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2009-11-26季鸣佳

教师·下 2009年10期
关键词:记事记叙文习作

季鸣佳

长期以来,作文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很多教师在给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时,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可谓“费尽精力”,可到头来学生的作文水平仍无较大起色。面对“一潭死水”的作文教学现状,迫切需要我们对作文教学的过程进行优化。

一、优化阅读积累

教学实践表明,只有让学生长期坚持阅读积累,才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变得文思泉涌,写作过程由难变易,作文质量由劣变佳。

1.创造阅读条件

为了更好地优化学生的阅读积累,需要教师积极地为学生的阅读创造条件。如利用语文兴趣活动时间,带领学生走进图书室,关注班级图书角,每周专设阅读课等,从而开辟阅读阵地,丰富课外阅读,让学生形成对书的崇拜,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2.开展阅读活动

对小学生而言,读书存有一个兴趣问题。鼓励学生读书的方法很多,关键是找到一条最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特点的方法。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利用集体的读书氛围来鼓励学生读书。如定期组织故事会、新书介绍会、美文朗诵活动、古诗词诵读擂台赛、演课本剧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把自己读过的书介绍给大家,演示给小伙伴,让同学们共享读书的体会和收获,从而能够共同进步。

二、优化作文命题

叶圣陶先生说:“只有从儿童心底流出的命题,儿童才会以极大的兴趣对待它。”教师在进行作文命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真情实感和需要,符合学生的生活积累,从而能够触动其心弦,诱发其情感,激发他们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笔者所教的班级学生有一阵子流行玩“跳跳鼠”的游戏,孩子们个个玩得精妙绝伦,于是我便给学生出了个命题作文——《我玩“跳跳鼠”》。一拿到这个作文题,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很多学生禁不住欢呼起来,这种对作文如此兴奋的情景真是难得一见。作文中,孩子们从“跳跳鼠”的结构、玩法、技巧、隐含原理以及带给别人的乐趣等诸多方面娓娓道来,写得既具体又生动有趣,真是“身有感受,下笔千言”,就连最差的学生也洋洋洒洒地写了300多字。实践表明,这类作文命题唤起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启发学生打开了作文想象的翅膀。

三、优化方法指导

作文的写作技巧通常包括描写、抒情、开头、结尾、结构形式、表达方法等多方面的内容。然而,在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在写作时总会凭感觉行文,对于某一内容是否该写,该详该略,心中不是十分明朗。出现这一现象可以说明一个问题:教者的习作指导不到位,学生未能真正感悟到习作的方法。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写作方法指导的优化。以记叙文的写作为例,写人记事是小学习作常见的一种文体,尤其是高年级,更以写人记事为习作训练的主要形式。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写人记事文章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这类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写作“记事记叙文”就是把一件事或几件事,有条理地用文字叙述清楚,让别人一看就明白你写的是什么事,以此来说明一个道理,赞扬一种精神,或揭露一个问题,批评一种思想等。教学实践表明,写好记事记叙文关键的问题是要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那些能够表现题目要求的新鲜而有意义的材料。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指导:①要求学生把握时代的脉搏,认真留意身边涌现的新鲜事,注意写作素材的积累;②引导学生学会从具体的生活现象中分析事情的意义所在,正所谓“事小意义大”,分析认识十分重要,从而确立写作主题;③贯彻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构思文章的结构。实践表明,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习作技巧与方法,才能灵活地运用好所积累的材料,拥有更为新颖的习作构思。

四、优化习作评价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教学评价不仅要有甄别与筛选的功能,还应有促进学生发展的发展性评价。语文课程教学的人文性原则要求我们进行教学评价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独立体验与感受。因此,我们在评阅学生的习作时,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或教者的生活经验来看待、评价孩子的表述,要善于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可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位、多渠道角度出发,为学生创设多位一体、展示成功的平台。从而让学生看到自己作文的进步,享受到写作的乐趣,树立写作的自信心。

总之,作文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需要我们锲而不舍地努力探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深化作文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流程,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体,才能让学生的作文展现蓬勃的朝气,充满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 刘亚雄.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3(1).

[2] 赵龙.让作文教学“可爱”起来 [J].中国教师,2005(11).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海门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记事记叙文习作
《安徽记事》
记叙文阅读专练
记事中的“情节”
如何写好记叙文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