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内容阅读之忧
2009-12-02魏玉山
魏玉山
数字出版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人们的想象,据预测,今年数字出版的产值将达到750亿元,用仅仅几年的工夫,就超过了已有数千年历史的图书出版。数字出版作为出版业的发展趋势,已经得到了业内外的广泛认同,不仅政府设立主管机构,组织重大工程,而且企业也积极投入,进行研发,数字出版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数字出版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许多困难与问题,如赢利模式问题、数字版权保护问题、数字出版的标准问题等,这些问题因为广泛的关注而受到重视,并可能得到尽快地解决。但是,还有一些问题,似乎没有引起重视,对于数字出版来说,这些问题比起上述已经得到重视的问题更为重要,这些问题如得不到解决,数字出版的未来将难以预料。
一是数字内容的存储问题。过去,书之于金石、书之于竹帛、书之于纸张,都是为了解决文字内容长期保存的问题,这些载体在自然的状态下,可以保存数百年。现在,书之于磁盘、书之于硬盘、书之于光盘、书之于优(u)盘等等,总之,书之于磁光电介质上。这些介质能否长期保存,是数字出版能否发展的基础。据有关文献介绍,现在硬盘的理论寿命是3万小时,如果不间断使用,其寿命是3年,如果一般正常使用,其寿命是10年;光盘中的塑料寿命在300年以上,但光盘的金属涂层寿命则没有那么长,一般情况下光盘保存的好可以达到20年左右,保存的不好也就2-3年,优盘的寿命多长,说法不一,有的说可擦写100万次,有的说10万次,因为优盘从出现到现在仅有10年的时间;原来广泛应用的软磁盘,其寿命一般不超过10年。当然,还有其他的内容存储方式,比如CF卡、XD卡、SD卡、TF卡、磁带机、网络虚拟存储等等,但是,这些不断更新的新型介质的寿命令人担忧,能否像纸张一样可以长期的保存,还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二是数字内容的无障碍阅读问题。存储介质的寿命也许可以达到30年、50年甚至上百年,但是几十年后,这些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中的数字内容能否顺利的读取则是更大的问题。
1阅读设备更新太快,以前数字化的内容不能在新设备上阅读。1995年,我开始使用个人电脑写东西,写好的东西存在5寸盘上,后来5寸盘被3.5寸盘取代,5寸盘的插口没有了,到2000年以后,逐渐兴起了优盘,3.5寸盘也下岗了,到2005以后,新的电脑上3.5寸盘的插口又没有了。已经存在5寸盘和3.5寸盘上的东西无法读取了。不知道优盘的命运如何,可以在岗多少年。
2软件升级太快,新系统不支持原先的数字内容。也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单位买了一套《新闻出版工作文件选编》的光盘电子版,使用起来很是方便,现在,光盘插口依然存在,但是随着电脑操作系统的不断升级,原来建立在win32基础上的文件不能读取了。2000年以前,我经常使用WPS文字处理系统,用它写过一些东西,后来改用WORD文字处理系统,现在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WPS文件需要通过一个转换软件才能打开。如果windows能够沿用百年甚至更长还好,否则,现在用WORD写的文件不知道什么时候也面临打不开或再次转换才能打开的难题。
三是阅读设备自身的质量问题。2000年左右,一个朋友送来一个英汉词典电子书,个头不大,但是容量很大,还有发音,携带和使用都很方便。但是没有2年,液晶显示屏就开始断线,不久彻底黑屏。询问厂家,说是产品已经升级,同样的屏不再生产了,无奈只能连带里面的数字内容一起丢弃。随后买了一个电子词典,但使用2年后屏幕又出现了断线问题。现在电子书很流行,我的某品牌电子书使用不到1年,屏幕出现了竖线,导致整个竖行的字难以辨认,不知道这个电子书能够使用几年。这些电子阅读设备的质量不过关,或者维修成本过高,也会给数字出版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
总之,由于数字内容的存储与阅读都必须借助一定的硬件和软件,因此数字内容的长期保存和无障碍阅读都面临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存储介质和阅读设备自身的寿命,如果存储介质和阅读设备的寿命不够长,那么数字内容也就随着介质和设备的损毁而不留痕迹了。其二是阅读设备与存储介质的对接,设备在不断更新,介质在不断发展,新的介质与新的设备适应起来比较容易,难点是以往的旧介质如何与新设备的适应,已经存储在介质中的数字内容如果不能在新的阅读设备上顺利阅读,那么数字内容也只是一种数字化的存在方式了。其三是数字内容的存储格式与阅读设备软件系统的协调,任何数字内容的格式都有时间和地点特征,虽然格式标准在向着统一的方向发展,但是格式的差异性恐怕难以取消,一种设备可以阅读多种甚至所有的数字内容格式,特别是可以阅读以前的内容格式,才能确保数字内容的可阅读。阅读设备的操作系统也不断升级,升级后系统的向下兼容、向更多的格式兼容是重要的问题。这些数字内容存储与阅读中的根本问题解决了,数字出版的发展也就可以持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