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以在中国说敏感话题
2009-11-26陈君
陈 君
“我看到了中国的自由,也看到了奥巴马好像是刻意的谦逊,甚至是对中国的谦卑”。
“一个国家成功不应该以另外一个国家的牺牲作为代价。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不寻求遏制中国的崛起。”奥巴马面对中国大学生时的谦逊尤其打动人心。
但《华尔街日报》驻华记者伊恩觉得,“不遏制中国”并不是新概念。“在对华关系上,他应该说不出什么超越前任的话,因为从克林顿到小布什,中美关系逐渐走向稳固,美国也接受了作为‘利益攸关方的中国,到奥巴马时代,中美关系一时可能难有什么更大的进展或突破。”
尽管如此,伊恩还是希望能从奥巴马和中国领导人的会谈中,发现“变化”。“中国的发展不会允许美国总统止步不前,所以,很多美国媒体盯住他这次中国之行,希望发现变化。我也是这样期待的。”
为全程报道奥巴马首次访华,《华尔街日报》特别派出一名白宫记者随奥巴马专机采访,一人在上海报道,伊恩负责北京方面。他们制定了详细的报道方案,不愿错过任何一个信息。
奥巴马政府更需要中国
“美国人对奥巴马访华非常感兴趣,不单单是政府人士和商务阶层。”《亚洲华尔街日报》编辑丁杰生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华尔街日报》把奥巴马首访亚洲作为报道重点,尤其中国之行。据介绍,从11月初开始,《华尔街日报》几乎每天都要刊发奥巴马访华的消息和署名评论文章,比如《奥巴马访华遭遇中国直言不讳》《你想问奥巴马什么问题?》《中国民众冷对奥巴马访华》《奥巴马访华解决新摩擦应对“大”问题》等。中文译文在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站上转载。
“我很喜欢中国网友在中文网留下的评论。”丁杰生说。
去年11月4日,奥巴马打着“变革”旗号入主白宫,引发全球“政治追星潮”。之后,他屡登《时代》周刊封面、荣获诺贝尔和平奖,风光无限。
然而,在当选一周年之际,奥巴马所领导的民主党接连输掉3场地方选举,支持率从就职时70%降至54%。尤其过去3个月内,人气如同坐过山车,跌速创下半个多世纪来美国总统任期第一年支持率跌速之最。
美国一些媒体发现,一再承诺要克服诸多难题、实现变革的奥巴马,在对华关系问题上却一直没有提出让人眼前一亮的具体建议。
此時的奥巴马政府更需要中国,这已经是美国媒体圈的共识。
11月17日,“胡奥会”结束后不久,《华尔街日报》就刊发了题为《奥巴马:对中国承诺让汇率机制逐步向市场化过渡感到高兴》的消息。当天,还一口气刊登了《奥巴马访华行程受限魅力无从展现》《中美贸易关系面临考验》《奥巴马也成中国股市炒作题材》《中美就业机器相互顶牛》等四篇消息。
《纽约时报》驻华记者连日来也跟随着奥巴马的脚步,他们关心奥巴马如何和中国领导人商讨,以改善美国这个世界经济霸主及其最大挑战者之间的关系。“货币问题仍是最富争议的话题。华盛顿说人民币估值偏低,北京则担心美元贬值过快,威胁到中国持有的庞大美国国债的价值。”
《纽约时报》的记者觉得他们的总统不得不扮演一个“过度挥霍者”的角色,他必须向借钱给他的银行表达敬意,“中国是美国的最大债权国这一事实正改变着中美关系核心。”
“我看到了中国的自由”
就在两个美国大报追踪报道的时候,外国记者俱乐部委员、美国广播的资深记者乔瑟琳•福特,正在思考中美之间的文化和政治差异。
奥巴马与中国青年“美式市政厅”风格的对话,引起了她的兴趣。
“我想知道,究竟有多少中国人关注奥巴马的演讲?是否习惯一个国家领导人这样交流?奥巴马提到‘基本原则,用反对童工来举例说‘普世价值。他在中国表达这些,有什么含义吗?”
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的时候,乔瑟琳•福特倒先给出一串问题。不过,她觉得美国总统能亲自点名、如此公开与中国青年人交流,正说明了中国的自信和崛起。奥巴马在回答网民“我们是不是应该自由地使用TWITTER”问题时,大谈“信息自由”,让乔瑟琳•福特有些吃惊。
“我一直坚定地支持互联网开放的使用,我非常支持不审查内容。这是我们的一个传统,我也认识到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传统,但是我可以告诉各位,在美国,我们有不受限制的使用互联网的机会,这是我们力量的来源,也应该受到鼓励的。但是我也应该很诚实地告诉各位,作为美国总统,有的时候我还是希望信息不是那么自由的流通,因为这样我就不需要听到人们在批评我,我认为很自然的。”奥巴马以他一贯的风格宣讲着美国精神和价值观。
“他可以在中国说这些敏感话题,中国人可以听,能够接受,这令人印象深刻。”乔瑟琳•福特说。
“在演讲和对话中,我看到了中国的自由,也看到了奥巴马好像是刻意的谦逊,甚至是对中国的谦卑。他引用中国古语‘温故而知新,说明两国要互相尊重互相了解,承认美国有很多地方要从中国学习。”一位美国记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他的气势已经不如竞选期间”
《纽约时报》网站详细报道了奥巴马与中国青年对话交流的现场场景,特别提到,一家新闻网站收集到3200个问题。
“我看得出,奥巴马特别希望听到提问,听到中国年轻人的声音。但我无法判断他事先是否有准备。”一位在上海采访的日本记者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这位日本记者注意到,奥巴马的演讲提到了美国独立初期,乔治•华盛顿曾派皇后号货轮成功前往大清王朝的故事。“追溯历史,站在历史高度来观察中美关系,这似乎是中国领导人的习惯。”
也有新闻评论人士指出,奥巴马访华首站定为上海,意在政治之外的视角。“美国的总统们都特别愿意到上海来走一趟,我想他实际上是要向国内选民表示自己重视跟中国的经济合作,特别是商业往来,表明中美合作能够给美国带来切实利益,这才是奥巴马主要的考虑。”
奥巴马在今年9月中美首脑会晤时,不仅引用孟子名言,还提到姚明的话,“不管你是新队员还是老队员,你需要时间来彼此适应。”时隔两个月,“姚明”仍然是调节气氛的中国元素。“我们两国人民都热爱篮球,姚明就是个例子。不过,此行中我不能观看上海鲨鱼队的比赛,有点遗憾。”
“虽然奥巴马仍然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美国的理念,但他的气势已经不如竞选期间了。”美国的自由记者莫里奇(化名)显得有些伤感。
奥巴马亚洲之行只有在中国安排了观光,参观故宫和长城。“从外交方面来说,参观到访国的名胜古迹是尊重该国的表现。”美联社如此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