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订单的“延津模式”
2009-12-02孙柏梁
孙柏梁
延津县地处黄河故道,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和“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县”。1998年来,该县发挥区位资源优势,以发展粮食订单为突破口,通过“公司+协会+农户”的组织形式和“订单+现货+期货”的经营方式将千家万户农民与千变万化市场连接起来,形成了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管理标准化、商品品牌化、市场国际化的粮食产业化发展格局。1998—2008年的10年间,农民累计增收亿元以上,粮食企业累计增效千万元以上,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粮食订单“延津模式”。延津农企携手、互利双盈发展粮食订单的模式,为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做大做强粮食产业探索出了一条路子,提供了有益借鉴。
做法:实现了从播种到收获的“五个统一”
以协会为纽带,建立新型农企关系。2002年9月,按照“组织千家万户小生产、共闯千变万化大市场”的基本思路和“民办、民营、民利”的原则,由延津县依托粮食局及下属乡(镇)粮管所组建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河南金粒麦业有限公司牵头,吸收县内外450个村的560位有影响、懂科学、会管理的“种麦能手”,创办了全国第一个小麦专业协会——河南金粒小麦协会。协会在乡(镇)设立分会,在村发展中心会员,农户为一般会员,形成了“公司+协会+农户”的粮食订单模式,实现了从播种到收获的“五个统一”,即统一供种、统一机播、统一管理、统一机收、统一收购,有效解决了“种什么、怎么种、怎么管、卖给谁”等具体问题。整个小麦生产就像在一个大工厂内运作,公司如工厂,协会似车间,农户像工人。2006年12月,又注册成立了互助性经济组织——河南金粒小麦合作社,并创办了粮食银行,拓宽了农企合作领域,完善了农企合作机制,提升了农企合作水平。
以科技为动力,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2003年,延津县组建了专门的农业技术服务组织——河南金粒农技服务中心,组织专家制定了全国第一个《优质强筋小麦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并采取编印生产技术明白纸、举办电视讲座、开办农民夜校、分发农技光盘、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等方式,帮助农户解决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当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实施小麦高产创建“百千万”工程(即百亩示范方、千亩示范方、万亩示范方、高产攻关田),建设45万亩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被确定为“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国优质小麦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做到了“生产有标准、管理有制度、记录有档案、产品有包装”。按照 “专家推荐、试验示范、市场认可、农民欢迎”的原则,选择确定优良小麦品种,建立5万亩小麦种子基地,从源头确保了小麦品质。同时,投资230万元引进德国先进设备,建立了优质专用小麦检测检验中心,对小麦品质适时检测检验。
以市场为导向,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坚持“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企业理念,把“诚信为本、质量为先”作为经营宗旨,以质量求生存,靠信誉求发展。改变多年来混收、混储的传统做法,将粮食划分为种子粮、市场粮、期货粮三个产品线,分品种、分级别单仓存放。对粮食销售实行“四个统一”,即统一开拓市场、统一质量标准、统一销售价格、统一品牌标识。2001年在全国首家注册了“金粒”小麦原粮商标,“金粒”小麦已成为高档面粉加工企业的首选品牌,连续两届被评为“河南省名牌农产品”。2002年10月,延津县签下了食用小麦出口第一单,实现了中国食用小麦出口零的突破。2003年3月,紧紧抓住优质强筋小麦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的有利时机,积极探索“订单+现货+期货”的经营方式,组织开展以套期保值为主的期货交易,对进入期货市场的订单小麦给农民“二次结算”返利,让农民不但得到生产环节的收益,而且得到流通环节的利润。
以创新求发展,提升粮食订单水平。延津县粮食订单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起步探索、快速发展、完善提高三个阶段。1998—1999年的起步探索阶段,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县政府把发展粮食订单作为全县农业“一号工程”,专门成立了“优质小麦生产开发指挥部”,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突出抓好发展规划、舆论宣传、典型示范、技术培训、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1998年全县试种优质专用小麦0.8万亩,1999年迅速扩大到18万亩。2000—2001年的快速发展阶段,由政府推动转变为企业带动,建立了“市场导向、企业运作、产销衔接、合同种植、科技服务”的运行机制。2002年以后进入完善提高阶段,实现了由政府行为到市场运作的全面转变,提出用工业理念发展小麦经济。经过多年的努力,小麦已成为延津县的支柱产业,形成了麦业、种业、肥业、面业“四业”并举的小麦产业发展格局。
启示:带动粮食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实现粮食资源的合理配置
引导农民进入市场要有新途径。订单作为一种新型的产销连接形式,通过产销双方签订合同,可以将优质化、专用化、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表现为对粮食数量、质量、品种、规格等的具体要求,为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提供市场信号和导向。粮食企业按照市场的需求与农民签订订单,可以使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相适应,有效缓解粮食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带动粮食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实现粮食资源的合理配置。发展粮食订单,能够把分散的农户同粮食产品加工营销、龙头企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粮食生产在相当程度上是社会效益高、经济效益低的弱质产业。发展粮食订单,就等于把农民产后的销售活动移置到了产前,可以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和价格波动等不利的影响,使农民生产的粮食产品有比较稳定的销售渠道,并能够按合同价格卖出去,获得较好收益,确保农民收入的增加。同时,在一体化经营体系内部进行利益互补,农民除了可以得到种植业的收入外,还可以分享加工业和服务业的部分利润,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粮食的比较效益。
掌握稳定粮源要有新手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有粮食企业的经营机制和经营方式,也必然逐步向建立市场经营机制的方向转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化手段不断加强和政策性因素的不断弱化,使国有粮食企业发展失去了原有的政策优势。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与粮食生产者建立紧密的联结体系,掌握稳定粮源,把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主动权,是摆在各级粮食部门面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作为国有粮食企业,如何确保掌握稳定的粮源,不仅关系到能否继续发挥粮食购销的主渠道作用问题,而且关系到国有粮食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更是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的大事。从延津的成功实践来看,开展粮食订单收购,就是一条很好的路子。在粮食播种前与农民签订收购合同,实际就是提前预订。谁动手早,与农民履行的合同好,服务到位,谁就占据掌握粮源的主动权,也就掌握了国有粮食企业经营和发展的主动权。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有新思路。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通过签订中长期合同形式建立相对稳定的粮食供需关系,以销定产,可直接引导粮食生产结构调整。这实质上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粮食生产的品种、数量、价格等,使粮食主产区早知道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使粮食一生产出来就有销路。另一方面,粮食销区也有了稳定的粮源,保证粮食总量供求平衡。要把现在与农民签订的“小订单”发展为与省外销区签订的“大订单”,与销区建立长期稳固的购销合同关系。只有签订了“大订单”,才能解决目前的“小订单”给粮食企业带来的销售之忧,农民才能真正根据市场需求生产粮食,农民生产的粮食有了销路,就为落实粮食政策、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就有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