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重难点简析(上)

2009-11-30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09年10期
关键词:小农经济资本主义民族

汪 瀛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程是一个相当纷繁复杂的过程。学习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在总体上要注意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了解自古以来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和一些规律,认识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在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同时又受到社会政治、思想文化发展的反作用。

一、中国经济发展史中的问题

1,理清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历程。

中国位于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经济形态。中国农耕文明首先在黄河一长江流域达到很高水平,并在中原地区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唐宋以后,租佃契约关系逐渐发展,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相对松弛,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两宋之际,中国经济的重心已经由北方转移到南方。伴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兼并使自耕农经济不断地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中国古代的工商业高度发达,手工业产品和商品经济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在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政府的重农抑商与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

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近代中国固有的自然经济体制开始解体,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困境。与此同时,中国民族工业开始艰难起步,并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在“欧风美雨”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既取得了突出成就,也遭受过严重挫折。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等重大决策,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改革开放使国力迅速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已发生重大变化,中国总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2,正确认识中国古代社会的小农经济。

第一,中国古代农业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它建立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基础之上,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它不仅包括农业,也包括家庭手工业;其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第二,中国古代社会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主要有四个:一是其自给自足性: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二是其分散性:小农经济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以家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三是其封闭性: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和合作;四是其落后性:生产工具相对简单,生产规模狭小,很难扩大再生产。

第三,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耕作技术的提高,如“垄作法”、“代田法”的相继出现等;二是农具的改进,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铁农具与牛耕等;三是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引进和推广,如明代从国外传入的玉米、甘薯得到迅速推广等;四是出现总结农业生产经验的著述,如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等;五是农业生产地域格局的变化,如唐朝以前,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唐宋后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等。

第四,中国封建社会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众多,从有利于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来说,主要有:①铁犁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②农民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③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④为保证封建政府税源,明智的统治者采取重农政策。从不利于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来说,主要有:①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②封建剥削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须固定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③封建政府统治腐朽、徭役沉重及社会动荡,破坏了小农经济发展。

第五,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一方面造就了中国古代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成为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繁荣的基础。因为,自耕农生活较稳定,也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等弱点,不利于资本的社会积累,不利于社会化的劳动分工与协作,不利于先进科技的发明与应用,从而迟滞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封建社会后期发展缓慢和封建社会长期延续,是近代以来阻碍社会生产的主要因素。

3,正确认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第一,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是世界古代社会的最高水平。其发展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商业活动场所不断发展:初期主要在城市中进行,后来农村集市贸易逐渐发展,唐时发展加快,明清时出现了专业性的市集(如丝市、猪市等),以至逐渐形成了新兴的市镇;同时,汉、唐、宋、元对外贸易也在不断发展之中。二是商品交易内容不断发展:商业开始时以贩运和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要内容。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商品种类的增多,为一般人民所需要的主要农副产品以及城市手工业生产的产品在整个流通界的地位逐渐提高,这种情况在宋代已经显现。三是交易媒介不断发展:商业交换最原始的形态是物物交换,不存在交易的媒介。随着商品交换内容和地域的扩大,出现了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随着贸易进一步发展,一般等价物开始固定下来,出现了货币。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统一了货币,这更是便利了商品交易的发展。由于金属货币有不利于携带等弱点,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它的出现更是促进了商业上的贸易往来。四是商品形式也在发展变化:开始时,商品一般都局限于流通领域,一直到封建社会末期(明清时)才逐渐与生产和自由的雇佣劳动相结合,商人资本开始以多种形式参与生产过程。五是商人组织在不断发展,最初的商人组织是与商人的自然组织——宗族亲缘组织重合的。后来这种亲缘组织进一步发展为商人的地缘组织和业缘组织。除此以外还有城市的发展、交易范围的扩大等。

第二,在自然经济背景下,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得到发展,主要原因有五点:一是长期的国家统一为商业经济的繁荣创造了有利的市场条件;二是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商品,奠定了商业繁荣的基础;三是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促进了边地贸易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四是交通的发达、科技的进步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五是部分统治者的经济政策也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第三,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它的基本含义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中国古代统治者之所以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对发源于内陆大河流域的文明来说,农业生产是人们最基本的社会生产活动,农业产品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

生活资料;二是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三是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安定;四是工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其发展会加剧农业劳动力的流失,带来种种社会问题;五是由于商品交换不发达,拥有货币、店铺、作坊不如经营土地有保障。

从根本上讲,重农抑商是自然经济的反映,是较低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必然产物。在评价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时,我们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一方面我们要看到,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秦国经济实力的提高,为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等。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如果没有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就没有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在这时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并在重农抑商政策思想的指导下推行了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这样就失去了其产生之初的进步性。

4,正确认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一,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历程曲折。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已有资本主义的萌芽;鸦片战争后,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影响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开始投资于近代工业,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显著发展;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后期,伴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美国商品大量涌入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调整中一度得到发展,但最终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而退出中国经济历史舞台。

第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后天畸型。从产生原因来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主要不是中国自身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到足够程度的结果,而是在“外力”即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冲击下产生的一个“早产儿”;从社会环境来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相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因而先天不足;从地域来看,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带,广大西部和内陆十分稀少,地区分布失衡;从部门分布来看,由于先天不足,民族工商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投资方向和发展主要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导致工业结构失衡,使民族工业呈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第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下之所以能得到一定的发展,主要原因有四点:一是西方列强的侵略,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也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社会旧有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二是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三是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四是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力量源泉。

第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经济领域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代表历史潮流和趋势的新经济因素,它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政治领域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使得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也随之壮大,从而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社会基础,也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创造了条件;从思想领域看,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资产阶级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和推翻封建主义,开展了一系列思想文化运动(如维新思想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等),从而冲击和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第五,电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历程给我们的启示有:①民族独立、政治民主是振兴民族经济、实现近代化不可缺少的基本前提。一战期间,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的中国民族工商业得到一次发展的机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大战结束不久,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因此,只有争取民族独立,推翻专制统治,中国近代化才有出路。②善于抓住国际机遇是振兴民族经济的重要策略。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的短暂春天告诉我们,抓住有利的国际机遇,创造机会求发展应该是不变的道理。③要有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坚持改革开放、更新观念。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处于“中外和好”的状态下,这种相对和平的社会环境,孕育了中国的民族工商业。辛亥革命结束后,中国迎来了相对民主、自由的社会环境,中国民族工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这~切都说明,和平、安定、自由、民主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所必需的。④充足的资金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央对纸币的制造和发行缺乏有力管制,滥发纸币造成严重通货膨胀,极大地破坏了经济发展。由此可见,民族经济若要发展。就一定要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形成健全的金融体制。⑤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⑥重视科教兴国。

5,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第一,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历程。1953—1957年实施的“一五”计划,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它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同时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1956—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的经济建设发展遭到严重挫折。1976—1978年国民经济在徘徊中前进。1978年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辉煌成就,并逐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注意的是,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中国指明了发展方向。中共十六大将其简明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增加新内容。

第二,新中国为发展我国农业经济,对农村土地政策进行了四次调整。第一次是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改革的原因是新中国成立后,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新解放区的农民无地或少地。主要内容是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度,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保护富农的政策。

其历史意义是在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农民翻了身,为新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工业化开辟了道路。第二次是1953年开始的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的原因是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内容是把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其历史意义是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第三次是人民公社化运动。运动兴起的原因是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主要内容是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第四次是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原因是过去的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正确的决策。主要内容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必须注意的是,土地改革运动确立的是个体农民的土地私有制,而不是集体公有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集体公有制;1949—1956年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趋势是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一农民土地私有制一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经营方式改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第三,为实现我国的工业现代化,建国后工业经济体制实现过三次重大转变。第一次是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向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转变。核心内容是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弊端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第二次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核心内容是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模式、实行政企分开等,从而增强了企业活力。使工业得到较快发展。第三次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核心内容是把企业推向市场。这次调整将进一步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小农经济资本主义民族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历史作业设计初探
MINORITY REPORT
农民发展致富途径
论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文化纬度对比研究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民族万花筒
也谈资本主义一词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