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的应用
2009-11-24廖宁
廖 宁
[摘要]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职业教育对象的智能结构类型以及统计学科的实践性、应用性,决定了统计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使之具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因此,在统计教学中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法,最大可能使学生通过行动实现能力的内化与应用,为其生存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统计学
一、当前统计教学现状分析
统计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方法论科学。国家教育部于20世纪90年代初就把它定为财经类专业核心课之一,其重要性可见一斑。统计学课程按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先由教师向学生一一地讲清概念和特点,再推导公式,之后按照这种方法做一道例题,然后学生再按照老师的做法去完成各种习题。但是以我多年从事该专业课程的教学情况来看,近1/2的学生认为统计学“很难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究其原因,一是书中内容广、概念多、公式多、图表多,学生不易理解;二是教学目标固定,长期以来多以自然班级为单位,班内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接受能力强弱不同;三是教学方法死板,教学手段单一。凡此种种,使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为此,我认为在统计教学中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最大可能使学生通过行动实现能力的内化与应用,为其生存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社会经济活动的千变万化和错综复杂决定了统计教学不能只传授基本原理和方法,而应注重对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的培养。行动导向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心手脑并用达到熟能生巧,理解知识更深刻,记忆更牢固。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面对这些状况,作为专业课教师更应该注重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理念,打造出真正的职业人才。
二、行动导向教学的内涵
它来源于行动体系理论,起源于德国,对于教学过程来说,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协调人,由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营造新颖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提供课题与相关的信息资料或学习材料,引导组织学生心手脑并用,教学做结合,身体力行,获取知识与技能自行完成学习任务,并自行反馈与评价,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积极,负责与创造性的学习行为。从而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适宜得当的教学方法,在知识的传授中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寻觅,身体力行地进行教学方法尝试,力求凸现素质教育的本质——能力教育。
三、行动导向教学在统计教学中的实施
统计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统计学基本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评价。统计学课程内容基本分为三个模块两个层次。第一模块:研究统计学的一般问题,属于基础理论。第二模块: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理论与方法,属于一般的统计方法及其在社会经济领域的运用。第三模块: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统计指数与因素分析,属于社会经济统计方法的特有问题。教师既要把最新的知识和分析方法提供给学生,也要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可以实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组织课堂教学。同时进一步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去,做到:(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展示学习内容的实用意义。(2)教学思路清晰,过程流畅、重点突出。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首先要从现实的、有兴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真实问题情境开始。让学生一开始进入学习探索就真切地感受到统计就在自己身边,体验到学习统计的价值,从而激发其学习统计的兴趣,进而萌发积极主动探索统计理论和方法的求知欲望。作为教师要通过对课堂的组织教学,让学生对学习统计产生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千方百计地搜集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热门话题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结合教学中的有关章节,针对性的选择,把抽象概念、深奥原理贯穿其中,精心设计出既有实用性又有现实教育意义生动活泼有感知的教学案例,寓教于乐,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促使学生潜在思维能力的释放。例如,在讲到第六章时间数列分析时,为了让教学内容更好地与现实社会结合起来,引起学生重视,我特意编排设计了以下内容:
第一环节导入
小王面临大学毕业,上网查询,对某家企业的招聘信息产生了兴趣。为此,他特意下载了如下表所示的这家企业近五年来经营的一些基本情况。
某企业2003—2007年某些指标的时间数列
年份年年年年年(万元)人数(人)520595产值计划完成程度(%)105132职工月平均工资(元)投资(万元)96论]问题:
1、小王该不该到这家公司工作?
2、该地区的平均劳动生产率为79000元/人,该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为83964元/人,请计算比较相对数并说明?
3、计算该企业2007年的平均工资比2003年的增加了多少?
4、计算该企业2007年的科技开发投资比2003年的增加了多少?
5、计算该企业2007年的工业产值比2003年的增长了多少?
由于和求职、招聘相联系,使学生一下子产生兴趣,并且让她们意识到原来统计知识如此实用,更加自觉努力学习。
2、联系实际,探索问题,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
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应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指挥、学生操作的教学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设计有思考价值、有意义的问题。(例如,讲到总量指标时,我要求全班共同学习制作一个班级学生统计调查表,调查班上每位同学的体重、年龄、月消费额、身高,并算出“合计”数。)然后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优差生搭配,让他们自由选出组长。教师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通过组内学生的讨论、交流以及组与组之间所持的不同意见,来引导学生选出有价值的建设性建议及正确的方法措施,及时提醒学生注意运用统计方法计算分析问题时可能出现的偏差,使问题得到正确的解决。这样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便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以往统计学教学中,我关注比较多的是学生能否记住计算公式、方法、意义、应用条件,能否利用这些知识完成所设问题的正确计算。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为基础的能力教育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教学中应根据统计教学中的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特有的概念及科学家的背景资料,教学中可以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并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对学习统计学产生兴趣,变抽象的科学法则为得心应手的工具,从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学习统计学的快乐,从而享受成功解决实际问题的愉悦,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有关行动导向教学法的问题探讨
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或行动来培养和提高职业能力,是目前职业学校实践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深受到职教理论界和学校师生的欢迎。与此同时,我认为,在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1、教学方法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行动导向作为一种教学思想,有它独特的魅力。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万能的。行动导向教学法也同样,它并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因为,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人的思想是最活跃的、千变万化的。教师要有掌控课堂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去关注教学效果的反馈,随时根据课堂突发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毕竟,在实际教学中最适合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2、学生素质的制约
在行为导向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起主导或者说引导的作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教学时间分配上,教师讲授的时间一般不超过30%,70%以上的时间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完成学习任务。然而,对于这一点,在实际操作中有时难以做到。行动导向教学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的参与程度,又取决于他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自控能力。所以,我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借着教师上行动导向课的“春风”个别学生已昏昏欲睡或趁小组讨论之机聊天、开小差。因为他们已习惯了享受本小组现成的果实,而不愿意去开动脑筋!教师虽及时进行干预,但收效并不大。
3、教学设备,教学环境的制约
近年来,我国的一些职业学校在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相继建立了财会模拟实验室、商务模拟办公室等。这是人为创造的经济活动仿真模拟环境,作为经济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场所和组织形式。学生在其中可经历全部业务操作过程,了解和弄清其各环节之间的联系,而又不必承担任何经济活动风险。这种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是开展行动导向教学的理想场所。但是受制于资金及场地的限制,并不是所有技工学校都具备“模拟公司”这样仿真教学环境。如何让行动导向教学更切合实际情况,更符合校情班况,更具有可操作性,这些都是我们职业学校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行为引导型教学操作实务》 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编印
[2]杨显确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认识”论文
[3]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论文
[4]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年1月
作者简介:廖宁,广州市冶金高级技工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