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断章

2009-11-24卞之琳

诗潮 2009年11期
关键词:断章窗子蝴蝶

诗人:卞之琳

诗作:《断章》

推 荐 人:王向峰

推荐理由:物我关系、人我关系的思考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王向峰 评语:

小议《断章》

这是一首众说纷纭的诗,自1935年问世后,诗人与评论家各有不同解释,已成诗学公案。李健吾认为是人生的互相装饰,蕴藏无可奈何的悲哀情怀。诗人自己不同意李解,申明:“着重在相对上。”李说,与其把两种解释看成冲突,“不如说作有相成之美。”

这是一首多义而无定意定解的寓意玄理诗。就诗的具象形态来说,并不难懂:

第一节,两个人:一个人是“你”,正在桥上,在看风景;一个人是“别人”,正在楼上向外看风景,也看桥上看风景的人(你)。

第二节,又是这两个人:一个人(你)以自然升起的明月为窗饰;一个“别人”,把以自然升起的明月为窗饰的人(你),纳入梦中,这别人以装饰了明月窗子的人为梦的装饰;也就是这个人梦见了那个以明月为窗子装饰的窗里人——窗里人成了梦里人。——这楼上看风景的人早已把在桥上看风景的人看成是风景中的风景,因此“你”在夜晚连同那绮窗明月也进入“别人”的梦中,“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饰了别人的梦”。这就是看也是被看,自己的装饰也是别人的装饰。

《断章》里的人物是“你”和“别人”。从使动意义上说,这个“你”除了站在桥上看风景,余者一切浑然不觉,一直被动着;这个“别人”,看着似很主动,他在楼上看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人,又把那人连同其绮窗明月都揽入自己的梦中,但终不过无凭之梦而已。从看人与被人看来说,看人的都是被人看的,被人看的也是看人的。在世界上,看人与被看都是互相的。因此可以说,你有自己之所有,但自己与自己之所有却不免为别人所有。道家哲人庄子梦见了蝴蝶,他感到蝴蝶也梦见了他。在人梦蝶与蝶梦人之间,没有绝对的梦,没有绝对的蝶。因此,梦蝴蝶也是蝴蝶梦。这是禅宗哲学里的菩提是树也非树。这说明象可用而不可执。释慧琳语:“象者理之所假,执象则迷理。”象不是第一义,第一义是“道”,是“实相”。道是无之有,是无形的,大象无形,无形之象,“其中有精,其精甚真。”象之后有义。东晋高僧肇《注维诘摩所说经》云:“欲言其有,无象无名;欲言其无,万德斯行。”“故虽无而有……虽有而无。”人存在于人物关系、人我关系之中,你(我)是你(我)亦非你(我)——你是谁?为你(我)所有之物亦非你(我)所有之物——你(我)有什么?你我他的一切存在皆如此!

猜你喜欢

断章窗子蝴蝶
把窗子打开吧
卞之琳《断章》
快把窗子打开
作为音乐史家的阿多诺
——论《贝多芬:阿多诺音乐哲学的遗稿断章》的未竞与超越
快把窗子打开
捉蝴蝶
捉蝴蝶
找找看
关于“人”的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