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穷人?还是富人?
2009-11-25
老师把两只分别标有甲、乙字样的玻璃瓶放在讲台上。甲瓶中仅有一点水,而乙瓶中的水快要溢出来了。
老师问学生:“如果把甲、乙两瓶分别比作甲、乙两人,你们看,谁是穷人?准是富人?”
“甲是穷人,乙是富人。”学生回答。
“为什么?”
“因为甲瓶水少,说明甲拥有得少,所以是穷人;而乙瓶水多,说明乙拥有得多,所以是富人。”
“是吗?拥有得少就是穷人,拥有得多就是富人吗?”
“是!”“但你们只看到了事物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另一面。”“另一面?”学生惊奇地问。
“是的。我问你们,现在如果要把甲瓶和乙瓶都装满水,谁需要的水多?谁需要的水少?”
“甲需要的水多,乙需要的水少。”“所以,我们可以说,甲之所以是穷人,那是因为他需要的多;而乙之所以是富人,正是因为他需要的少。”
(家教观点:这是简便易学的家庭小游戏,从小培养孩子多个视角,不同方面的思考问题。是一种家庭教育中很容易陷入“家长说教,孩子不领情”的难题。家长们不妨试试这样的游戏手法,由浅入深设计若干个孩子感兴趣的事情。让孩子在玩中学。)
感谢那只手
小董
琳达是一名小学教师,她班上的孩子大部分来自贫民区。感恩节快到了,一家报社向琳达约稿,希望她让孩子们画一些画,内容是孩子们想感谢的东西。
琳达把这项作业布置了下去。孩子们很快交上了自己的作品,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琳达不觉大吃一惊:他画的是一只大手。
琳达知道他家里很穷,父亲经常喝酒,母亲体弱多病,没有工作,他不但要照顾自己还要照顾两个小弟弟。
那么这画上到底是谁的手呢?琳达问这个又瘦又小的孩子:“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
“这是您的手,老师。”孩子小声回答,“因为每天放学,您都要拉我的手,送我回家……”
琳达想起来了,每天放学,她都要拉着小道格拉斯黏糊糊的手,走一段路送他回家,虽然。她也常拉别的孩子的手,也送别的孩子回家。可是这只手对于小道格拉斯来说却意义非凡,他要感谢这只手。
(对于很多给予者来说,这种给予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于被给予者来说。可能意义重大。教孩子学会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