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晴空血战与心理极限

2009-12-02风伊万

航空知识 2009年7期
关键词:轰炸机部队机组

风伊万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头几年,纳粹德国的铁蹄几乎踏遍了整个欧洲,西方同盟国还需要时间积聚力量组织反攻,此时只有轰炸机是唯一能够打击德国占领区及本土腹地的武器。为了削弱德国的战争潜力,给开辟第二战场做准备,英美空军展开了大规模的对德战略轰炸。然而由于作战策略,技术条件和天气状况等多方面的制约,盟军的轰炸一时难以取得明显效果,反倒在敌方严密的防空体系面前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这就严重影响到轰炸机部队的士气和效率,各级指挥官为维持战斗力煞费苦心。后来,美国有多部以轰炸行动为题材的电影从不同侧面再现了这段历史,从中可以了解到空勤人员承受着多大的作战压力。

荒诞军规和幸运美女

1944年5月,21岁的约瑟夫海勒应征来到地中海的科西嘉岛,担任美国陆军航空队B-25轰炸机上的投弹手,在法国和意大利上空共执行过60次飞行任务。战后,他以这段经历为背景创作出著名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Catch-22),被誉为“黑色幽默”流派的经典之作,并在1970年翻拍成电影。这部作品通过虚构二战期间美军某空军基地里发生的一系列荒诞事件,揭示了在作者眼中处于“有组织的混乱”和“制度化的疯狂”中的美国社会现状,以及个人在体制下的无奈。“精神异常者可免于飞行,但规定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而如果本人提出申请,则证明此人精神正常”,这杜撰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已经成为“自相矛盾的逻辑”或“无法逾越的障碍”的代名词。另一方面,字里行间也透露出紧张严酷的作战环境对参战人员心理状态的影响。海勒尽管没有参加大规模战略轰炸行动,但同样遭遇过惨烈的战斗,书中有段在飞机上救助受伤战友的情节就源自他的亲身经历,对繁重而危险的飞行任务带来的恐惧情绪和精神压力深有体会。

与充满着讽刺意味的《第二十二条军规》相比,1990年以真实故事为蓝本拍摄的《“孟菲斯美女”号》(Memphis Belle)要算是美国战争题材影片中的“主旋律”作品了。该片的主角是一架B—17轰炸机及其机组人员,他们历尽艰险最终完成了第25次也是最后一次战斗任务。从片中可以看到进行白昼空袭的美军轰炸机群要突破敌方战斗机和高射炮火的重重拦截,还得克服天气的干扰才能炸中目标。从出发到返航,机组人员都被死亡的阴影所笼罩,难怪有些人为祈求好运养成了迷信的习惯。严格来说“孟菲斯美女”号并不是当时第一架完成25次作战任务的同类型轰炸机,不过她的所有乘员是最先达到这一指标的机组,因此被获准驾机飞回美国国内,作为胜利的象征为鼓动后方民众购买战争公债进行巡回宣传。

虽然这两部影片在风格上大相径庭,但都从幕后引出了有关战时轰炸机部队人员轮换的问题。实际上二战期间美国陆军航空队总部并没有对空勤人员的飞行次数和轮换条件做出明确而正式的规定,完成多少次任务即可获得轮换是由前线指挥官制定的临时性措施,而且会根据作战需要进行调整,更不是说达到预定次数后就可以退出一线部队(像“孟菲斯美女”号的飞行员和投弹手后来还一起参加过对日本的轰炸行动)。美军参战初期,这一指标在敌方防空实力较强的西欧地区被定为至少25次,在地中海战区则是30~35次,1944年后为加大空袭力度又都提高了5~10次。而航空队总部还曾打算取消次数下限,改成只有当空勤人员的身体状况被确定为不适合继续飞行后才允许撤换。

这些举措反映出军方在筹划和实施战略轰炸时对人的因素缺乏足够的重视。1941年根据大规模精确轰炸理论制定的空战计划一号指导文件(AWPD-1)把重点放在计算出需要多少架轰炸机、配备多少人员才能摧毁所有选定的目标,虽然考虑到了人员补充的问题,但却是以轰炸机的损耗率为依据。即使此后该文件做过修订,也主要是调整了目标的优先顺序。计划的制订者既没有预见到高空飞行和白昼轰炸所冒的风险以及给人的生理和心理造成的影响,也不愿意在战略轰炸还没有取得重大进展之前就允许把具有实战经验的机组拆散或送回后方。其结果就是1942~1943年间美军轰炸机部队的损失直线上升,有65%的机组人员在能够完成25次作战任务之前就已非死即伤或是落在敌占区被俘,剩下的人员也普遍出现战斗疲劳,导致轰炸行动一度难以为继。

“高度”的领导力与战斗力

如何在低潮时重振部队的士气,凝聚战斗力,对于各级指挥官都是严峻的考验,1949年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十二点钟高度》(Twelve O'Clock High,又译《晴空血战史》)在这方面就作了一次生动的展示。影片描述美军一支遭受重创的B-17轰炸机大队陷入士气低迷、无力再战的困境,一名来自司令部的准将临危受命,接过指挥权,以强硬作风整顿部队。他从严肃军纪做起,强调整体的重要性,指派得力的军官加强训练,从心理上激励官兵知耻而后勇,并亲自带队升空作战。尽管在最后一幕中他因过度紧张几乎精神崩溃,但他的领导能力和表率作用还是帮助整个大队成功完成了重要的轰炸任务。

由著名影星格里高利·派克扮演的主角其原型是小弗兰克阿姆斯特朗将军,他曾指挥过最早进驻英国也是最早攻击德国占领区的B-17大队,后来又率领另一支原本状况不佳的B-17大队在空袭德国本土的行动中立下头功,是首位荣获英国杰出飞行十字勋章的美国军官。而原著的两位作者(也是影片的编剧)曾分别在第8航空队的司令部和轰炸机部队任职,因此对指挥高层和一线官兵战斗生活的把握相当到位。时值二战刚结束不久,不少高级将领和退役老兵都对影片的真实性给予了高度评价。其实影片中真正的战争场面很少,大部分情节都围绕着指挥官如何从严治军、鼓舞士气、提高作战承受力来展开。其中体现出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管理方式的领导风格,因此后来被很多机构用作“情境领导力”培训的参考,也成为美国各军事院校培养后备军官时选定的教学案例。

《十二点钟高度》中提到了人员作战极限的问题,背景是1943年夏季美军对德国滚珠轴承厂和航空工业发起的空袭行动,这也是轰炸机部队损失最为惨重的时期。由于远程护航战斗机数量不足,直到1944年初这种状况也没有得到明显改善。而为了在盟军登陆欧洲前尽快取得关键性的战果,两年前在突袭东京中一战成名、当时接任第8航空队司令的詹姆斯·杜立特提高了机组人员获得轮换机会的门槛。主要理由是轰炸机出动频率增加后,不到两个月就可完成25次任务,但训练新的机组需要3~4个月,所以必须延长现有机组的作战时间以免出现人手不足的情况。这无疑进一步挫伤了飞行人员的士气,表现在不仅是伤亡数字和非作战事故率居高不下,在战斗中选择降落并滞留在瑞士或瑞典等中立国的机组也明显增多。虽然其中确实有飞机受伤不得不就近迫降的因素,但在其他人心理上造成的负面影响仍不可小视。

作为盟军驻欧洲战略空中力量的总指挥,卡尔·斯帕兹将军在视察前线基地时也发现轰炸机部队的士气明显比其它飞行部队低落,即使是得到轮换休整机会的人员重返战斗岗位后也显得信心不足。与执行战术任务的作战单位相比,轰炸机的航程更为漫长,航线和编队位置相对固定,在低温缺氧的高空环境下操纵B-17和B-24这类无密封座舱的大型飞机对乘员的精力和体力都是很大的消耗,而机上满载的汽油、炸弹、枪弹和压缩氧气等装备又充满危险性,容易导致疲惫和焦虑情绪的蔓延。在不对轰炸强度和轮换制度作大幅调整的前提下,斯帕兹想尽办法提振部队的精神状态,甚至瞒着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搭乘轰炸机参与过几次作战任务,冒着风险实地了解飞行人员的处境和需求。他指示各级指挥官对一线官兵多进行表彰奖励,在每日发布的公告中突出空袭行动的战绩和作用,并下令把轰炸效果照片发给作战机组,消除他们对于反复轰炸只是浪费武器和生命却收效甚微的疑虑。此外,他也尽量改善后勤条件,提高食宿和医疗水平,还向各基地派出电影放映队。这些措施对维持部队的战斗力起到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

不过,最根本的变化还是来自P-51远程战斗机的大量部署,对轰炸机乘员来说就像护卫天使那样受欢迎,而此时德国空军尤其是飞行员的消耗也达到了无法弥补的程度。盟军终于在诺曼底登陆前取得压倒性的空中优势,配合地面攻势加快了希特勒第三帝国覆灭的速度。飞行安全性的提高使得1944年有66%的机组能顺利完成25~30次轰炸任务,到1945年完成35次任务的机组比例超过80%。然而,轰炸机仍是盟军在战争期间最危险的作战岗位,空勤人员阵亡率高达12.38%,仅第8航空队在欧洲就损失2.6万人,被击落和损毁的B-17飞机将近4700架。这些残酷的数字提醒着后来的军事家们对参战人员的作战环境和心理状态应该给予更充分的关注。

猜你喜欢

轰炸机部队机组
第十一页 知识点 轰-6K轰炸机
俄部队军演
660MW亚临界机组清洁疏水系统节能改造
儿在部队又立功
B-1B轰炸机
拆弹部队 勇者之盾
老部队
图-95轰炸机
350MW机组DEH控制系统的优化
TNG系列多功能提取浓缩回收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