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装”与“化妆”
2009-11-27冒石宏
冒石宏
有照为证
十一月的校园是热闹的。读书节刚刚驶离,舞台剧又来了。在津津有味地看完了表演之后,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回到了教室,在乐滋滋回味的同时,纷纷拿起笔把这次的观后感记录下来。晚上,在两个多小时里,我随着孩子们欢快、跳跃的文字,再次回忆了这段快乐的日子。不过,在欣赏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见图1、图2)
“化装”和“化妆”都是由“化”组成的词语,而且它们的发音完全相同。都读“hua zhuang”,因此我们很容易混淆这对“双胞胎”。其实,只要我们掀起它们的面纱,细细推敲,耐心品味,就会发现它们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咬文嚼字
我们先来看“化”字。“化”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多达8种,如“变化;使变化”、“感化”、“融化;消化”、“烧化”等等,但在“化装”和“化妆”这两个词语中,“化”都解释为“变化;使变化”。
“化装”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理解为“演员为了适合所扮演的角色形象而修饰容貌”。像这类情况,一般出现在戏剧、电影等艺术表演中。比如曾经有这样一首风靡大江南北的歌曲——《说唱脸谱》,歌词中有这样一段:“那一天爷爷领我去把京戏看,看见那舞台上面好多大花脸,红白黄绿蓝颜色油的脸……”这里所唱的“红白黄绿蓝颜色油的脸”,就是演员们为了改变本来面目,使形象符合角色的身份、年龄、境遇,用油彩来“化装”。如戏剧中“红脸”包含褒义,代表忠勇、正义、威武、庄严,大多用于富有血性的人物,如关羽;“黑脸”表现公正无私,如包公;“白色”大多表现阴险、狡猾、居心叵测,如赵高、曹操……
“化装”还可以解释为:“改变装束、容貌:假扮。”人物打扮成另一种人,与原先的形象、身份有很大的差别,目的是蒙骗对方。如:“十月革命前,列宁化装成割草工人,隐蔽在拉兹里夫湖畔。”十月革命前,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派出大批军警、宪兵和密探,在大街小巷搜捕列宁,企图扼杀武装起义。面对疯狂的敌人,列宁“化装”成割草工人躲过敌人的搜查与盘问。再如:“李连长化装成农民混进敌人城内。”是指李连长通过化装,变成农民的模样,敌人或旁人再也看不出他是个军人了。像这类例子,同学们肯定从许多电视剧、电影中看到过。如大家百看不厌的《小兵张嘎》中,人小鬼大的嘎子跟随队长乔装打扮成卖西瓜的小贩侦察敌情;《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和爷爷“化装”成上山砍柴的样子,并巧妙地把盐化成水,成功地躲过敌人的搜查,把盐送给游击队;《地道战》中,日本鬼子的特务们“化装”成八路军的敌后武工队,企图摸清高家庄地道的状况……在这些例子中,人物都借助“化装”,使自己的身份、形象等有了很大的变化,有时甚至让平时非常熟悉的人也无法准确识别。
而“化妆”的意思是“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化妆”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美容技术,古代人们在面部和身上涂上各种颜色和油彩,表示神的化身,以此祛魔逐邪,并显示自己的地位和存在,后来渐渐变为具有装饰、美化的意味。如古代埃及人在眼睛周围涂上墨色,使眼睛能够避免日光的伤害;在身体上涂上香油,以保护皮肤免受日光和昆虫的侵扰等等。如今,化妆则成为满足人们追求自身美的一种手段,其主要目的是利用化妆品并运用技巧来增加人们的美感。如:“我妈妈出门之前,总要精心地化妆一番。”妈妈在脸上抹粉,使自己看起来更白;用眉笔描眉,让眉毛看起来更弯;在嘴唇上抹口红,令嘴唇更红润……妈妈做的这一切是希望让自己更漂亮、好看。
图1中,一帮小演员要演出话剧《抗日英雄王二小》,如果这里我们用“化妆”,给小演员们脸上涂上胭脂,嘴上抹上口红,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甚至连敌人和坏蛋也装扮得漂漂亮亮的,那可就糟糕了,这哪像是演出,分明是胡闹。因此这里应该用“化装”,要用不同的衣服、脂粉等区分人物的身份,让观众一眼就能认清英雄和坏人。
而图2中新娘子正在打扮,准备以最美丽的形象展现给大家。如果用“化装”,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给新娘子穿上带补丁的花衣花裤,编起两条麻花辫,装成一个穷要饭丫头?因此,这里要用“化妆”才对!
总之,“化装”与“化妆”都有修饰打扮的意思。但前者是为了掩盖人物本来的面目,目的是使人物符合所扮演角色的身份、年龄、境遇:后者则专指梳妆打扮,目的是使人物看起来更漂亮。
小试牛刀
现在你应该能够认清“化装”和“化妆”这两个词语了吧?拿起笔来,把它们填到相应的括号中去吧,相信你一定能做正确的!
(1)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成一个阔太太,打扮得珠光宝气。
(2)经过姐姐这么一(),看起来还真像个大明星。
(3)妈妈的()水平可真是糟糕,把自己的脸涂成了“大花脸”。
(4)叔叔和他的女友决定去参加乡下俱乐部的()舞会。
正确答案:(1)化装;(2)化妆;(3)化妆;(4)化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