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威远职中服装专业个案 探索校企合作的运营实践

2009-11-25孙进辉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校企服装实训

孙进辉

近年来,东莞市威远职业高级中学以服装专业为龙头,走校企结合、产教结合,“走出去,拉进来”的发展新路子,形成了以订单培养、工学结合为主,经济补偿、合作培养为辅,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为目标,融培养培训、技能鉴定、基地建设、科研生产为一体的校企合作模式。这是职业教育创新的成果,是职业教育人智慧的结晶,它标志着威远职中区域性职教模式走向成熟、引导潮流。服装专业的办学实践,成功地创造出了独特的区域性职业教育模式,引起了同行和国内知名媒体的关注。学校把区域优势和支柱产业作为主体,开门办学,主动开展校企合作,积极实行工学结合,努力发挥学校潜能,为企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和发展强势提供支持。笔者就威远职中服装专业成功个案,探究校企合作的践行策略。

一、校企合作共赢的成功个案

学校办学,等同于企业管理。作为一所办学理念先进、办学条件一流、办学特色突出的现代化中职学校,威远职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推行校企结合,服务区域经济,追求互动双赢。

(一)校企合作形成规模。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思想,坚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及时根据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采取多样化、灵活化的合作培养模式。结合虎门区域经济特点,不断创新办学模式,走校企联合、共谋发展的职业教育之路,建立了订单式、顶岗式、半工半读式等多元化、多层次的办学模式,与高校、中职学校、企业、行业等建立了合作关系。目前与学校建立长期订单式、顶岗式、半工半读式合作关系的有以纯、源顺、香港环亚、黄河时装城、时艺、松鹰、名哥、狐仙、新时代时装城等40多家大型港资、台资、民营企业,与以纯制衣集团、香港普信制衣有限公司等20多家大中型企业签订合作计划书。这一方面为企业培训技术人才,发挥服务功能;另一方面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深入服装企业实习的机会。具体措施为;学生为半脱产教育,到企业中学习锻炼,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管理实施。学校将继续在社会上进一步开展深入的调查,与实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专业相对应的企业建立广泛密切的联系,掌握企业的用工需求,签订联合办学协议,以确保学生工学交替的实习岗位。

(二)校企合作形成特色。每学年学校都举办企业冠名的如“以纯杯”“卡蔓杯”“E-XUN杯”等毕业生设计大赛和课程设计汇报表演。每届服装设计大赛由企业提供赞助,也是我校校企合作的一大特色。大赛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还向企业推介人才,为学生拓宽就业渠道。大赛都会邀请企业的服装设计师担任评委,他们大多是我校服装专业的往届毕业生。学校也通过成功举办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服装单项比赛、“虎门杯”广东省服装行业缝纫工技能大赛,展现了学校的办学成效和办学实力。我校与虎门职校和唐彩服装培训学校联合成立服装培训中心,面向社会举办专业技术培训班,有效地满足了待业、转岗及在职人员的培训需求。

(三)专业产业形成集群。我校为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变化,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着力搞好专业建设,铸就学校品牌。我校与企业合作打造特色名牌服装专业群,在省内外发挥示范窗口作用,营造丰富的服装文化内涵,建立集教学、培训、研究、生产、展示、销售等于一体的专业建设体系。鉴于虎门服装产业的发展以及当前市场的巨大需求,根据东莞市提出的港口战略和虎门打造服装名城的目标,我校重点做大做强以服装专业为龙头的骨干专业。

(四)校企合作形成成果。近三年来,我校服装专业发展迅速、成绩显著,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5%以上,受到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也使我校的服装专业在全省乃至全国发挥了骨干专业的示范作用。20年来,学校为虎门乃至东莞经济建设输送了一万多名合格的技术人才,尤其是服装人才。如2000届毕业生万少珍现已是法国知名服装品牌“露茜”的首席设计师;1994届毕业生何福祥现是新时代时装商场的总经理;1996届毕业生卢炜现任华南地区著名服装商业基地“黄河商业广场”的总经理;2007届毕业生陈锦玉服装作品《点缀》参加第八届虎门杯国际青年(女装)设计大赛荣获金奖等。学校因此被誉为“职教明珠,人才摇篮”,先后获得国家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服装专业研究中心、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服装专业实训中心、广东省服装指导委员会常务理事学校、职业教育先进学校等荣誉。

二、校企合作成功的个案分析

透过一系列校企合作的个案,我们深深地认识到,要使职业技术教育大发展,必须走出校门,走进企业,去探询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开展相对应的教育。

(一)特色是校企合作的基础。

特色,指的是打造特色专业,形成产业集群,打造专业品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校企合作的基础。特色专业应突出“适应市场”的特点。在专业设置上,坚持结合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当地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主动适应市场原则,遵循“市场办学,适者生存”理念,适时调整和增设专业,以适应本地产业结构的需要,以专业特色求发展,铸就学校品牌。对职业学校来说,没有特色专业就没有市场,就没有校企合作的基础。打造特色精品专业,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知识、技术实用和够用为原则”的课程改革思路,使培养的学生更具针对性和发展潜力。有长期的校企合作,学校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共赢是校企合作的目标。

对企业来讲,只有获得学校提供的人才种类、规格和数量,以获得发展的人才保障并追求利润最大化,才愿意为校企合作“埋单”;对学校来讲,要获得办学支持以解决“产品”——毕业生的“销售”并扩大社会效益;对学生或其家长而言,要放心和满意自己的教育“投资”并获得高回报。因此,校企合作要坚持互利共赢原则,既强调学校利益,也注重维护企业权益和学生权益。只有学校、学生、企业互利共赢,才能使校企合作走得更远、更好。

(三)互惠是校企合作的根本。

校企合作,要以互惠为核心,合作的基础是寻找利益的交汇点,只有互惠互利,合作才能长久。学校和企业在教学、课程设计、实训实践、就业等各个方面和过程都可进行合作,以求协调统一。企业积极参与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向学校提供行业政策以及国内外发展动态,使之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校企合作应提升合作层次,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涵,做到“以联合推动合作,以融合提升合作”。企业与学校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共同设置岗位课程,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使校企合作持久稳定。

(四)实训是校企合作的关键。

校企合作重在人才培养,关键在于突出“实训能

力”,要求师生多到企业参加实践,走好“学生工厂化,产品市场化”的发展路子。企业向学校提供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实践指导教师,提供实训实习场所基地等,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进入生产和实际工作领域,在校通过实验实训掌握岗位动手能力,到企业实习了解熟悉企业设备性能、技术要求和工艺流程。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发展是校企合作的必然。

区域经济增长机制与威远职中服装专业的品牌建设是相辅相承的关系,学校要积极主动配合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与企业建立长久合作关系,形成具有良性运作机制的校企合作,打造职业教育专业品牌。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把专业品牌的打造与区域经济发展优势连接起来。学校坚持配合区域本地化产业结构调整,为当地经济社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不管是从政府层面、学校层面还是学生层面,都必然要走好校企合作之路,形成合力,谋求更大的发展。

三、校企合作的运营实践

(一)改进校企合作机制。

校企合作的成功运营,需要有健全完善的制度保障机制。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学校与合作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成立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领导委员会,由企业部门负责人、技术人员、一线技术工人、学校主管教学工作副校长、专业科组长、专业教师等人员组成。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领导小组对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工作进行监督,制定切合实际的实习管理制度并对学生进行跟踪管理;确保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保障学生实习安全;确保学生实习内容有用、实用:按照市场运作的方式洽谈项目、制定规则,以保证合作关系的健康发展。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学校要依据市场需要设置专业,让企业参与订单培养、工学结合,使“订单培养”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学校需要进行一系列调查研究,不断深化校企合作,这样培养出来的“产品”才会受市场欢迎,才能实现校企“双赢”新局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订单到专业班、学生个人,实行多途径、多元化技能训练。此外,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等方式,既为校内实训基地减轻了实习任务,又使学生锻炼了技能,还为学生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使学校、企业、学生家长、学生及政府形成“共赢”局面,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三)创建专业产业集群。

学校要依据区域经济支柱产业,紧跟区域经济的特点,发展特色专业,创建专业集群,逐步形成特色专业集群,为校企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特色品牌形成后,学校与企业合作开设专卖店,及时把学生最新作品推向社会,推向市场,利润合理分配。学校也可与企业一起创建校企合作项目,形成专业各个环节的一整套流水线一条龙服务,集教学、培训、研究、生产、销售、展示于一体。

(四)共建产教实训基地。

学校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组建实训中心管理机构。企业和学校共建共管,由企业负责人、企业技术人员、学校负责人、专业教师和管理员构成一个管理链,负责落实和实施实训中心的建设、管理和落实专业实训计划,使实训环境贴近企业实际的工作环境,引导学生深入市场,独立开发、创新专业新产品。良好的实验实训设备和软件环境,为实验实训教学提供了保障。同时,校企合作还可开展实训教学软件建设,制定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实训(实习)大纲,编写实验实训指导书。

在企业遇到“用工荒”的情况,学校要急企业所需,为企业开办技工培训班,作为员工岗前培训和在职员工技能提升的培训基地,形成企业招工、学校培训的合作模式,按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的教学计划对新员工或在职员工进行培训,为企业排忧解难。另外,学校的“双师型”教师对企业技术攻关给予大力支持,承担技术革新项目,设计制造先进元素,创造经济效益。

(五)打造校企合作平台。

在校企合作中,学校给企业以专业或班级冠名权,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是“校企合作”的一大特色。如企业冠名的毕业生设计大赛和课程设计汇报表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由企业冠名班级、专业、教学楼、校园文化活动等,如校外实习基地揭牌、产学研基地揭牌、冠名班授牌、校企合作协议签字、企业负责人颁发奖学金等。企业冠名,既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拉近了企业和学生的距离。校企合作平台不仅展示了学校,也宣传了企业的形象,提升了企业的感召力,真正实现了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赢。

(六)提升校企合作内涵。

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学校实施“请进来”(将企业技术人才聘为特聘教师,直接深入课堂与师生共同探讨技能与管理)、“走出去”(在高三下学期学生社会实践期间、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或暑假期间派遣专业教师下厂当“工人”实践)的发展战略,丰富校企合作的内涵。在专业设置、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方面,学校要主动征求合作企业的意见,以适应市场需求,获取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所在岗位群所需技能、技术的要求,培养出实用性人才。同时,学校也可分期安排专业教师进培训机构学习,建设“双师型”结构队伍,鼓励教师“岗位成才”。

综上所述,笔者以东莞市威远职中服装专业的成功个案,结合服装品牌专业打造案例分析,探索出中职学校校企合作行之有效的运营实践经验。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双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教结合,双向参与,资源共享,形成互利互惠的战略合作伙伴的一种办学机制。只有开展校企合作,中职学校才能大有发展,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岗位要求的“无缝对接”,培养出适合区域经济和企业发展的各类技能实用性人才。

(作者系广东省东莞市威远职业高级中学校长)

参考文献:

[1]陈仲良,双赢: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郑蔼娴

猜你喜欢

校企服装实训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道具服装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