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群体加入策略研究综述
2009-11-28王芳
王 芳
摘要群体加入技能是儿童成功地进行同伴互动的基本技能。儿童加入群体时所采用的策略多种多样,效果各不相同,且儿童对这些策略的选择和使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分析儿童群体加入策略的研究现状及其不足。
关键词儿童;群体加入;同伴互动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9)09-0045-04
加入同伴群体是儿童被同伴接纳和进一步进行社会互动的先决条件。群体加入技能是儿童成功地进行同伴互动的基本技能。加入同伴群体是儿童日常生活中最具代表性的社交情境之一,儿童使用的群体加入策略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能否顺利加入同伴群体并被群体接纳。为了从“局外人”变成“局内人”。儿童采用的行为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本文拟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以分析儿童群体加入策略的研究现状,揭示已有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国外研究
国外有关儿童群体加入策略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以后相关研究日益增多,大多集中在分析总结儿童加入群体时使用的策略及影响其策略选择和使用的因素,并对儿童如何成功地加入同伴群体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儿童加入群体使用的策略
儿童的群体加入策略呈现出多样性,但总的来说策略的有效性不高。不同的研究者对儿童的群体加入策略进行了不同的描述。Corsaro(1979)通过观察3-4岁儿童的自由活动,把儿童的群体加入策略细分为15种类型:默默加入(non-verbalentry)、接受邀请(accepting invitation)、直接打断(disruptive entry)、干扰捣乱(making claim on ateaor object)、改变活动(suggest other activity)、提问(questioning participants)、模仿(producing variantof ongoing behavior)、徘徊(encirclement)、语言请求(request for access)、问候(greeting)、提供物品(offering of object)、求助成人(reference to adultauthority)、求助同伴(aid from non-participant)、顺从群体成员(reference to affiliation)和赞美群体成员(reference to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Martha和Iohn(1981)在研究中把儿童的群体加入策略划分为8种类型:(1)提示信息(Information bid),即通过提示简单的游戏信息试图加入群体,如:“该给宝宝喂饭了。”(2)表现自我(Me bid),即向群体成员展示自己的所有物、能力、计划、目标、礼品等,以加入群体,如:“我来替你。”“我会做饭。”(3)命令(Demand bid),即以命令的口吻提出要求,并希望群体给出反馈或引起注意,如:“我们重新开始玩吧。”(4)顺从(Agreement bid),即向群体中某个成员表示顺从,对他所做、所想表示赞同,如:“他是对的,就是轮到他了。”(5)表达情感(Feelingbid),即表达自己的感受、观点、需要、喜欢和不喜欢等,如:“我不喜欢你盖的高楼。”(6)提出反对意见(Disagreement bid),即对群体中某个成员的想法、做法等表示不赞同,如:“你不能那样做。”(7)提问(Question—for-information bid),即向群体成员询问一些简单问题,如:“这个东西是干什么用的?”(8)其他(Other bid)。Puralhz和Wasserman(1989)以及Putallaz(1983)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儿童群体加入策略主要可分为参加、重新定向和徘徊三类。参加是指儿童先明确群体成员所公认的“参照框架”(france of reference),如群体的活动方式、目标等,然后通过与群体成员交谈、互动或模仿群体成员的行为等策略。使自己与群体共享同一个框架,从而融入群体之中。重新定向是指儿童试图改变群体正在进行的活动,从而达到加入群体的目的。徘徊也是一种常见的策略,是指儿童默默地接近并观察群体,显示出对群体的兴趣,但除了接近群体之外再无其他明确的言语或行为表示自己想加入群体的意图。
儿童的群体加入策略总体上来说有效性并不高。有一半左右的儿童会遇到最初的抵制。群体对想加入其中的儿童可能产生三种类型的反馈:接受、拒绝或忽视。Corsaro(1979)研究发现,在儿童使用的所有策略中,有65.7%的策略都是不成功的,其中31.1%的加入者被直接拒绝。34.6%的加入者被群体忽视。Dodge等人(1983)对7~8岁儿童的群体加入行为进行观察,结果发现76%的儿童不能成功加入群体,其中遭到群体拒绝的有13%,被群体忽视的有63%。
(二)影响儿童群体加入策略的因素
儿童群体加入策略的选择和使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儿童的年龄、性别、社会认知水平和社交地位等都会影响儿童在加人群体过程中的表现。
1性别和年龄的影响
儿童的群体加入策略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一般而言,在加入群体时,男孩会比女孩使用更多的强制策略,而年长儿童较年幼儿童更少使用强制策略。Forbes等人(1982)研究发现,男孩比女孩更多使用强制的方式加入群体,如控制群体成员、表现自我或批评群体成员。在得到群体的消极反馈后,男孩比女孩更不愿意善罢甘休,他们会为挽回颜面继续采取其他方式,如告状或借用班级规定来强制加入。Teresita等人(1991)的研究指出,在加入群体的过程中,女孩比男孩表现出较少的强制或鲁莽行为,而男孩比女孩表现得更为积极和自信;儿童在加入同性群体时比加入异性群体时表现得更为自由、随意、不受拘束;女孩组成的群体对加入者的反应较为敏感,而男孩组成的群体对加入者一般采取忽视的态度;女孩加入女孩组成的群体成功的可能性最大。Cotsaro(1979)研究发现,总体而言,年长儿童比年幼儿童使用更多的语言策略,行为方式也更为适宜,因此也相对得到更多的来自群体的积极反馈。研究还发现,儿童在加入群体时最常用的策略并不是最有效的策略。
2社会认知水平的影响
儿童在实际的加人群体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与其信息加工能力显著相关。Dodge(1986)把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过程划分为以下五个环节:译码(encoding)、解释(interpretation)、寻找反应(response search)、决定反应(respome evaluation)
和执行反应(enacting)。那些能最大限度利用和理解现有信息(译码环节)的,能产生有效的和非攻击性的策略(寻找反应环节)的,能放弃采用消极策略(决定反应环节)的和能在实践中表现出较高的交往技能(执行反应环节)的儿童,在实际的加入群体过程中更有可能获得成功。
3社交地位的影响
不同社交地位的儿童在加人群体的过程中使用的策略也是有区别的。低社交地位的儿童在加入群体时比高社交地位的儿童采用更多的表现自我、中断干扰等策略。Martha和Tohn(1981)通过对高社交地位和低社交地位的儿童加入群体的过程进行观察后发现:两者在加入同伴群体时同样需要付出努力,但高社交地位的儿童在加入同伴群体时能很快地对同伴的行为作出反应,且采取的正向行为居多;而低社交地位的儿童在加入群体时更倾向于采用提问、表现自我、提出反对意见和随意表达自己的观点等方式,即低社交地位的儿童在加入群体的过程中总是试图控制群体成员或把群体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身上,而不是尝试让自己融入群体之中,结果也往往导致群体成员的忽视或拒绝。Dodge等人(1986)的研究同样发现,高社交地位的儿童更可能使用赞同、顺从的策略。此外,有研究表明,儿童先前的社交地位会直接影响当前加入群体是否成功。
(三)对儿童群体加入策略的指导
在对儿童群体加入策略的具体指导方面。目前尚缺乏有效的实证研究。已有研究主要是在观察、分析儿童群体加入策略和群体加入结果的基础上,对相对有效的和无效的策略进行归类整理。Phillips等人(1951)通过对6~7岁儿童加入群体过程的观察,认为最成功的策略是首先要明确群体的“参照框架”,如群体正在进行什么样的活动,活动目标是什么,再试图去融入群体,分享这种参照框架。具体地说,儿童尝试加入群体活动时可以通过模仿群体成员的行为或语言。以这种方式和群体成员实现首次的交流,随后可以主动、直接地和群体成员进行互动。如果儿童过早地使用提问、提出反对意见或表现自我等策略,则可能遭到群体成员的拒绝或忽视。Garvey(1984)从正反两个方面提出建议:首先,在加入群体的过程中,要了解群体中的同伴在干什么,了解群体活动对于加入者的要求,或在旁静静地观看。偶尔和群体中的同伴作一些互动。其次,不要轻易提出建议或试图改变群体的活动,不要询问(如果你不明白同伴在做些什么,你就不应该打扰他们),不要试图把群体的注意力引向自己或表述你对这个群体或他们的活动的感受(他们这个时候是不会感兴趣的),不要对活动过程进行质疑或批评(你是个局外人,没有权力这样做)。Sun和Laura(2003)则从加入者和群体成员两方面提出建议,认为教师一方面可为加入者提供一套适宜的请求加入群体的模式,另一方面要引导群体成员关注周围想要加入的同伴。并给予积极反馈。此外,他们还认为语言沟通在儿童加入群体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国内研究
国内针对儿童群体加入策略的研究较为薄弱,已有研究数量较少,且关注点较为零散,主要集中于对儿童群体加入策略的分析和实践指导。
(一)儿童群体加入策略分析
儿童的群体加入策略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刘晓静(2002)在观察儿童的同伴冲突行为时发现,在加入群体游戏的过程中,小班幼儿一般采取直接介入的方式,结果绝大多数都被群体“拒之门外”,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一般只能失望地走开。中大班幼儿会使用多种策略,如请求、协商等,恳请同伴让其加入游戏群体,在遭遇拒绝时也不会轻易放弃,所以他们的成功几率比小班幼儿高得多。王春燕、卢乐珍(2002)通过观察自由游戏活动中儿童接近同伴的方式,发现小班幼儿主要以身体与言语的方式接近同伴,且小班幼儿的言语比较简单。通常是“我也来玩好吗”之类。中班幼儿主要以言语的方式接近同伴,言语也明显更为复杂,常常以“我觉得应该这样……”或“我帮你垒……”等言语来介入活动。大班幼儿除了以言语为主的方式之外,还增加了其他接近方式(如以物为中介),接近方式呈现多样化,且言语策略更为灵活。总之,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运用言语的方式接近同伴远远多于运用身体等其他方式。这说明言语策略已成为年长儿童交往的重要手段,他们以此来介入同伴的游戏,讨论彼此感兴趣的话题,从而维护着彼此交往的稳定关系。同时。男孩喜欢用身体接触的方式接近同伴,而女孩则更倾向于用互相问好、请求等言语方式接近同伴,性别差异较为明显。
(二)对儿童群体加入策略的实践指导
针对儿童加入群体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教师及家长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需积极给予指导和帮助。李文华(2002)在一次组织大班谈话活动“想玩怎么办”时,通过情境表演和讨论对幼儿的群体加入策略给予指导,并总结出以下几种策略:提出请求(如:“我跟你们一起玩好吗?”);提出互惠条件(如:“我有xx,我跟你们交换吧!”);帮忙、自然加入(如:“我来做xxx,这样更好玩!”)。史峰(2007)为帮助儿子尽快融入同伴的游戏群体,教给儿子三种策略:(1)认识群体中的“老大”,先与“老大”交朋友,然后让“老大”充当自己“入伙”的引荐人。(2)拥有一些“资本”,可以带一些道具或玩具加入游戏中。(3)多与别人进行言语交流。
三、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通过以上文献梳理我们发现,已有研究指出了儿童拥有群体加入策略的重要性,分析了儿童的几种群体加入策略及影响儿童选择和使用群体加入策略的因素,并对儿童如何成功地加入同伴群体提出了建议。但同时已有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关于儿童群体加入策略的研究
已有研究通过自然观察或实验室观察等方式对儿童群体加入策略进行了描绘,得出了不同策略的使用效果。但这样的研究设计存在两方面问题:(1)儿童加入群体的过程是加入者和群体成员之间互动的过程,只对请求加入者的行为进行观察、分析,而不考虑群体成员的反应,得到的结果往往是片面、粗浅的。(2)已有研究大多是对儿童群体加入策略的静态描述,仅从量的方面对各种策略进行了统计和归类。缺乏对加入过程的动态分析和解剖,因此无法对影响儿童群体加入过程的深层因素加以探究。未来的研究可以深入儿童的日常生活,通过观察、分析加入者和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揭示儿童加入群体的动态过程。
(二)对儿童群体加入策略的指导
儿童群体加入策略的有效性并不高。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给予积极、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但已有研究并没有得出系统、有效的干预模式。干预方法大多停留在理论分析和经验总结层面。尚需作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三)研究方法
已有研究多采用自然观察法对儿童的群体加入策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描述性分析,但影响儿童群体加入策略的因素很复杂。除了儿童个体因素外,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教师教育观念、同伴关系等都可能对儿童的策略选择和使用产生影响。因此,局限于对儿童个体进行自然观察无法全面深刻地揭示出儿童加入群体的内部机制。综合社会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实现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相统一、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进行立体、生态化的研究是今后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