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硝烟弥漫中的阅兵

2009-12-01

章回小说·中旬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仪仗队方队阅兵式

建国之初,在饱经战争创伤、百废待兴的中国大地上,建设国家是摆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前最紧迫的课题。但是,西方超级大国从来就不愿意看到一个崛起的东方大国,为此借朝鲜的动荡形势发动了朝鲜战争,而真正的目的是扩大其在远东的势力范围,达到遏制中国迅速崛起的战略企图,新生的中国遇到了内困外压的多事之秋。

风云:战鼓频催出兵朝鲜

自开国大典之后的一年里,新中国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1950年的新中国,仍处在严峻的对敌斗争和战争硝烟笼罩中。1月,毛泽东电令西南局领导人邓小平、刘伯承、贺龙挥师进军西藏;人民解放军先后抽调150余万兵力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剿匪斗争。2月,美国宣布继续执行援助台湾国民党当局的对台政策;中苏两国缔结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周恩来访苏成功。3月,西昌战役胜利结束。4月,人民解放军攻占海南岛。5月,人民解放军攻占东山岛和舟山、万山群岛。6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政,命令美军第7舰队进犯台湾海峡。7月,军委决定组建东北边防军,担负起保卫东北边防安全的任务。9月,中国军事顾问团帮助越南人民军总部组织实施抗击法国侵略者的边界战役。就是在这样的国际、国内战争风云密布的局势中,新中国迎来了成立1周年的节日。

10月1日,首都40余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大会,大会进行了各军兵种部队的大检阅和人民群众的游行活动。这一天的天安门城楼重檐中间高悬刚刚审议通过的共和国国徽,城楼红墙正中门洞上方悬挂着毛泽东主席的巨幅画像,城楼东西红墙上横挂着两幅大标语:“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广场南部两面朱红色墙壁的前面,8幅上缀“国庆”二字的红绸和32面红旗迎风招展,受阅部队在这些红旗下面等待检阅。出席本次阅兵式庆典的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以及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的领导人。

上午11时,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大会开始,在军乐声中礼炮齐鸣28响。庆典大会阅兵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任阅兵首长,阅兵指挥领导机构人员基本上还是开国大典时阅兵指挥所的班底。

朱德总司令乘敞篷吉普车在聂荣臻陪同下,检阅陆军、空军、海军和公安部队,他向受阅部队行举手礼表示问候,受阅部队向阅兵首长行注目礼。检阅中,当阅兵车行进到每一个方队前时,朱德总司令都向官兵们致以节日的祝贺,高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这时全体官兵响亮地回答:“万岁!万岁!万岁!”这排山倒海般的声音里充满着将士们对祖国、党和领袖的热爱。这种典礼仪式的口号对答形式,后来成为共和国国庆阅兵式上的一种规定程序被固定下来,其口号内容一直延续到国庆10周年阅兵,直到1984年国庆阅兵时才有了新的改变。

这次阅兵,朱德和聂荣臻所乘的敞篷吉普车都是在战场上缴获的“美国造”。检阅部队仪式完毕之后,朱德返回天安门城楼,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给陆军、空军、海军、公安部队等全国武装部队和民兵的命令,特别就朝鲜战争爆发、美军乘机进犯中国领土台湾的局势,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做好战斗准备。

朱总司令讲话后,进行武装部队的分列式检阅。受阅部队有步兵第199师,第66军、第68军各一部,中央公安纵队第1师,海军一个大队,炮兵第3、第8训练基地,华北军区战车第1旅,华东军区水陆坦克团,骑兵第2师、第3师,空军2个飞行大队及各大军区的民兵代表等。受阅指战员共有24209人。受阅装备有各种火炮88门,坦克、自行火炮80辆,汽车178辆,战马2899匹,各种飞机28架。其中公安部队是首次受阅。

进入天安门广场受阅的地面部队以空军学校和海军学校的学员为前导,依次为步兵、炮兵、战车、摩托化步兵和骑兵部队。头戴钢盔的步兵威风凛凛,阔步经过天安门前。当时用骡马拉的炮车,也算是“现代化”的重要武器装备了。这年的海军方队仍是象征性的编组,此时的海军建设正处在紧张地筹备中,数月前刚以第12兵团部机关及第四野战军后勤第2分部部分机构和人员为基础,组建海军司令部和政治部,后又陆续组建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北海舰队、海军航空兵和海军学校,海军作为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迅速发展。

坦克和自行火炮方队是这次受阅装备中最先进的重武器。当时称自行火炮为“自行推动炮”,受阅的这种火炮是履带式的,外观上看有些像装甲车,从远处看又有些像坦克,引得观礼台上有些代表们纷纷猜测:“这又是哪一种新型的坦克?”

当步兵方队行进到金水桥前时,空军空中梯队的各种飞机编组在天安门前上空由东向西飞行受阅。几个月前,军委决定,为了国防和部队建设的需要,从第一野战军、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抽调7个师和15个团部,改编为人民解放军空军师、团机构,以充实空军的力量,捍卫祖国的领空。

阅兵式结束后,下午1时整,首都群众40余万人进行了盛大的游行示威活动,“示威”二字既是那时军队受阅和群众游行的常用词,也道出了阅兵式的真谛。国庆阅兵后仅半个多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批部队于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首都北京庆祝国庆1周年阅兵游行活动伴随着正在解放的边远地区的炮火,在节日之夜腾空升起的礼花中徐徐落下了帷幕。当时的新闻媒体在报道这一年的首都国庆活动时,冠以“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国庆节”的称呼,这一“届”的称谓一直延续到1954年国庆节。另外,天安门城楼前的广场在当时的报道中称为“人民广场”,次年即统一称为“天安门广场”了。由此至1959年国庆,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阅兵式,基本按照这一年的程序进行。

龙头:高级军官方队

1951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各军兵种部队参加的阅兵式,这次阅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三次国庆阅兵。按照惯例,时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国庆节庆祝典礼”。朱德总司令乘检阅车检阅部队,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给全国武装部队和民兵的命令。聂荣臻代总长任本次阅兵总指挥,军事学院方队首次成为第一个方队,首次出现由华北老解放区民兵模范和代表组成的民兵方队,伞兵部队、探照灯部队首次受阅。喷气式飞机首次受阅,告别了以往螺旋桨飞机受阅的历史。阅兵式上午10时开始,从此成为定制。

阅兵式进行的当天,在天安门城楼对面广场上集中着首都市民7万人,他们举着红旗,广场形成一片红色的海洋。天安门前宽阔的大道新铺上了整齐的石块和水泥砖,以便受阅的重装备部队行驶通过。东长安街大道及两旁的街道上,除排列着等待受阅的部队之外,还聚集了数十万参与游行活动的群众。

上午9时50分,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人登临天安门城楼。阅兵式随之开始,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在乘检阅车检阅了全体部队后,登临天安门城楼检阅台,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他号召:“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空军、海军、公安部队全体指挥员、战斗员、政治工作人员、后勤工作人员同志们,民兵同志们……我命令你们,警惕地站好你们的战斗岗位,进一步加强国防建设,巩固祖国国防。毫不满足地认真学习,熟练掌握新的技术,学会诸兵种联合作战的本领,提高现代化军事科学和指挥艺术的水平,加强各种工作的计划性、组织性和准确性,巩固和提高军事纪律,为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国防军而奋斗!”

朱德总司令宣读完毕命令后,接着进行了武装部队的分列式检阅。走在受阅部队最前面的方队是解放军军事学院的学员,他们都是我军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高级指挥员,当时正在军事学院学习军事科学理论和技术知识。他们的出场引起全场的热烈鼓掌。前两次的天安门广场阅兵,走在最前面的方队分别是水兵方队和空军学校、海军学校的学员方队,这次阅兵换成了正在军事学院受训的高级指挥员,说明人民解放军干部队伍建设正在走向现代化和正规化。这种以军事学院方队为“龙头”的队列排序方法一直延续到1959年,1984年国庆阅兵第一方队改为仪仗队。

继院校方队之后受阅的是各军兵种部队。先是伞兵部队、步兵部队的方队,之后是民兵方队。民兵方队由华北老解放区民兵的代表组成,他们都是战斗英雄和工作模范,胸前佩戴着各种荣誉奖章,向着天安门城楼和观礼台挥手致意。人们高呼“人民战争万岁”,把阅兵式提前引入高潮。这次阅兵将民兵方队排列在人民解放军的方队之间显然是别具一格的,比历年阅兵中民兵方队的排序明显前提,也使得民兵方队成为本年度阅兵式的亮点之一。

聚焦:三军仪仗队首次现身

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还在紧张地进行中。就在国庆节前后,中国人民志愿军举行了全线性的战术反击作战,战事进展顺利,尽快结束战争已是胜券在握。这时,和平与建设的呼声已成为新中国的时代最强音。这年2月,中央决定人民解放军31个师转为建设师,调拨41个师、11个整团共46.5万人转为工程部队和屯垦部队;6月,全军开展大规模的文化教育运动;7月,毛泽东主席发布“建设正规化、现代化国防部队”的训词。这年的国庆阅兵正是在这样“战争与和平”交织的大环境下举行的。

这次阅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四次国庆阅兵。毛泽东主席等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观礼阅兵式,朱德总司令乘检阅车检阅部队,宣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聂荣臻代总长任阅兵总指挥,这是他第四次任阅兵总指挥,也是最后一次。高举“八一”军旗的仪仗兵首次出现在徒步方队前面,军乐团高奏进行曲最后走过检阅台。160辆摩托车组成的三轮摩托化步兵方阵,10多个民族民兵组成的民兵方队是这年阅兵式上的亮丽风景。“保卫和平”是这次国庆阅兵和游行队伍的主题。

这一年的阅兵,徒步方队前面增加了高举“八一”军旗的“仪仗兵”。从1927年建军至1952年3月以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没有专门的仪仗队,但用仪仗队形式欢迎外宾的礼仪活动却可追溯到1946年3月在延安机场欢迎美国代表、五星上将马歇尔等,那可以说是人民解放军中出现的第一支迎宾仪仗队。当代世界通行的规则是,每一个独立的国家都有自己的仪仗队,它象征着本国的尊严和对他国的尊重和亲善。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国务外交繁忙,急需要一支正规的仪仗队,1952年3月中央领导人决定在中央警卫队中选调一批骨干组成仪仗队。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在世界仪仗队的家族中是后起之秀,他们接受祖国授予的军旗后,成为我军惟一的一支专门担负国家外事活动仪仗司礼任务的部队,主要负责迎送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军队高级将领及纪念、庆典等重大国事活动,被世人誉为“中华第一兵”。之后,一代代仪仗兵高举着鲜红的旗帜,以独特的礼宾形式,为中国军队和祖国赢得了荣誉。在国庆阅兵中,由于初期的仪仗队参阅人数很少,一般并不将其视作一个方队,仍把走在前面的军事学院作为第一方队,同时也并不把仪仗队计入受阅方队总数,直到1984年国庆阅兵,仪仗队才单列计入总方队数。

陆军军事院校方队是1952年国庆阅兵中徒步方队的主力,紧跟在军事学院方队之后。这年6月,军委发布调整全国陆军军事学校的命令,加强其他军兵种院校建设,调整后的陆军院校为53所,仍占全军各军种院校的半数以上。

与前一年的国庆阅兵仪式一样,规模宏大的民兵方队吸引了观礼来宾的目光。受阅民兵来自全国各省区,分属汉族和蒙族、回族等10多个少数民族。他们携带着先进的轻武器,穿着五颜六色的民族服装,色彩缤纷,构成了与以往国庆节阅兵分列式不同的亮丽风景,充分体现了毛泽东“人民战争”的指导思想。

民兵方队走过天安门广场,军乐改变了旋律,骑兵方队进入广场。接着是由各种火炮组成的地面炮兵方队。紧跟炮兵方队之后的是摩托化步兵方队,还有装甲战车方队、高射炮方队、探照灯方队。这年阅兵中摩托化步兵方队乘坐的已不是往年受阅时的汽车,而是160辆摩托车,也显得很是威风。这时,空军机群组成9个梯队,共有153架飞机从天安门上空飞过受阅。

地面受阅部队的结束,不同于以往阅兵方队的排列。在今年阅兵部队后面压阵的,是鼓乐齐鸣的军乐团,他们高奏进行曲最后走过检阅台。阅兵式历时65分钟,全场观众一直都是欢呼声雷动。

阅兵式结束后,举行了盛大的群众游行。15000名少年儿童组成的队伍,使广场充满了青春的欢乐。一男一女两位少先队员跑上天安门城楼向毛泽东主席敬献鲜花,他们代表全国少年儿童表达热爱和平、忠诚祖国、尊敬领袖的心意。“保卫和平”是这次国庆阅兵和游行队伍的主题。游行群众高举着各种文字标语,“反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反对美帝国主义进行细菌战”,高呼着“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向中国人民志愿军学习”、“向中国人民解放军致敬”的口号,在金水桥前放飞一群群白色的和平鸽,欢呼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热烈而坚决地表达了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与保卫和平的坚强意志。

亮点:“喀秋莎”部队与领袖画像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一年,新中国基本上完成了肃清三大敌人残余势力的社会改革运动,胜利地结束了经济恢复时期的工作,从而稳步地开始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这次阅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五次国庆阅兵。毛泽东主席等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观礼阅兵式,朱德总司令乘检阅车检阅部队,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给全国武装部队的命令,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他第五次任国庆阅兵首长,也是最后一次。阅兵总指挥由副总参谋长张宗逊担任,这是他惟一一次任国庆阅兵总指挥。本年度的阅兵在规模上明显小于上年,在共和国历次阅兵中也是规模较小的。与1952年阅兵式相比,方队少了12个,受阅人员少了1262人,飞机少了57架,军马少了334匹,也许这正是为了衬托明年“逢五小庆”的规模。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出现在天安门观礼台上,各种口径的大炮组成规模庞大的方阵。火箭炮兵方队第一次出现在受阅队伍中,使用的是苏联制造“喀秋莎”火箭炮。35幅领袖画像组成五个方队的群体方阵,创历次国庆阅兵典礼之最。

本次阅兵式上,紧跟骑兵方队之后的炮兵方队令人瞩目。先是骡马拖曳的炮队,接着是汽车牵引着各种口径的大炮,还有拖拉机牵引着巨大的加榴炮隆隆而过。“拖拉机拖炮”的摄影照片,是当时风靡全国的挂图佳作,还被制作成挂历,现在则成了那个年代国庆阅兵的经典之作。

阅兵式结束后,首都群众举行了游行活动。这一年游行队伍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领袖们的巨幅画像特别多,是历次国庆阅兵中最多的一次。“领袖画像”队伍分为五个方队,首先是以毛泽东、孙中山的画像为前导,后面是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的画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画像。之后是抬着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全体领导人画像的队伍,画像有9人:马林科夫、莫洛托夫、伏洛希洛夫、赫鲁晓夫、布尔加宁、卡冈诺维奇、米高扬、萨布罗夫、别尔乌辛。以如此阵容向苏联“老大哥”致敬的方式,在我国阅兵式中是惟一的一次,说明中苏关系正处在蜜月期,中国人民对苏联寄予了太高的希望。此时由于刚刚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突出宣扬朝鲜领导人也就理所当然,第三个“领袖画像”队伍抬着的即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领袖金日成的画像,簇拥在画像周围的人群,欢呼祝贺英雄的朝鲜人民反对美国侵略、保卫祖国独立斗争的伟大胜利。与朝鲜领袖画像队伍相对应,第四个“领袖画像”队伍抬着的是越南民主共和国领袖胡志明的画像,游行的队伍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越南人民表示敬意。第五个“领袖画像”队伍抬着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如波兰、罗马尼亚、蒙古、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等国领导人的画像,有15人。这个群体方阵有35位领袖的巨幅画像,分组五个方队,创国庆阅兵典礼之最,留下了深刻的时代烙印。

来源:中国网军事频道、中新网

猜你喜欢

仪仗队方队阅兵式
值得回味的阅兵亮点
2009 国庆60周年阅兵
南非的仪仗队
图片背后的故事
一场关于Couple们的时髦阅兵式
胜利日大阅兵
又晕一个
雄壮的方队走过来
伊拉克举行阅兵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