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与读
2009-12-02
读者朋友们:《读者园地》是广大航空爱好者畅谈理想,抒发对航空航天的热爱之情,广交朋友的平台。您可以将自己对杂志的意见和建议,将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所想所感,对未来航空航天飞行器的设想,航空航天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和收藏品以及需要我们解答的各种问题,通过邮箱传递给我们。我们也会根据来信内容的不同,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回复或摘登。
E-Mail:hkzsZz@163.com
我与《航空知识》的半世纪情结
陈光
50年前的1958年,作为青年教师的我,当《航空知识》创刊时,就被她强烈地吸引了。因为当时科普刊物极少,印象中只《有错误就是力量》、《科学画报》等,当然更没有专门针对航空的刊物。我的专业是航空发动机,当时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也是围绕航空发动机专业的,但是我对航空其它领域也非常关心,也想了解更多的有关知识与发展情况。因此,当《航空知识》一出现,我就成了她的忠实读者。几十年来,只要一收到《航空知识》,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而且认真地收藏起来,因此,在我的书架中至今保存着从1964年复刊后到目前出版的各期刊物。
《航空知识》在1964年复刊后,许多航空航天领域的著名专家,例如钱学森、沈元、王德荣、常乾坤、许锡缵、徐鑫福、史超礼、王适存、何庆芝,钱星五、吴云书、徐华舫、陆士嘉、蔡翘、陈应明与姜长英等先后在《航空知识》上发表了介绍航空航天各个领域中的基础知识与最新发展状况,这些专家用通俗易懂的文笔,将一些复杂难懂的机理介绍给读者,让人感到收获非常大,扩大了我的知识领域,感受7航空航天事业高速发展的步伐,同时感到我也应该加入到写作的行列中,像他们一样,将我从事的专业——航空发动机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发展情况,介绍给青少年读者。
为此,我写了我的第一篇科普文章《鸟同飞机为敌》,发表在1964年的第10期上。当时编辑部的美术编辑为它画了四幅生动形象的插图,与文字内容相呼应,使文章更具趣味性,更能引起读者的关注。我的一位同事的子女,当时还在上小学,看了这篇文章后,不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事隔四十多年后的今天仍记忆犹新,谈起来是赞不绝口,而且从那以后,这个男孩非常关心航空发动机的各个方面,也立志要从事航空发动机的工作,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这个孩子未能实现他幼年的梦想,但他却将他对航空发动机的热爱之情传给了他的儿子,使他儿子从小就关心航空发动机。每年当我有《航空知识》合订本后,他就拿走我一年的刊物,父子两人传看。五年前高考中。他的儿子如愿以偿地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发动机专业,实现了他爸爸的梦想。
在“文革”前的两年多时间中,我先后在《航空知识》上发表了《特殊的“燃料”——水》、《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加力燃烧室》、《飞机的防冰》等文章。当时,在杂志上发表文章,不仅没有稿费,而且还会受到现代青年人不能理解的对待——会受到批判。有人说,你写稿是臭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名利思想”,“好出风头、出名”的表现。因此,当时发表的文章,除第一篇署了自己的真名外,其他文章都采用了笔名。在“文革”中及以后—段较长的时间内,当然是更不敢用真名来发表文章的。但是,即使在这种条件下,我还是为《航空知识》写过一些文章,一直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再写文章时才又用了自己的真名,我认为在文章中署上自己的名字是一种对读者负责的态度。
作为《航空知识》的长期读者,我把《航空知识》还当成是自己的刊物,总盼望她能搞得更好,读者更多。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着她的成长壮大,为《航空知识》的持续发展而高兴,对她在发展中出现的有待改进和提高的地方,我还较为直率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意见,曾几次向主编写过书面材料。
由于我对除航空发动机以外的航空各有关领域的情况,都希望有所了解,求知欲较强,因此,长期阅读《航空知识》后,扩大了我的知识面,为我在作航空科普方面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2001年,经《航空知识》主编同志推荐,中央电视台10频道《科学历程》栏目邀请我作了“灾难背后的科学”系列节目中“破译黑匣子”的节目,在这两期节目录制现场,由于我所讲的内容较丰富,引用的实例也多,吸引了现场所有的工作人员,并很顺利地一次录制完成(据现场工作人员讲,以前很少能一次录制完成的),在电视台播出后,反映不错。据导演后来告诉我,这个节目获得了当年电视台的优秀奖。随后,我又在中央电视台10频道《百家讲坛》栏目中作了“现代战斗机的发展与特点”的节目。井在一些大中学校作了类似内容的科普报告,这些讲座、报告的内容,基本与我从事的发动机专业不搭边,但仍取得了较好的反响,受到听众们的欢迎。我想,这不得不归功于我长期阅读《航空知识》。因此,借这个机会,表达我对《航空知识》的谢意。
在庆祝《航空知识》创刊50周年之际,除表示衷心祝贺外,还希望今后杂志越办越好,成为广大读者喜欢的刊物。
责任编辑寒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