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国高校学分互认问题的思考

2009-11-26袁耀宗

教师·下 2009年10期
关键词:思考

袁耀宗

摘要:近年来,高校学分互认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推行,我国的高校学分互认也应运而生。本文拟从推行实践、推行意义和潜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对我国高校的学分互认进行思考。

关键词:我国高校;学分互认;思考

一、我国高校学分互认推行的实践

所谓学分互认,顾名思义,指的是实行学分制管理的各高校,允许学生跨校选修课程,并相互认可学生跨校学习所得的学分。比如,甲、乙两学校之间“学分互认”,甲学校要求每位学生一定时期内必须修满50分,甲校A同学在本校学习修得40个学分,同时通过跨校选课在乙学校修得10个学分。那么甲校所认可的A同学所获得的总学分便是50个学分,A同学所修学分总数合格。学分互认有很多种情况,诸如地区性学分互认、大学之间的学分互认、大学内部的学分互认、扩充及高等教育间的学分互认以及国际间的学分互认[1]。

在全球一体化及国外学分互认成功案例的推动下,我国各高校的学分互认也在悄然实行。如,南开大学与天津大学通过开放选修课,允许学生自由选课的方式实现学分互认,并联合举办了研究院;南京师大和南京医大通过签订合作办学意向书来携手培养高级医学人才。根据协议,南京师大的生命科学院为南京医大录取的七年制医学生提供大一开设的同修课程、基础课程等[2]。

二、我国高校学分互认推行的意义

1.学分互认是教育全球化的必然结果,是受教育者个性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经济全球化的演进,促使了教育全球化的形成;而教育的全球化,推动了教育的“无边界”。学分互认,可以打破教育的封闭状态,促使受教育者共享特定区域内的教育资源,这是教育合作与分工的一种重要体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高校的学分互认是教育全球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对于我国教育的国际化改革与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3]。同时,学分互认可以建立校际之间专业共建的平台,给予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服务的空间和权力,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从而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机实施。

2.有利于推动各高校重视课程建设

学分互认,学生有了自主、有效选修各校课程的权利,必然导致推行学分互认后各校之间课程的优胜劣汰。好的课程会吸引各校学生的争相选修,而稍微弱势的课程,选修者则寥寥无几,最终可致停开的命运。这将促使各高校重视课程建设,并将各项课程建设落到实处,通过有力的措施来提升和完善自己。

3.推动我国学分制改革进一步深入

学分制起源于选课制,最早在德国产生,其指导思想和核心理念是让学生享有部分选课的自由。总的来说,我国高校主要实行的是学年制和学分制两种教育培养模式。有资料显示,学分制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标示为学年制—选课制—学分制。而学分制又可以分为学年学分制、绩点学分制、加权学分制、完全学分制等。相对于学年制,学分制有着不少优点。如,学分制的实施有利于满足人民对高等教育多样化提出的要求,有利于高校间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有利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4],等等。学分互认,作为学分制的一种比较高级的形式,其探索实践和有效实施,必将推动我国学分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三、我国高校学分互认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1.“名师效应”促使学生选课的盲目性

同类课程,可能几个学校的部分教师将同时开设。不少同学在选课的时候,会倾向于选“更有名气”学校和“更有资历”教师的授课,这就会导致这门学科有名气的教师更有名气,名气稍差或者资历稍低的教师成长的空间受制约。而且,会将这门学科相对年轻或是发展尚不够完善的院校置于非常不利的竞争地位,挫伤它们发展的积极性。

2.目前学分互认的推行面比较窄

通过资料检索和整理,我们发现我国现在的学分互认主要局限于区域内互认。上海、北京、武汉等一些比较发达城市的部分高校之间已构建了优势互补的学分互换模式。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之间的学分互认发展还举步维艰,这其中包括地理上成功创建了“大学城”的部分省市。全国范围内的高校学分互认更是未显端倪。当然,比较可喜的是根据在厦门大学举行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传回的消息,只要时机成熟,在台湾和大陆之间的部分高校实施学分互认指日可待。

3.实践操作中其他难以解决的难题

学分互认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难题。首先,学分互认的前提是校际选课的实现。校际选课,在我国发展时间并不长,制度建设也不尽完善,由于经验和技能的缺乏,其在推行过程中的秩序很难保证;同时,学分互认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目前在我国还缺乏翔实的资料研究和学分互认标准的计算和学分转换方法。其次,成本与收益问题。学分互认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区域内高校的合作交流。但是,学生选课的费用该如何核算,课程开设的成本损耗由谁来买单。这些问题如不能很好地沟通和解决,学分互认将难以长时间的存续。最后,学生文凭的界定问题。假定在同一地区的几所高校间实施“学分互认”,某同学在本校所修学分的总和比其在另外一所学校所修学分的总和还要低,那么应该给该生颁发哪所学校的文凭,恐怕该生自己都会迷茫。

参考文献:

[1] 李娜.校际学分互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2] 李联明.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我国高校

学分互换探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6).

[3] 刘华,姜为.学分互认的现状探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7(2).

[4] 朱猷卿.我国高校学分制的困惑与应对[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思考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