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产业结构与企业出口绩效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2009-11-26

经济与管理 2009年10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国际化

谢 军 傅 沂

摘要:国内产业结构对企业出口绩效存在显著的影响。国内产业规模和企业在产业中的市场份额对出口绩效存在积极的影响;产业集中度对出口绩效存在负面影响。

关键词:产业结构;出口绩效;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F75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9)10-0037-0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在出口贸易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学术界对中国企业出口绩效决定因素的研究却显得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研究的数量不足;另一方面相关研究侧重于企业内部因素,而对外部因素研究较少[1]。为了弥补这一不足,笔者通过对产业结构和出口绩效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试图揭示外部因素(国内产业)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

一、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

对企业出口绩效决定因素的研究一直是国际商务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根据Zou和Stan的综述性研究可以看出,现有研究主要围绕企业的内在因素(如企业专有资源和能力)来解释出口绩效[2]。虽然外部产业环境因素对出口绩效的重要作用获得认可,但对于产业因素如何影响企业出口绩效,以及企业内部因素与产业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如何影响出口绩效的研究却仍然十分有限[2]。通过研究现有文献我们发现,国内产业环境与企业出口绩效的关系是密切的。首先,企业建立国际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离不开国内产业环境,国内市场环境中所积累的竞争优势能够帮助企业提升出口绩效,Salomon和Shaver的研究就证明了这一论断[3]。其次,现有研究发现国内产业结构与出口绩效之间存在关联关系。例如,Arora和Gambardella的研究发现国内市场容量与产品的出口绩效之间存在因果关系[4];Ito和Pucid的研究也发现国内市场竞争态势对企业出口绩效存在显著影响[5]。最后,企业内部因素与产业因素影响出口绩效的机制不同。Spanos和Lioukas曾指出:一方面,产业因素和企业内部因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互补的,分别反映绩效的不同侧面;另一方面,产业因素和企业内部因素影响企业绩效的机制是不同的,前者对企业的市场绩效和盈利性均产生影响,而后者主要通过影响市场绩效来决定盈利性[6]。因此,重视国内产业环境的影响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出口绩效的决定因素和内在机制。

下面,笔者将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产业结构的三个方面来分析国内市场的产业结构如何影响企业出口绩效,这三个方面分别是产业规模、产业集中度和市场份额。

(一)产业规模与企业出口绩效

Dunning的折衷理论指出,企业国际化绩效与企业所有权优势紧密相关,所有权优势是与企业规模、技术能力、营销技巧等一系列与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有关的优势[7]。国内市场规模界定了企业建立所有权优势所必要的资源和成长空间。Arora和Gambardella认为,产业中存在产业规模的报酬递增现象,市场规模越大,市场越能够容纳更多的企业。这样,大市场中最有效率的企业总体上比小市场中最有效率的企业效率更高。因此,大市场中的企业整体上会更有竞争力;即使缺乏规模经济和学习效应,国内市场容量大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也是有益的,这种影响主要与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关[4]。Lages认为,产业的规模越大,企业成长的空间越大,因此越有利于企业积累更为丰富的资源和能力,也越容易出现规模较大的企业。而大量研究证明规模越大的企业,出口绩效往往越好[8]。

假设1:产业规模越大,产业内企业的出口绩效越好。

(二)产业集中度与出口绩效

产业集中度指的是产业内少数企业的生产量、销售量、资产总额等方面对某一行业的支配程度[9]。少数企业占据产业内市场份额越大,产业集中度越高;反之,产业集中度就越低。国内市场产业集中度与企业出口绩效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各种观点围绕“这种关系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各持一词。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低产业集中度通常发生在导入期和增长期,大量出口为此阶段的重要特征之一;而高产业集中度往往发生在产业向成熟期演化的过程中,出口下降是此阶段的主要特征[9](P158-159)。而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则认为,在产业集中度较高的成熟期,会出现大规模出口的现象[9](P232)。笔者认为,在高度集中的产业中,市场由少数大型企业把持,这些企业已经在国内市场建立了垄断优势,开发国外市场的相对压力较小。特别是在国内市场竞争压力不大、市场机会较多,而企业对国外市场运作缺乏经验的情况下,我们难以企望它们能够向国外市场投入大量资源以争取良好的出口绩效。Zhao和Zou曾经对3 900家(其中1 743家为制造业)中国企业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产业集中度对出口倾向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他们认为,处于集中度较高的产业内的那些国有垄断企业由于长期受到政府的保护,逐渐产生了满足感,偏向于立足国内市场,缺乏出口的压力和意愿[1]。

假设2:产业的集中度越高,产业内企业的出口绩效越差。

(三)市场份额与出口绩效

市场份额能够反映企业在某一产业中的竞争地位。企业在国内产业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对出口绩效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市场份额越大,反映出企业竞争能力越强,拥有越多的垄断优势,并更好地实现了规模经济。因此,相对于市场份额较小的企业而言,这些企业拥有更为充足的资源用于国际业务扩张。这些资源不仅包括有形资源(如资金、人员、生产设备等),而且包括无形资源(如技术、品牌、营销和生产运作经验、企业文化等)。另一方面,市场份额越大说明企业在国内市场发展空间越有限,因此企业主动而积极地开拓国际市场的动机也越强烈。同时,处于领导地位的企业通常具有丰富的市场经验、人力资源和较高水平的生产运作、产品开发与管理能力。因此,这些企业更可能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更大的收获。例如,Ito对日本企业的研究发现,随着市场份额的增加,企业的出口比重会逐渐由低于产业平均水平增加到高于产业平均水平[10]。当然,市场份额越大的企业也具有更强的保守倾向——巩固国内垄断优势,并安于享受垄断成果。但在全球竞争的大背景下,获利的动机和竞争的压力将驱使企业积极地进入国际市场。

假设3:企业拥有的国内市场份额越大,企业的出口绩效越高。

二、研究设计和结果

(一)数据收集

笔者所使用的数据来自2005年深沪两地上市公司的年报、《2006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和中企联合会编制的《2006年中国制造业500强》,同时从深沪两地1 382家上市公司中选择了796家工业制造业企业(按照国家行业类别划分标准中的C类或03类),然后剔除没有国际业务(包括出口贸易或/和国外投资)、信息披露不全的样本,最后选择了301家企业。

(二)变量

笔者对因变量出口绩效的衡量采用两个指标:出口额(ES)和出口比重(ESTS)。其中,出口比重指标为出口额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百分比。如前所述,笔者对自变量产业结构的衡量采用三项指标:产业规模(IS)、产业集中度(IC)和市场份额(MS)。产业规模的数据来源为《2006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制造业各细分产业(3位SIC码)2005年所实现的产品销售收入;产业集中度为2005年制造业各细分产业中列入500强的企业所总共实现的销售收入与该产业在2005年所实现的产品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市场份额的计算方法是将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与该产业在2005年所实现的产品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另外,笔者引入了两个控制变量,分别是企业规模(SIZE)和企业出口年限(TIME)。企业规模定义为样本企业2005年总资产额。企业出口年限的界定是从企业开始自营出口的年份到2005年的年数。这两个变量被认为是影响出口绩效的重要因素[2]。

为了消除数据偏度,对出口额、出口比重、产业规模、市场集中度和企业规模五个变量取自然对数[12]。这样,总体模型为:

LnESi=αi+β1iLnSIZEi+β2iTIMEi+β3iLnISi+β4iLnICi+β5iMSi+εi (i=1,2,…,301)

LnESTSi=αi+β1iLnSIZEi+β2iTIMEi+β3iLnISi+β4iLnICi+β5iMSi+εi (i=1,2,…,301)

(三) 研究分析和结果

笔者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应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来检验研究假设。所有变量采用ENTER方式进入模型。表1记录了变量间相关系数(Person双尾t检验)。表2记录了回归分析结果,包括变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模型检验值和决定系数。经过检验,模型的F值均在P<0.001显著,说明模型具有统计意义;VIF最大值小于10,说明没有严重的共线性问题需要考虑[11];D-W值≈2,说明残差与自变量相互独立的检验通过。

从表2中我们可以发现,在自变量中产业规模对出口额影响最大,市场份额和产业集中度次之;其中,产业规模对出口额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产业集中度对出口额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同时,产业集中度和产业规模是造成企业出口比重差异的显著因素。产业规模对企业出口比重呈现正面影响,产业集中度对企业出口比重呈现负面影响。因此,假设1和2被支持。最后,企业在产业内所占份额对出口额存在明显的积极影响,而对企业出口比重并没有显著影响,说明假设3部分被支持。此外控制变量企业规模和出口年限对因变量存在显著的影响,其结果与现有研究较为一致[12]。

(四)讨论

经过统计检验笔者发现,正如研究推论和假设的那样,产业结构对企业的出口绩效存在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混合的,有些假设被支持,而另一些假设没有被证实。首先,得到证实的假设是:国内产业的集中度对企业出口绩效存在负面影响;而产业规模对企业出口绩效存在积极的影响。其次,企业在产业所占市场份额对出口绩效的不同指标作用表现出不同的影响。一方面,市场份额对出口销售额具有积极的作用,这与研究假设相同;另一方面,该指标对企业出口比重存在负面影响,虽然这种影响并不显著。这说明中国制造业处于领导地位的企业,出口规模相对较大;但同时它们在出口比重(国际化程度)方面却比产业内跟随企业落后。这一发现证实了Ito和Pucik的研究假设,他们认为国内市场领先者相对跟随者在国际市场上并不具有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相反跟随者虽然在国内市场处于劣势,却激发他们更加积极地开拓国外市场[4]。由此反映出,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企业往往更加注重国内市场的竞争,而其在国际业务方面虽然规模较大,但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

三、结论

研究证实了国内产业结构对企业出口绩效存在肯定却复杂的影响。这种影响背后受到国内产业规模、产业集中度和企业在产业中所占的市场份额等因素的作用。当然,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数据主要来自上市公司,而上市公司一般都是产业内的大型企业。因此结论是否能够适用于非上市公司的制造企业仍值得进一步检验。

参考文献:

[1]Zhao HX, Zou XM. 2002. The Impact of Industry Concentration and Firm Location on Export Propensity and Intensit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10(1): 52-71.

[2]Zou SM, Stan S. 1998. The Determinants of Export Performance: 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Literature between 1987 and 1997.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 15(5): 333-356.

[3]Salomon R, Shaver JM. 2005. Export and Domestic Sales: Their Interrelationship and Determinant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6(9): 855-871.

[4]Arora A, Gambardella A. 1997.Domestic Markets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8: 53-74.

[5]Ito K, Pucik V. 1993. R&D Spending, Domestic Competition and Export Performance of Japanese Manufacturing Firm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4:61-75.

[6]Spanos YE, Lioukas S. 2001. An Examination into the Causal Logic of Rent Gener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2:907-934.

[7]Dunning JH. 1988. The Eclectic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 Restatement and Some Possible Extension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Spring, 1-27.

[8]Lages LF. 2000. A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the Determinants of Export Performance. Journal of Global Marketing, 13(3): 29-51.

[9]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10]Ito K. 1997. Domestic Competitive Position and Export Strategy of Japanese Manufacturing Firms: 1971-1985. Management Science, 43(5): 610-623.

[11]Autio E, Sapienza HJ, Almeida JG. 2000. Effects of Age at Entry, Knowledge intensity, and Imitability on International Growth.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3(5): 909-924.

[12]谢军.基于企业国际经验的国外市场选择和进入模式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7,(1):91-94.

责任编辑:王岩云

责任校对:武玲玲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omestic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nterprises' Export Performance

Xie Jun1,Fu Yi2

(1. School of Management,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Business Studies, Guangzhou 510320, China;

2. School of Business,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domestic industrial structure on firms' export performance, which using 301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s do influence on the export performance, while the domestic industrial scale and enterprises' principle of the industrial market have positive effect on the export performance. The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degree has negative effect on the export performance.

Key words: industrial structure; export performance; internationalization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国际化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活动预告
山东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山东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