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只是看着热闹
2009-11-27
《环球时报》记者曾在非洲内陆国家马里工作了一年,发现在其首都巴马科,最受当地人好评、非华人顾客流量最高的中餐厅“长城饭店”,差不多是记者在当地见到的、最不“正宗”的中餐厅。记者曾开玩笑地对其上海籍老板说,他开的不是中餐厅,而是“有春卷供应和筷子提供的非洲餐厅”。他坦然承认,并称“如果不这样就只有华人来吃”。后来到了北美,记者才发现,这种现象竟是普遍规律:当地知名度最高的中餐厅往往不受华人青睐,华人喜欢的中餐厅在当地“主流社会”的知名度很低。
在全球化的今天,多元化的生活、异域的风情成为一种时尚。在撒哈拉深处的梅杜古里可以看到“巴西烤肉”的招牌;而在中国许多城市的街头,五花八门的异域餐厅已变得让人见怪不怪。然而,这种“多元饮食文化”其实颇有些似是而非:北美那些“主流中餐厅”让华人难以下咽的咕咾肉和杂碎且不去说,又有几个细心的人发现,中国城市街头那些意大利餐厅、希腊餐厅,生意火暴的菜色往往都经过“中国肠胃化”的改良。
这种“伪多元文化”的现象又何止体现在餐饮业?
国际文坛兴起多元文化热
多元文化和文化多元主义的概念,本起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国学术界。而现在,不仅仅是移民构成的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乃至于南美、欧洲都可见到多元文化的加速流动。世界人口的大范围流动、新思潮和权利运动的兴起、移民数量的猛增,给西方主流本土文化带来了巨大冲击。碰撞之间激起的火花,不仅促使社会学家的关注,也引发了文学和电影创作者新的题材方向。
近年来,国际文坛悄然兴起“多元文化热”。自2000年至今的10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竟有7位符合“多元化”的特质。近3位获奖者更无一例外均是“跨文化作家”——具有津巴布韦情结的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具有毛里求斯血统和美洲作家特性的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和本届获奖者、曾为罗马尼亚德裔的德国作家赫塔·穆勒。不久前,刚刚出炉的法国第一大文学奖项龚古尔文学奖,获奖者同样是“多元文化的代表”、塞内加尔裔作家玛丽·恩迪亚耶。她的获奖作品《三个女强人》描述了现代非洲移民在西方国家的生活,关注她们维护自身尊严、恪守多元文化的艰苦遭遇。
然而,这种“多元文化热”的背后,却不免让人产生“伪多元文化”的联想。即以几位诺贝尔奖得主为例。莱辛的作品中的确常常流露出津巴布韦情结,却是“英国人在津巴布韦”的情结。勒·克莱齐奥在法国土生土长,虽然父亲是将毛里求斯称为“小祖国”的英国海员、母亲是法国南方人,但他本人却具有浓厚的“法兰西主体意识”,虽然英文精湛,却一直坚持用法语首发自己的新书;赫塔·穆勒的德裔身份在其故国罗马尼亚固然是“另类”,在欧洲文坛却算是“主流”,她的作品也始终站在德裔的角度,是“一元”而非“多元”。至于恩迪亚耶,这位曾生硬拒绝自己“非洲作家”身份、甚至表示强调非洲血统是“对自己莫大侮辱”的作家本人也坦承,她之所以近年转而大谈“非洲元素”,无非是为了赶“多元文化热”的时髦。一生只去过1次故国塞内加尔的她,只是在结识一位非洲出生的合作伙伴后,才勉强挤出一点“非洲感悟”来。
影视作品也吹多元风
书籍如此,影视作品也一样。展现多元文化的电影,在美国常属于好莱坞体系之外的独立制作,如今也逐渐得到奥斯卡学院派的承认。关注墨西哥新移民的《巴比伦》的获奖,就是一个认同多元文化的信号。再譬如今年在圣丹斯、多伦多等电影节上饱受赞誉、公映票房不俗的《珍爱》,就是讲述了黑人女孩在少数族裔聚居区里寻求美好生活的故事。由“脱口秀女王”奥普拉监制、歌星玛利亚·凯莉参演的这部影片,突出了多元文化在美国的现状。不仅是好莱坞,澳大利亚投资拍摄的影片《澳洲乱世情》,也在向世界传递主流白人之外的本土多元文化。
在欧洲,同样能看见此类表现文化多元化的优秀影片。德国土耳其裔导演费斯·阿金的《勇往直前》、《人生另一边》等影片,就把镜头对准了那些试图融入西方社会的东方移民。阿金的另一部音乐纪录片《跨越大桥》更真实地观察了土耳其这个横跨欧亚的国家,文化多元化对年轻人的冲击。这一份景象,其实也记录在诺奖得主、土耳其著名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著作中。由于移民规模的膨胀,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等传统西方国家,都无法回避多元文化的崛起。无论是艺术影片中陷入窘境的阿拉伯家庭(《谷子和鲻鱼》),还是娱乐动作片中反叛的移民后代(《暴力街区》)都是多元文化带来的现实后果。
多元文化的时代其实还没到来
然而,虽然从好莱坞大片到日美卡通、动漫,异域文化的元素、素材是永恒热门,但剥开这些炫目的“多元文化零碎”,人们看到的仍是地道的美国文化、日本文化。《功夫熊猫》里的熊猫和龙只不过长了张东方的脸,《恋爱中的莎士比亚》又何尝是那个神秘的英国人莎士比亚?其实从《阿依达》到《蝴蝶夫人》,从《阿拉伯的劳伦斯》到《走出非洲》,从赛珍珠到包柏漪,其“多元文化”外衣的背后,不还是地道的“文化母国思维”?
外国如此,中国也不例外。《北京人在纽约》、《别了,温哥华》这类“中国观众看了是国外,外国观众看了是中国”的所谓“海外题材”影视的风靡一时,以及近来一系列描述海外华人情感、经历的文学作品走俏。这些表面看是文化多元化的成果,仔细辨认,却仍然是涂了洋漆的国货,是似是而非的“伪多元文化”。
如果把文化比作一顿大餐,本土文化元素便是米,是水,是鱼肉;而“异域元素”则往往只是胡椒面、咖喱粉、辣椒酱。这些五花八门的新鲜调味品,可以让菜肴变得色彩斑斓,也能刺激食客的味蕾。但说到底,这还是一份加了外国调料的本土餐。所谓的“多元文化特质”,也仍停留在味蕾刺激这样的浅层面上。从这个意义上讲,多元文化的时代尚未真正到来,多元文化的道路依然漫长而遥远。▲
从《走出非洲》(下图)到《功夫熊猫》,在多元文化的外衣下,传递的仍是地道的美国文化。
本报驻加拿大、法国特约记者 陶短房 董 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