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top!婆婆妈妈的“育儿战争”

2009-11-30

为了孩子(孕0~3岁) 2009年19期
关键词:婆媳养育育儿

也许,你跟你的婆婆互爱互助,情同母女;

抑或,你们并没有那么的投缘,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相敬如宾;

而如今,小家伙的诞生,让你们原来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婆媳住到了同一屋檐下,在照顾孩子的名义下朝夕相处。在育儿的问题上,你们的矛盾和冲突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得多。

生活和教育背景各异的两代的共同照顾孩子,婆媳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就这么自然地发生了……

婆婆和妈妈会发生哪些冲突?为什么?能避免吗?本刊和新浪亲子频道做了联合调查。

婆媳冲突的那点事

碰到些琐碎事儿,我们总是脱口而出:“唉,婆婆妈妈”。

的确,在带孩子这件事上,让婆婆妈妈们产生冲突的其实都是一些不那么大的事儿,矛盾的内容,家家户户也都差不多——

快乐晨长:我和婆婆最大的分歧在于:我要宝宝时时刻刘保持干净,可婆婆却认为,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像乌一样菲:婆婆说大夏天12~14点带孩子出去晒太阳最补钙,弄得我家妞到现在皮肤还很黑。真吃不消!

诚来诚往:我主张少抱孩子,让孩子学会自己睡觉,婆婆则喜欢成天把孩子抱在手上,还摇来晃去;我主张定时定量地喂孩子,婆婆则是孩子一哭就认为她饿了。

天健妈妈:我给宝宝买了专用的婴儿洗衣液,可婆婆给宝宝洗衣服的时候常常忘记放,用清水冲冲就了事,还振振有辞地说小孩的衣服不脏。

豆豆的空间:母乳最好谁都知道,可我婆婆却总是说我的奶水太稀没有营养,我听了很生气,恨不得跟她吵一架。

天翼妈妈:我婆婆很速信,什么狗牙啊护身符啊都往宝宝身上戴,我特别反感她这样做,常常趁她不注意把这些东西取下来。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妈妈的抱怨——

乐乐妈:我把婆婆气走了

虽然,在婆婆正式“入驻”我家之前,我已经做好了充足的思想准备:婆婆不比妈妈,带孩子的时候发生矛盾是必然的,看在她辛苦帮忙带孩子的份上,我一定要忍让再忍让。然而,未曾料到,冲突累积下来最后竟演变成了一场家庭“大战”。

宝宝出生不过一个星期,婆婆就不顾我的反对,坚持给她把尿。可怜的乐乐不停地挣扎,嗓子都哭哑了还不肯尿。

每次我抱着乐乐喂奶,婆婆就在一旁“严阵以待”并加以评点,“怎么还在吃啊”,“你 的奶这么稀啊”。后来,宝宝只要一哭,婆婆就张罗着让月嫂泡奶粉喂她。42天体检,乐乐重了2公斤,身高也长了不少,而另一个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体重才增了0.5公斤。婆婆这下子得意了,说:“你看,现在的奶粉质量就是好,孩子吃了长得多快。”就这样,在婆婆的游说下我停止了母乳喂养——直到现在,我想起这件事还后悔。

月子坐完月嫂走了,我和婆婆成了带孩子的主力,大小矛盾天天不断,终于到了爆发的那一天。7个月的乐乐吃饱了,还眼巴巴地盯着大人碗里的饭菜。于是,婆婆夹起自己碗里的卤鸭,放到乐乐的嘴边,乐乐舔了一口。我简直是惊呆了,吃过的!咸的!这是我一再坚持不给孩子吃的。我一把夺过那块卤鸭,往垃圾桶一扔,“吃什么吃!”婆婆的脸也拉了下来。结果就是婆婆收拾自己的东西回老家了,她说她已经忍了我很久。

我挺后悔的,婆婆有很多理念不对,但我的脾气和态度也不好。或许,我该找个机会向她道歉。

婆婆有话说——

天天奶奶:我的经验怎么就过时了

我到农村插过队,当过工人,年轻的时候就没有读过什么书,所以,我不可能像我儿媳妇那样,成天捧着书,照着书上的法子来带孩子。

我的两个孩子都是我自己一手带大的,那时候又没有什么专家指点这指点那的,也没有听说过要补鱼肝油补钙补铁补锌,孩子不也长大了,还都上了大学——这证明我养孩子不比人家差啊。可是,天天妈妈却总觉得我养孩子的方法过时了。

我要给天天把尿她不让,现在天天8个月了,大热的天还包着尿不湿,让人看着就难受;我要让天天趴着练习抬头她不让,3个月体检时儿保医生批评说,孩子抬头不好,得多练习。“吃”上面的矛盾就更多了,天天3个月大,我给他喂米汤,他妈妈气呼呼地说:“小孩子6个月之内都应该吃奶的!”天热了,我要给孩子喝点糖水,他妈妈也反对,说奶里含的水已经足够了。但是,孩子的尿黄黄的,这明明就是缺水嘛。

许多时候,我都是忍字当头,很少跟她当面争什么。周末她在家,她要给孩子吃什么、怎么吃都是她做主;平时她上班,我就按照我的法子来喂孙子。

避免和解决冲突的明智之举

避免经常性的婆媳育儿冲突,需要运气和耐心;而完全避免或彻底解决婆媳育儿冲突,则需要智慧,先来看看3位聪明妈妈的做法——

优悠妈妈“借水行舟”3法宝

在优悠的养育过程中,婆婆算是个大功臣,而我属于只说不练的类型,每天要上班。有了育儿冲突,我巧妙借力——

1别人的做法很重要

优悠出院回家,老人说孩子小不能开窗子,有人赶快抬出医生的话,“一定要通风!”两代人育儿观念不一致时,别人尤其是较有权威的人的说法、做法往往能平息矛盾。

2书本的知识很重要

婆婆经常满屋子逭着优悠喂饭,变着法子哄他吃下去,而我则是让优悠静静坐着吃,只要他好好吃就不和他说话。我翻出育儿书籍让婆婆看书上的说法,婆婆看了深受启发。

3老公的行动很重要

婆婆一直怕优悠摔跤,总是抱着他,出去了也不让他和小朋友一起玩,怕传染上细菌。后来有几次我们一起出去玩,老公把优悠直接放在地上,爷俩一起跑着跳着,优悠摔跤了自己爬起来;老公还让优悠主动跟小朋友打招呼,优悠玩得特别开心。如此一来,婆婆很快就被说服了。

坏坏妈我们婆婆有分工

自从我上班后,白天孩子基本部由婆婆带,晚上和周末我带。我和婆婆不仅仅是时间上的分工,在带孩子的侧重点上也有分工。我的性格活泼、开朗、爱玩、爱闹,所以陪孩子玩、陪孩子疯、陪孩子阅读以及做亲子游戏等就由我负责。孩子的衣食住行则由婆婆一手操办,这样做有3个原因:

1婆婆比我会烹饪。

婆婆每天能变着花样给宝贝做各种好吃的,而我这个当妈的自己想吃什么还得让老公做,就别提给孩子做了。

2婆婆比我更细心。

在孩子的卫生上婆婆比我还讲究,比如:平日里孩子的碗筷婆婆都是定时消毒、独立存放,灶具也是另有一套;衣服还用特别为坏坏准备的专用洗衣机清洗;喂饭时不许用嘴先尝咸淡后给孩子喂,不许用自己的筷子给孩子喂等等——这可都是非常好的卫生习惯呢。

3婆婆比我耐性好。

有时晚上我哄坏坏睡觉,若是哄了一个多小时他都不睡,我就忍不住要发火了。婆婆则会继续耐心地讲故事,不停地“絮絮叨叨”,直到坏坏睡着。

Jeffrey妈妈我家的“规范化”管理

和大多数家庭一样,我家的阵营分为两个:老公和我属于科学书本派,爷爷奶奶属于传统经验派。怎么才能

融洽地带好孩子,经过一番切磋和商议,我们达成了这样的共识:1,要尊重父母,心怀感激。2,求大同存小异。3,不可故步自封,各持己见。4,就事论事,不要扩大是非。

有了原则,还需要规矩,我们定下了一份严格细致的家庭守则,并根据情况不断添加和修订:

1爷爷奶奶不是为了孩子而活,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绝不能为了孩子而放弃自己的人生。

2爷爷奶奶也要对孩子的性格和前途负起责任,在有规矩的前提下给孩子最大的自由。如果爷爷奶奶过于溺爱,将可能导致他们和孙子骨肉分离的局面。

3孩子的教育由爸爸妈妈负责,爷爷奶奶可提出建议,但最终由爸爸妈妈决定。

4孩子的饮食、穿着由妈妈负责,爷爷奶奶可以给予意见、协同配合。

5有任何分歧,双方都必须及时沟通,不可各持己见、软抵抗。

6爸爸妈妈推荐的育儿文章,爷爷奶奶要认真阅读,大家一起讨论、交流,达成共识。

在随后的日子里,我们因为新旧观念的不同,在育儿上产生了很多分歧和矛盾,但是本着以上规矩,我们时刻提醒着自己尊重感激为先,注重解决问题,从来没有伤害过谁的感情,一家人的感情比任何时候都更深厚。

专家观点:冲突是烦恼,更是机会

章淼榕

婆婆和媳妇毕竟是两代人,在养育孩子的观念和做法上不一致是很自然的。但若由此引发矛盾、冲突,甚至“大规模战争”,那就值得深思了。首先需要扪心自问的一点:婆媳育儿冲突的根源真的是育儿这件事情吗?或许彼此内心的不理解、看不惯由来已久,现在不过是借着“育儿”集中爆发而已。又或许在共同育儿的合作中,“距离美”被打破了,婆媳关系这才呈现出真实的面貌。

在婆媳这场以“为了孩子”为名义的战争中,年轻的妈妈千万别一个劲纠缠在“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恨情仇之中,不妨让自己时而跳脱出来,进行一些有利于成长的思考。也许你会悟到:冲突是烦恼,更是机会。

你可以有机会检视伴侣的成熟度以及夫妻关系的质量

在这一事件中,年轻的爸爸起着举足轻重的“双面胶”作用。如果他能够正视婆媳双方的立场,恰到好处地充当聆听者、和事佬角色,在母亲和爱人之间巧妙地周旋与协调,自然而然就能及时“灭小火,防大火”。这样的伴侣是稳重并充满智慧的,值得信任与依赖。同时,这样的夫妻关系也是牢固而可靠的。反之,如果伴侣因此搞得焦头烂额,甚至对这个问题采取漠视的消极态度,那就表明,他本身的成熟度,连同你们之间关系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你可以有机会检视自己的心胸和气量

对于不同意见的真心接受和吸纳最能反映一个人的涵养。当婆婆坚持与你截然不同、甚至对立的养育观念,并付诸行动的时候,你可能会相当愤怒,因为你觉得她在故意和你作对,战争往往就是这样拉开序幕的。也有可能你会深呼吸几下,暂时化解愤怒的狂流,想想婆婆这样做除了与你作对之外,有没有其他的用意,有没有一定的道理和可取之处,让自己慢慢平静之后再去正视这个问题。这两种做法显然体现出了不一样的思想境界。

像可以有机会检视对孩子的爱

很多时候,冲突源于育儿,却渐渐演变成了大人间的权力之争。假如你觉得尊严受到挑战就不假思索地一概推翻婆婆的主张,假如你已经意识到婆婆是对的,但为了面子固执己见,那都说明你对孩子的爱不够纯粹。当然,假如你毫不忌讳地当着孩子的面与婆婆争吵,不顾他的惊恐和哭泣,那更显示出你的爱是多么的自我中心。

冲突并非坏事。它是一面镜子,借此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自己,并且找到“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努力方向。

当然,我们也必须学着去解决冲突。下面列出3个问题供年轻妈妈参考,希望对你面对和处理与婆婆的育儿冲突时有所启迪。

问题1养育第三代是谁的责任?

答案:父母。

对祖辈而言,他们的养育责任已经完成。帮忙带养第三代并非他们应尽的义务,而是情分。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负有完全的、唯一的责任,必须持有百分百的育儿自信。祖辈可以提出意见或建议,做决定并承担一切后果的永远是父母。很多冲突源于父母因为不够自信或忙碌而放弃了对孩子事务的决定权,当出现差错时又把责任推卸到祖辈头上,这样就犯了双重错误。

问题2对媳妇而言,婆婆是什么?

答案:育儿合作者,同时也是一个有着喜怒哀乐的普通人。

养育孩子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在他(她)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很多人的帮助,而婆婆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位。她是你的育儿帮手,而且是最为无私的合作者。因此无论何时都不要把婆婆放到你的对立面,当然,婆婆不光是来付出的,她自身也有很多情感需求,比如希望被倾听、被尊重等,这些都不容忽视。

问题3:婆婆为什么要跟你发生冲突?

答案: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和讨论、协商一样,冲突本身也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寻找“真理”。如果冲突了半天不但没什么结果,反而导致婆媳关系恶劣,那就得不偿失了。建议你和婆婆观念上一有分歧就沟通,每次沟通都要争取一个明确的结果,及时化解矛盾。否则等不满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一旦爆发冲突的话将一发不可收拾。有一个原则是大家都要遵守的:哪个意见更有道理,对孩子成长更有利,就按照哪个来;在无法作判断时,先去寻找双方公认的权威。

写给婆婆——

一个家只能有一个女主人

如果,您只是暂时搬来和儿子儿媳一起生活,帮他们把小宝宝养育长大后就回自己的家,过自己的老年生活,那么,大可不必在这个小家中树立您的“绝对权威”,让儿媳妇“说了算”,您更轻松,大家也会很轻松;如果,您一直和他们住在一起,您本来就是这个家的女主人,那么,请您给已经为人父母的儿女们一些自由的空间吧。

知识需要更新,经验是会过时的

在养育孩子的问题上,您确实有着丰富的经验,但社会不断进步,知识也在不断地更新。30年前,孩子缺奶会喂他吃奶糕;30年前,您听都没有听说过“吸奶器”这个东西;也正是在十几年前,美国的育儿专家们才开始大力提倡让孩子仰睡以避免俯睡的高死亡率……所以,不要总是抱着30年前的育儿经验不放。再好的经验如果不及时补充修正也会过时的。

相信孩子的妈妈,她会越来越有经验的

她看起来确实手忙脚乱,她起初确实什么都不懂,需要您来指点,但她是孩子的妈妈,她对孩子的爱绝对不亚于您这个奶奶对孩子的爱。她认真地跟您学,她看书读报纸上网浏览大量育儿信息,她把每次医生说的话都牢牢地记在心里……所以,请相信她,她会从一个新手妈妈成长为一个有经验的妈妈。

做一个理性的、慈祥的、快乐的奶奶

用不着把儿女们每一句反驳您的话都放在心上,他们往往有口无心;用不着对自己的小过失惴惴不安,有孝心的儿女对您最终是心存感激的。理性,而不要动辄感情用事;慈祥、快乐,这是给孙儿的礼物,也是给您自己最好的礼物。

猜你喜欢

婆媳养育育儿
偷偷摸摸育儿
天下有“完美的养育风格”吗
养育宝宝 专家团来帮你
养育宝宝专家团来帮你
养育孩子 只需温和助推
婆媳冲突性话语中回应策略的语用分析
电视类型的话语生成与运作:以婆媳剧为例
关于婆媳剧热传播的冷思考
育儿Q&A
育儿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