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管理工作实践的思考
2009-11-24周娅赵乐庚
周 娅 赵乐庚
[摘要]学生管理工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是高校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学生管理与其他工作相比又有其特殊性。 现在高校学生群体的其本情况是招生面更广,学生背景更加多元化,独生子女所占比例不断增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各种媒体、网络的宣传影响,使当代大学生在思想上更开放,更多样化。
[关键词]学生管理;实践
实行军事化和半军事化管理的学校,在管理中呈现的是以刚性管理为主的模式,优点是:可以在对学生进行战争和国防教育中,引起学生的国家民族的荣辱兴衰、生死存亡与己息息相关的心理共鸣,激发强烈的爱国热情,增强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和忠诚。刚性管理在高校管理中,虽然有时效较高等优点,但在实际实施中把握的不好,会使刚性过渡,柔性不足,会呈现刚性管理的许多缺失。
其一是缺失“以学生为本”的内涵,忽视对学生的尊重。 管理制度中充斥的是行为规范,处罚条例和奖励细则,经常出现的严禁、不准、不得等带有强制意味的用语,易莫视学生的权利,对学生的合法权益作出种种限制,对学生的各级处分规定过严厉,甚至与国家法律法规不吻合、相矛盾,将学生置于被监督看管的心理环境中。
其二是容易造成情感对立,减弱管理教育效果。 缺乏对学生的信任和理解,教育方法容易简单武断,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在情感上不被学生认同,导致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破坏正常的师生感情沟通。
其三是管理模式僵化,压抑个性发展。 刚性化管理制度的严格性,管束性,统一性,惩罚性对学生产生压抑感,易扼杀学生创造性,增加学生思想压力,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甚至造成严重事件的发生,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幸福学习生活质量。 近年来,使刚性管理时常出现尴尬的局面,一些高校时而被送上被告席,说明了僵化刚性的学生管理制度已受到学生及社会的质疑。
由此可见,大学生管理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不适用时代要求的一些方面,过度的刚性管理,虽然重视了教育者的主导和灌输作用,然而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整齐划一的标准性教育,却忽视了人的差异性和个性教育,重视了规范教育,却忽视了情感教育,重视了管理职能,却忽视了服务职能。 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重塑管理理念,转变管理方式。
教育部于2005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已经体现了管理制度刚性与柔性相结合的思想和对现代大学生的管理制度进入到人性化、民主化、法制化、科学化管理的总体趋势。 确立了一系列依法治校,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新规则,标志着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已经纳入了法制轨道。
辅导员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主体,管理的质量与辅导员的工作质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怎样以新规定为依据,转变学生管理理念,建立完善的法治化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和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实现全方位指导的刚柔相济的管理模式,需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不断地思考探索和实践。
将人文关怀融入管理 生活方式,以实现人的价值生命活动,他直接指向人生,指向人的生命存在… …” 大学生应当以“生命意义之学习为最上,大学教育和管理也理当对学生寻找和发现生命意义进行引导。” “以人为本”就是把教育看做是关怀生命的事业,在教育起点上基于生命,在教育过程中尊重生命,在教育目的上完善生命。 做为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学生的爱植根于教育管理过程中,把学生放在应有的主体位置上,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 要关注学生的需求,设身处地地考虑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及发展就业等问题,为学生提供细心周到的服务。
正己德治,身教重于言教。 无论是刚性管理还是柔性管理,运用最多的是言教,而效果最好的是身教,正人需先正己,修己才能安人,学生管理者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倡导者,参与者和实践者,应具有高尚师德,要时时注重自身修养,追求高尚品格,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管理形象,要放下架子,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循循善诱,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让关爱和信任成为大学生提高自我素质的精神动因。
在管理中要注意公平、公正,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有教无类,在学生评奖推优,,奖助学金发放,党组织发展等涉及到学生利益的敏感问题上,要力避厚此薄彼,出现“人情奖”“家庭背景奖”等有失公平的现象,使管理者的形象受到“硬伤”。 管理者要展现个人人格魅力,要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感化、教育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形象影响力激发学生的理智感,道德感、责任感,以言行一致的品质、勤恳敬业,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去感染学生,使学生管理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运用情感激励引导自我管理。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适当运用激励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满足大学生的需求,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实现管理的目标。 激励是学生在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保持持之以恒的动力之源,学生如果受到关心,热爱,帮助就会感到温暖,管理者的期待和热爱会产生影响具有激励作用,使学生更加自立,自爱、自强,建立自信心,敢于尝试新的挑战。 获得更大的成功,在运用激励方法手段时,要灵活多样,以追求最理想的激励效果。
我们讲激励,并非不管正确错误,不管是否现实得体一律鼓掌喝彩百般依顺。 我们并不排斥必要的批评性、惩罚性的教育,但我们要牢记名人的告戒:“一个好的教师,就是他在责备学生,表示对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的时候,他也时刻记着:不能让学生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而应充满情和爱。 “老师的批评要力戒生硬、冷淡,缺乏感情,要做到:“温而厉,威而不猛,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激励也要尊重学生的个体价值和自主地位,重视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引导他们从他律走向自律,赋予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认真听取学生对于学校建设管理的合理化建议。 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在理念上多一层思考,目标上多一份责任,情感上多一些尊重,行为上多一些关怀,努力创造一个激励学生自觉成长的生态化生命发展环境。
作者简介:周 娅,青岛远洋船员学院辅导员;赵乐庚,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