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埋作家王二麻子
2009-12-01海佛
海 佛
在X市,老作家王二麻子说SQ的文章可以获奖,SQ就能够获得市报副刊的征文奖和市政府的文化工程奖;老作家王二麻子又说,女诗人SB很有前途,于是,SB就很有前途,当上了市报纸副刊编辑;老作家王二麻子还说,女作家SM的作品是我们市最有实力的,女作家SM就成了X市的名作家。老作家王二麻子是X市的文学权威,就连市委书记和市长征求文化建设方面的问题都要请教他。
王二麻子已经到了耄耋之年,走路要拄拐杖了,过性生活要用伟哥了,但是精神矍铄,才情不减,每到岁月的十字路口,他都会在本市的日报副刊,晚报副刊连篇累牍地发表杂感、随笔和诗歌。致使很多文学爱好者,包括他的徒子徒孙们和崇拜者都会收藏发表他文章的那期报纸,为他祝寿,为他设宴。就连市领导也会打电话过来祝贺,对老作家王二麻子的才情推崇备至。
老作家王二麻子出的书很多,诗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集和小说集总共有几十本了,叠加起来比他日渐衰老的躯干还要高半头。每有崇拜者和记者到访他的两室两厅的写作室,他都会为此炫耀。他举起拐杖和竖立的书籍比高下,很满意地说,古人说著作等身,我现在是著作超过身高了,我这一生没有虚度啊。
老作家王二麻子是一个性情中人,在一个初夏暖融融的夜晚,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死了,送葬的人很多,连市委书记和市长都为他送了花圈,为他写了挽联还为他立了丰碑。为此,老作家王二麻子从睡梦中醒来,就把梦中的所见详细地记录了下来,在本市报纸的副刊上发表时,作了一个题记,保证是百分之百的忠实于自己的梦,没有一点夸张。
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提前在梦中出现,这是还没有死去的人最关心的问题。这篇文章发表后,在全市文坛和政界引起轰动。人们从老作家王二麻子的梦死之文章中得到了启示,那就是死才是最可怕的。什么只要死了,就一切全无。那些芸芸众生如草木一季,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人家青史留名的老作家王二麻子都怕死,何况我们乎?人生短暂乎,悲哀乎。
为此,市委和市政府的秘书代表他们的领导打来电话,询问是不是生活中碰到了什么难题?还是我们关照不够?老作家,我们市的文化象征和珍宝的回答很干脆,我有房子,我一个月七千多块钱的工资,小车我就不要了……只是我还有一个心愿,希望领导给我批一块地,建造我的墓地,墓地上立起纪念碑,把我所有的著作雕刻在纪念碑上,我就看着我的纪念碑,死在我的墓地里。如此浪漫的夙愿,没有哪个领导会拒绝的。
老作家王二麻子的心愿很快就得到了落实。市政府还有比他更深远的打算,等到死者下地,纪念碑耸起,就把这里改造成著名作家王二麻子的纪念馆,成为我们市的文化遗产和名胜景点。
为了寻得一块风水宝地,老作家王二麻子穿着青色的棉衣如绅士,戴着礼帽,拄着拐杖,乘坐特派的专车,带着风水先生去寻找风水宝地。按照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风水秘诀,终于找到了一块风水宝地。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事,风水宝地也有不完美的,那就是前面的朱雀不好,光秃秃的一片空地,好在可以人工栽种成一片茂密的竹林。
那块地不太大,有八亩左右。西北和正北方向是连绵的小山,东边不远处是一条小河,南面是平原。圈好了地,就动工了。市政府请来了一个农民包工队,连包工头共十人,里面有两个石匠。石匠的任务是在从玉制品厂买来巨大的石碑上面雕刻老作家王二麻子起草的关于自己生平和著作的文章。剩下的七人的任务是挖掘制造好老作家王二麻子的墓穴,在墓地的南面栽种一片翠竹林。翠竹林就是朱雀。有了朱雀就符合了风水要诀。翠竹林里还要留着八卦图案的人行小道。老作家王二麻子会在里面行走思考生命的玄机,寻找创作的灵感。
一切都要按照梦中的所见设计。这是老作家王二麻子亲身到达属于自己的墓地,和蔼地对包工队的头头和施工队的农民工们反复地表达的。墓穴在自己的墓地中间,石碑就立在墓穴的东南角。他将来火化的骨骼,脚蹬东南,顺应风水之道。
在施工中,也有不如意的地方,两个石匠要按照他们的意愿施工,就是让石碑倒在地上,他们的脚踏在石碑上雕刻。这有辱老作家的脸面,他一定要石匠按照自己的意图行事,把石碑先立起来,在光洁的石碑上进行雕刻。这就带来了施工难度,要搭脚手架子的,还要费工。老作家王二麻子气愤了,用拐杖杵着地,气愤地说,多几个工就是多给你们钱,糊涂虫。包工头才明白了过来,拍打着自己的脑袋,嘻笑着向老作家赔礼道歉。奸商包工头有意把声势搞得很张扬,搭建了大大的脚手架子,为的是不耽误挖掘墓穴建造墓地的工作。
老作家王二麻子才点头满意,千叮咛万嘱咐包工头,就是要求石匠不能错误雕刻一个字,质量比速度重要。他面对夕阳,开怀朗诵起夕阳残照的凄美悲壮的诗歌来,使得那些劳作的农民工停止了干活,像欣赏残阳里的飞鸟一样欣赏老作家王二麻子,多么神奇。包工头和那些农民工都奉承他说,您老这神情,得再活二十年。老作家纠正这些粗俗人的话,说,我要再活二百年再活两千年。他的话引来出力人的哈哈大笑,他们私下说,乌龟王八也活不到这么长的。只有包工头还算聪明,对遭到老作家王二麻子蔑视的农民工说,孔夫子死了两千多年,我们还都在学习他的文章,孔夫子死了吗?我们敬爱的老作家的文章也会随着文章永垂不朽的。那些农民工才回过神来,跟着包工头奉承老作家,说自己没有学问,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老作家有海一样的度量,不跟他们计较,临走的时候对他们说,你们好好干活,完工的时候,我送你们每人一本我签字带图章的书。
就这样老作家王二麻子心情舒畅地离开了他的坟地,回到了市政府专门给他写作的书房,也是住房。
没有人认为老作家王二麻子会死在自己的梦中。他自己要永垂不朽,所以他就死了。死对他来说只是睡着了,对于这么大的名人早死晚死,那也只是一种名声转化的形式,不会影响到内涵,就是丝毫不会影响到老作家王二麻子的知名度。
老作家王二麻子具体的断气日期只有天知道。他的死是按照上天的神秘法则来完成的。大概是在石匠为他耸起石碑开始雕刻他的生平和著作的时候,把王二麻子四个字刻在石碑上之时他就断气了,进了天堂。只是我们这些俗人无法理解时间隧道里暗藏的等号密码。时间是个哑巴而又狡诈的魔鬼。
王二麻子的死讯被最早发现的不是人,是充满灵性的乌鸦。它们好像是另一个世界的使者前来迎接这位才华横溢的作家。像破碎的黑夜一样的乌鸦,云集在王二麻子书房前的几棵大柳树上,呱呱乱叫,落下许多粪便。它们时而盘旋在老作家王二麻子住房的上空,落下巨大的黑洞。居民们出来驱赶,小孩子用弹弓打,还是无用。后来,有人拿来了猎枪,对着乌鸦开了火,这些乌鸦宁可粉身碎骨,也要完成它们的使命。乌鸦现象惊动了本市的各个媒体和政府官员们。他们带着录像机驱车前来。其中就有老作家王二麻子的徒弟和徒孙。他们看完乌鸦就想起了老作家王二麻子,想歇歇脚喝口水,顺便采访他对乌鸦事件的看法。他的房门紧闭,就打了他的手机和座机。里面有响声,就是无人接听。他们才警觉起来,同时也发现了问题。屋子里传出来的臭味与乌鸦的到来有某种神秘的关系。他们开始了联想和分析。他们感觉到了事情的不妙,就报警了。公安包围了现场,砸开了门,才发现老作家王二麻子已经死在自己宽大的床上,死了好几天了,尸体开始发出了臭味。
法医也过来验尸,是自然死亡,不是死于谋杀。他的家人过来搬运尸体到殡仪馆,清除书房里的臭味。此时,那些云集的乌鸦也忽然不见了。乌鸦的粪便的臭味和老作家王二麻子尸体的臭味同时从居民中间消散。
关于老作家王二麻子的死因,还是有了传闻。官方的讣告是,老作家王二麻子是累死在书房里的,是为人民而死,他在连夜修订校对建国以来我市文学丛书,也是这套丛书的执行副主编。而小道消息就比官方多了些根须。老作家王二麻子确实是累死的,临死前确实是在编撰本市建国以来的文学丛书,还抽出时间辅导那些爱好文学的青年,特别是女青年。他经常在床上辅导到半夜。验尸的公安就在床角发现了一盒没有用完的伟哥。这个不利于老作家名声的细节被官方删除了,却在酒桌上沿着酒杯的声音,分路传播下去。
就这样老作家王二麻子真实地死了。
剩下的事情就是按照他生前的遗愿和梦想掩埋他。就是让他躺在自己的墓穴里看着自己的纪念碑死去。他放光的眼睛看不到了,只有自己的骨灰才能感知到这种场景的壮阔和波澜。他的骨灰已经被他的原配夫人暂时安置在他的写作室里,没让他进自己的老家,为此还与亲戚与叫她师娘师奶的人发生了口角,她也翻了脸,对他们说王二麻子在我心里早就死了,他只是一个名义上的丈夫,一个还有用的外壳,我是他的挂名夫人,是一个真实的寡妇,而对外的解释则是王二麻子是这个社会的良知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精神财富。
老作家王二麻子的家人还是请来风水先生,要看下葬的日子。他们一起到了墓地,看了进展的情况,很是生气。墓地的建造还没有完工,无法确定下葬的日期。他的原配夫人就给市领导的秘书打了电话,反映包工队的工匠太不像话,都在磨洋工。石碑还没有雕刻完三分之一,墓地还没有开挖,就连墓地前面的朱雀,一片翠竹林也没有造好。
秘书安慰了老作家王二麻子的夫人,一定会协调的,敦促他们抓紧施工,最后还把隆重的下葬仪式提前通告了,也是征求逝者家人的意见。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市领导还派秘书长前来参加追悼会,朗读祭文。
在老作家王二麻子的夫人跟秘书打电话的第二天,天就下起了雨。雨一阵紧一阵慢的下着。如谜团一样的雾霭笼罩的墓地传来了众人粗犷而又不和谐的歌声。又来了一个包工队,加入到了施工的行列去了,原先的出钱人,市政府改变了策略,按照计件拿钱,多劳多得。
落下大雨的时候,人们还在劳动。这是夏天的雨,温暖,舒适。他们感觉很幸福,知道是为掩埋一位名人的仪式做铺垫,就像建造舞台一样,目的是让主角和小丑登场。
雨水顺着人造的翠竹林流到了地面,像游动的蛇奔向墓穴;雨水顺着刻字的石碑流下,流到了土地里,无声地渗透到了墓穴里;雨水顺着劳作的农民的脊背流下,经过屁股,流到了地面,又从他们的脚脖子边流进了墓穴……
歌声从他们沾满泥水的手中像传递的水桶一样,从墓穴传向远处,那是包工头头教他们一定唱会的老作家王二麻子的经典诗歌:
扛着红旗喜洋洋喽
四海五洲闹解放了
咱出力人找到了
喂奶的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