用侦察机,只能充分利用现成机型。与航程短的“喷火”战斗机和速度慢的“布伦海姆”轰炸机相比,双发双座型的“蚊”式执行侦察任务更胜一筹。这种全木结构的飞机原本设计为轰炸机,实际比大多数战斗机都飞得快。经过相应改装后的“蚊”式既能从事照相侦察和天气观测,又能给轰炸机群指示目标和确认战果,不愧有“空中多面手”的美誉。为保护海上生命线,英国还组织“海象”、“桑德兰”等水上巡逻机执行长时间的反潜侦察和远程护航,沉重打击了德国潜艇的活动。
在遭到德国入侵前,苏联空军已经装备了由图波列夫、波利卡尔波夫等设计局研制的多种侦察机,但其中不少还是过时的双翼机。然而在战争中,“老古董”却焕发出新活力。如1929年就服役的波-2不仅造价低廉易于维护,而且低速机动性能优异,经常让德军战斗机无从下手。除了接收英美援助的飞机,苏联在战时还不断生产R-10、苏-2侦察机,以及雅克-9等战斗机的侦察改型。与西方同类机型有所不同的是,苏军侦察机都兼具攻击能力,即便是小巧的波-2也能带上炸弹突袭敌军阵地,有力地支持了地面作战。
此外,直升机也在二战中崭露头角。德国海军在1943年曾采用过少量FI282直升机,跟随舰队执行反潜侦察任务。西科尔斯基移居美国后研制成功VS-300直升机,其军用型号R-4从1942年起陆续进入美国陆军、海军和海岸警卫队服役,在侦察、搜救和运输等方面表现出极佳的适用性,为直升机的广泛应用开启了大门。
责任编辑伟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