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变迁,我们的爱情有多美
2009-12-01安子
安 子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富于爱、敢于爱也善于爱的民族。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中国人的爱情观念与婚姻模式栉风沐雨几经变迁,家庭结构多次变革,这60年的情感更替都展现在了共和国60年的银幕、荧屏上。
第一节:寻找曾经的真爱
那些曾经的真爱,陪伴新中国一起成长,如今,它们又在哪里?在一部部老电影和电视剧里,在那些让我们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里。
真爱藏宝盒
《刘巧儿》(1950年)、《五朵金花》(1959年)、《我们村里的年轻人》(1959年)、《锦上添花》(1962年)、《冰山上的来客》(1963年)、《朝阳沟》(1963年)、《彩云飞》(1973年)、《庐山恋》(1980年)、《上海滩》(1980年)、《街上流行红裙子》(1984年)、《人生》(1984年)、《红衣少女》(1984年)、《高山下的花环》(1985年)、《芙蓉镇》(1987年)、《红高粱》(1988年)、《篱笆女人和狗》(1989年)、《外来妹》(1991年)、《北京人在纽约》(1992年)、《大撒把》(1992年)、《编辑部的故事》(1992年)、《阳光灿烂的日子》(1994年)、《将爱情进行到底》(1998年)、《没事儿偷着乐》(1998年)、《不见不散》(1998年)、《一年又一年》(1999年)、《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2000年)、《不要和陌生人说话》(2001年)、《开往春天的地铁》(2001年)、《激情燃烧的岁月》(2002年)、《玉观音》(2003年)、《结婚十年》(2003年)、《手机》(2003年)、《血色浪漫》(2004年)、《中国式离婚》(2005年)、《乡村爱情》(2006年)、《云水谣》(2006年)、《金婚》(2007年)、《苹果》(2007年)、《奋斗》(2007年)、《王贵与安娜》(2009年)
第二节:爱情投影仪
让我们跟着这台爱情投影仪,走进60年的深情蜜意中吧。
50年代的爱情:这一回我可要自己找婆家呀
50年代的爱情,是深藏在心底的花朵,悄悄地开放在人们的心里。
代表剧目:《刘巧儿》《五朵金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影片回放:评剧《刘巧儿》
1950年,评剧《刘巧儿》由首都实验评剧团在北京首演,引起了轰动,后来还搬上了银幕。剧中,陕甘宁边区的农村少女刘巧儿自小就由父亲作主与邻村青年赵柱儿订亲,刘巧儿长大后,贪心的父亲却因为贪图财主王寿昌的彩礼,唆使她退婚。巧儿在劳模会上遇到了心上人赵振华,自己作主跟他订了亲,而实际上赵振华就是赵柱儿。刘巧儿的父亲为此告到县政府,地区马专员请众乡亲一起来断案,圆满了刘巧儿的婚姻大事。
点评:这部影片反映了建国初期中国女性的自我解放意识,“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新恋爱观冲击着统治了中国千百年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新中国在法律上保证了女性在社会和家庭都具有与男子完全平等的地位。恋爱观打上阶级的烙印,是革命胜利初期一个鲜明的时代特征。
朝花夕拾:当年我也爱《刘巧儿》
孙秀娟(女,75岁):我12岁进评剧团,13岁登台演出,唱得最多的就是《刘巧儿》,到现在我还会唱:“上一次劳模会上我爱上人一个呀,他的名字叫赵振华……”那时候谁敢说“爱”字啊,唱出来都会脸红的,可就是心里喜欢刘巧儿,觉得她特勇敢。并且从那时候就决定,将来一定要学刘巧儿,自己找婆家。
马红鹰(女,78岁):我和老黄,也就是我现在的老伴,一起去看的第一出戏就是《刘巧儿》。那时候我们的爱情理想就是“学文化、爱劳动”。
60年代的爱情:为了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
60年代,正是全中国民心昂扬、团结振奋的年代。爱情的目标,说小点是为了共同奋斗而结合,说大点就是两个人团结起来为国做贡献。
代表剧目:《锦上添花》《冰山上的来客》《朝阳沟》
影片回放:《锦上添花》
1962年拍摄的《锦上添花》堪称中国经典的爱情片。外号叫“老解决”的小火车站站长和生产队长胖队长暗中相爱。铁路业余学校的青年教员段志高来到小火车站学习、锻炼,和附近的妇女青年铁英筹划建个小发电站。“老解决”亲自出马和胖队长商量此事,并在梦中念念不忘,恰被站务员秦广播偷听到,以为他吐露了爱情。在小水电站建成时,大家巧妙地帮助“老解决”和胖队长结成了美满的一对。
点评:“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所以,差异不是问题,重要的是共同的革命目标。于是,两个革命同志在领取了大红的结婚证后,开始一起安排两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朝花夕拾:爱情是件“非常事”
王新革(男,66岁):我们那个时候的爱情就跟电影《锦上添花》里演的一样,就是两个人一起为祖国做贡献,相爱的两个人都把奉献自己当成最光荣的事情。我老伴当年就是觉得我家困难,需要帮助,我人不错,有上进心,就把自己奉献给了我们这个家,奉献给了我,我们又一起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
张静(女,65岁):当年我们对爱情都特别迟钝,别说谈恋爱了。我有一个好姐妹20岁就结婚了,我当时觉得她很不应该,还没为祖国做一点贡献就去结婚了。
70年代的爱情:世事弄人真爱多磨
对于70年代的爱情来说,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恋爱开始正常化,这一代人在禁锢的爱情里羞涩地挣扎着,很难说经历了太多变故的他们幸福与否。
代表剧目:《小字辈》《苦恼人的笑》《她俩和他俩》《海外赤子》《归心似箭》
影片回放:她俩和他俩(1979年)
《她俩和他俩》是70年代末上映的经典喜剧影片。大林和小林是一对孪生兄弟,方方和圆圆是一对孪生姐妹。小林在某食品店当售货员,圆圆在电机厂工作。二人都聪明伶俐,但缺乏工作热情。大林是某研究所采购员,方方是化工厂实验员,两人工作态度都非常认真。小林经表妹介绍认识了圆圆,大林为采购所里急需的高强度粘合剂与负责试制粘合剂的方方结识。小林和圆圆约会,大林与父母暗中去看,结果闹出了误会。大林把圆圆当作方方,圆圆错把大林当作小林,引出一连串笑话。后来,大林和方方在工作中牢牢地建立起了真挚的爱情,小林和圆圆也认识到错误,积极投身工作中。
点评:对于70年代的爱情来说,正常是最幸福的字眼,也就是说,爱情变成了正常的事情,年轻人不仅可以革命,还可以在革命的同时谈恋爱,这就让年轻人们看到了生活的幸福舒适和轻松惬意。
朝花夕拾:爱情变成“正常事”
老王(男,46岁):我以前总觉得爱情应该靠后,工作应该当前,革命才是人生的目的,直到看了《她俩和他俩》后,我才意识到,原来爱情也是那样美好和灿烂。记得当年看完这部电影,走出电影院的时候,我觉得世界那样美好,姑娘们那样美丽,然后想回家跟我老妈说,给我介绍个对象吧。
张红霞(女,43岁):还记得那年,看了《她俩和他俩》之后,我在小小的工作日记本上写了一行字:寻爱之旅。那个时候还不知道什么叫做爱情,但是觉得爱情一定很美丽很动人。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除了努力工作,还开始注意小姐妹们谁谈恋爱了,或者谁有了心上人,感觉特神秘。
80 年代:跟着感觉追逐爱情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思想最为活跃的年代,人们开始“下海”,不再排斥“海外关系”,出国潮涌动,而在爱情中,“条件”成为姑娘们恋爱的必选项。
代表剧目:《庐山恋》《红高粱》《芙蓉镇》《今夜有暴风雪》
影片回放:《庐山恋》
电影《庐山恋》号称中国第一部吻戏,不仅完美地呈现了庐山的景色,而且还创造了多个纪录。《庐山恋》是“文革”后国内首部表现爱情主题的电影,讲述的是,中美建交之后,侨居美国的国民党将军周振武的女儿周筠回国观光,在庐山游览时,与在山上潜心攻读的小伙子耿桦相遇,彼此产生爱慕之情。“四人帮”被粉碎后,周筠再次来庐山旧地重游,与已是清华大学研究生,来庐山听学术报告的耿桦不期而遇,两人历经波折,终于走到了一起。
点评:那个时候,爱情还谈不上浪漫,能够牵一下手就心跳不已,别说接吻了。文革后人们的情感生活回到了正轨,但又面临着抉择。时代的变故加大了恋人之间夫妻之间的差距,爱情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中国人的婚恋观第一次出现分化。
朝花夕拾:从那个时候闯过来的爱情大都走到了老
老张(男,58岁):当时我是和女朋友一起去看《庐山恋》的,散场之后,看她兴高采烈的样子,我自然而然地的扯住了她的手,结果被联防队给截住了。我解释了半天,才得以脱身。第二天我爸知道了,在家里大骂我耍流氓,道德败坏。
胡爱军(女,56岁):当年印象最深的影片就是《高山下的花环》,因为我嫁给二华的时候,他在云南当兵。我是戴着大红花、侧坐在自行车后架上进的他家门。三天后,他就回部队了,这一去就是一年,直到孩子呱呱落地他才回来。那时候像《庐山恋》里那样浪漫的爱情不多见,周围倒是有好多因为丈夫当兵或者返城而导致两地分居的家庭。
90年代:结婚是件不容易的事
这个年代的年轻人不是不相信爱情,而是觉得爱情越来越深不可测。
代表剧目:《过把瘾》《北京人在纽约》《编辑部的故事》《将爱情进行到底》《大撒把》
影片回放:《北京人在纽约》
1993年,《北京人在纽约》走红中国,这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赴美淘金的中国人的故事。北京音乐家王启明与妻子郭燕来到了神往已久的美国,通过奋斗,王启明成为了一位富翁,但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妻子郭燕成为外国商人大卫的妻子,女儿宁宁变得任性和反叛,东西文化的碰撞引起了疼痛、无助与彷徨。
点评:90年代的出国潮、家庭的分解与重组、婚外情的发生和发展以及两代人的观念冲突成了那个时代的集体记忆。 爱情开始变得复杂,婚姻充满了变数。
朝花夕拾:爱情变得沧桑起来
Shell(女,34岁):当年看《北京人在纽约》的时候,我心里特难受,我希望王启明和郭燕能够同甘共苦,一起奋斗,可现实已经不那么美好了,街上开始流行“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
陈斌(男,36岁):想想当年自己真够浪漫的,学校里第一个送玫瑰花给女生的男生是我,一毕业就有房子结婚的也是我。无奈她移情别恋了。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怀疑爱情,现实生活里真的还有阿春那样的女人么?谁还会不离不弃地爱你到地老天荒呢?
21世纪:当我们都成为剩男剩女
世界越来越多元化,我们在伤害与被伤害中不再相信爱情,所以我们主动或者被动地被“剩”了下来。
代表剧目:《手机》《乡村爱情》《苹果》《奋斗》
影片回放:《奋斗》
社会越来越多元化,面对激烈的竞争,爱情变得越来越冷漠,然而《奋斗》却点亮了我们对爱情和人生的向往。一群风华正茂的大学毕业生,一个叫做陆涛的有志青年、他的两个不同背景的父亲,以及两个爱他的女友,就构成了一个青春奋斗故事。
点评:每个人都应当有理想,没有经历过苦难的这一代人,是否会有坚定不移的理想,能否懂得人生的艰辛?同样,面对爱情,他们是选择趋利避害,还是选择执着真爱?这部片子之所以感染了很多人,就是因为陆涛身上有一种温室里的花朵所缺少的精神——永不停歇的奋斗。对待生活要这样,对待爱情也要这样。
市井人生:相爱容易相处太难
张元(男,30岁):别看我今年都三十了,前年还是和大学刚毕业的孩子们一样,天天趴在电视机前看《奋斗》,我特看好夏琳,我遇到过,可惜错过了。我不知道我们这一代人到底是怎么了,好多都“剩”下了,男的有,女的也有。其实我挺羡慕我爸我妈他们那一代人的,平平稳稳地走到现在,哪有这么多的爱情纠葛。也不是我不想爱,是爱来爱去就散了,最后剩下的还是我自己。
宝宝(女,24岁):前几天大我8岁的男友说我要是再不和他结婚,他就和我分手,我说:“想结婚是你的事情,跟我无关,想分手也是你的事情,跟我也没关系。”他被气得够呛。我觉得我说的没错啊,你想结就结呗,跟我有什么关系,我不想结。我们都是成年人,都要对自己负责,我为什么要听你的?《奋斗》里的米莱就对陆涛说:“我等你,你不爱我我也等你,你结婚我也等你,我等死你。”对吧,要爱就爱到底,管多大年纪多少年。
60年的风风雨雨,从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一把瓜子两朵红花的中国式结婚,到以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为聘礼,以大鱼大肉、二锅头,大白兔奶糖大食堂为婚宴的现代婚礼,再到房子、车子、全套家具电器备齐做聘礼,婚纱照司仪花车样样不能少的新式婚礼。中国人的婚恋,跟着社会在大踏步地向前进。
电视电影呈现给我们的,是现实的浓缩,是社会的聚焦,是爱情的缩影,而生活在柴米油盐中的我们,无论曾经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着怎样的爱情和婚姻,都应该饱含热情继续向前,为了更绚丽的爱而奋斗。
相关链接
跨越不同年代的荧屏经典
《金婚》:金婚的故事开始于新中国热火朝天的1956年,小学数学老师文丽与重型机械厂的青年标兵技术员佟志是一对情侣,他们的婚姻从阳光灿烂的60年代走过,经历了70年代、80年代、90年代走到新世纪,不仅是男女主人公50年婚姻生活史,也是新中国50年的成长史。
《血色浪漫》:1968年,北京的钟跃民和好友袁军、郑桐等整日游荡在大街上,为单调的生活寻求着刺激。在一场钟跃民看来似乎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恶作剧中,高雅、纯情、浪漫的周晓白无意中闯进了钟跃民的生活,二人的生活悄无声息地改变着,爱情就在钟跃民和周晓白之间萌生了。接下来,参军入伍打破了平静和谐的爱情,岁月磨灭了曾经的爱情。直到改革开放后,童年的伙伴们再次相聚,情感的纠葛又一次上演。
《激情燃烧的岁月》:全国解放前夕,在部队进城的欢迎仪式上,充满青春活力的褚琴吸引了身经百战的石光荣,他凭着军人的天性发起爱的攻势,在褚琴父母和组织的支持下,与心爱的人举行了热烈单纯的军人婚礼。这对性格、出身迥然不同的恋人开始了围城之内的磕磕绊绊。时间是一个伟大的教师,长期的共同生活终于让石光荣和褚琴学会了忍让和理解,他们终于清楚地感受到,爱情的激情依旧在燃烧。
风行琼瑶剧—热播日韩剧—自制偶像剧
从当年热播的《在水一方》《婉君》《梅花三弄》《窗外》《我是一片云》《情深深雨蒙蒙》到1998年开始热播的《还珠格格》三部曲,琼瑶剧影响了整整两代人的婚恋观。而这几年热播的日韩剧,也影响了90后、80后甚至70后们的婚恋观,《东京爱情故事》《蓝色生死恋》《我叫金三顺》《人鱼小姐》,灰姑娘的童话挨个上演。如今,自制偶像剧开始流行,《丑女无敌》《一起去看流星雨》成了年轻人的新欢,更成了他们崇尚的婚恋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