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弗洛伊德与费尔贝恩的人格结构观

2009-11-24柳中华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09年6期

[摘要]英国精神分析学家费尔贝恩在修正和发展弗洛伊德和克莱因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了纯粹的客体关系模型。他认为人格的动力是客体关系而非性欲,并从客体关系角度阐述了一种具有动力性的人格结构理论,即内心结构观。此外,他还结合了弗洛伊德的阶段论和克莱因的心态论构想了一种全新的人格发展图式。本文通过与弗洛伊德经典理论的对比,简要的介绍了费尔贝恩的客体关系模型。

[关键词]费尔贝恩;客体关系;客体关系理论模型

一、对费尔贝恩客体关系理论的总体认识

费尔贝恩的客体关系理论和弗洛伊德经典理论有许多不同之处。他将客体关系作为其理论的核心,而不把性驱力和本能理论作为其理论的核心。他用客体寻求代替了快乐寻求,用现实原则代替了快乐原则,他的理论只集中于心理方面的内容,排除任何与生理有关的内容。同时,他完成了克莱因未能完成的精神分析由驱力模式向客体关系模式的转变。下面将从人格的动力、人格结构、人格发展三个方面谈谈我对费尔贝恩的客体关系理论模型的认识和理解

二、对费尔贝恩关于人格动力的认识和理解

1、费尔贝恩和弗洛伊德在“力比多”的问题上有着不同的看法。弗洛伊德认为:人生的基本动机是寻求快乐。力比多是一种没有理智的、没有目的的、混乱的愿望被满足。快乐寻求实际是力比多被释放。力比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减少紧张,并不指向特定的客体。而费尔贝恩认为:力比多主要不是寻求快乐,而是寻求客体。真正的力比多目的是建立与客体满意的关系。 力比多是有理智、有目的的,而非混乱的愿望满足。力比多是人类精神自我所具有的最基本的寻求客体的驱力。力比多是具有依附性的,总是指向于特定的客体。

2、费尔贝恩和弗洛伊德对能量和结构的不同看法。弗洛伊德认为:心理能量根本不同于心理结构。本我的根本原则是立即地、不加选择地释放它的相关刺激和内在兴奋。为了调节本我中的基本能量与外在现实的冲突,又发展出了有结构的自我和超我。在人格的三个部分中,本我是没有结构的能量,而自我和超我又是没有能量的结构。费尔贝思则认为:结构和能量是不可分离的。他认为无能量的结构和无结构的能量都是无意义的概念。能量和结构是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一方面,结构为能量提供了形式,没有特定的形式,能量便不会存在。另一方面,能量又为结构提供了动力,使得内心结构得以建立。

3、费尔贝恩和弗洛伊德对首要原则不同看法。弗洛伊德认为:快乐原则是首要原则。之后才是现实原则。费尔贝恩颠倒了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的关系,将现实原则看作是决定行为的首要和基本原则。他认为:如果力比多从一开始就是寻求客体的,那么接下来行为必定会指向于外部现实,受现实原则所支配. 个体总是以现实的方式有目的地与客体建立关系。

三、对费尔贝恩关于人格结构的认识和理解

1、费尔贝恩和弗洛伊德对人格核心的不同看法。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是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部分,由各种本能和欲望组成,为人格提供动力来源,是整个人格系统的基础。而自我并非生来就有,而是在本我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部分。它没有自己的能量,而是从伊底中获取能量,在本质上是依附于本我的。超我又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督导自我控制、引导本能冲动,使其合乎社会道德规范的成分,其能量也来自于本我。费尔贝恩认为:自我不是一种功能 组织,而是人格的核心或动力中心。自我不是由本我派生出来的,而是先天就具有的人格成分。正是基于对自我的这种认识,费尔贝恩提出了他的“自我理论”,包括二个方面:1、自我是原始的和天生的,它的存在是不以任何方式依赖于经验的。2、自我的结构,即内心状态。虽然自我具有原始的整体性,但是,在成长中需要建立同客体之间满意的关系,而在现实中,这一条件显然是很难实现的,自我不是单一的连续体,而成为一个多重的结构,即内心状态。它包含了三个部分:中心自我、力比多自我和反力比多自我。其中的每一部分都通过认同,与不同的客体方面相关联。中心自我认同于理想客体,力比多自我认同于令人兴奋的客体,内部破坏者认同于令人拒绝的客体。

2、费尔贝恩和弗洛伊德对人格结构的不同看法和相同之处。第一,不同之处:弗洛伊德认为,人格主要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费尔贝恩指出,内心结构是一个由多种成分构成的动力系统。包括原始客体、被接受的客体、被拒绝的客体、令人兴奋的客体、令人拒绝的客体、原是自我、中心自我、力比多自我、反力比多自我。第二,相同之处:费尔贝恩的内心结构理论植根于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即本我、自我、超我散装,其是对更深层次内心世界的揭示。内心结构与心理结构两者间存在很多想对应之处。中心自我是与弗洛伊德的自我概念相对应的,两者在功能上非常接近。但是两者是有区别的.自我起源于本我,是一个被动的结构。四、对费尔贝恩关于人格的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1、费尔贝恩和弗洛伊德对“发展”的不同看法。因为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建立在他的性本能理论的基础之上。所以他认为,人格发展的动力是性本能,是性本能驱使着人格的发展。在人的整个成长过程中,能满足性欲的身体部位会有所不同。因此,根据性欲区的不同,可以将人格的发展划分为不同的阶段.而费尔贝恩认为,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是寻求客体的本能,而非性本能。用寻求快乐和性欲区的概念来阐述个体的发展这个问题不一定是准确的.性欲区并不是在个体发展的某一阶段中,与快乐相联系的固定的力比多兴奋和满足的中心,而是在现实中寻求客体关系的产物。

2、费尔贝恩和弗洛伊德对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的不同看法。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情结是非常重要的,在俄底浦斯情境中的所形成的父亲、母亲、儿童的之间的关系是决定人格发展的关键因素。费尔贝恩认为,客体关系对人格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但是,不是所有人和事物都能够成为客体,只有那些对某人来说非常重要的人和事物才会成为他们的客体。

3、费尔贝恩和弗洛伊德对发展阶段的不同看法。弗洛伊德人认为,在人的整个成长过程中,能满足性欲的身体部位会有所不同。因此,根据性欲区的不同,可以将人格的发展划分为不同的阶段。费尔贝恩则对人格的发展产生了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费尔贝恩强调客体关系的本质在于依赖,因此他使用依赖这一术语描绘了人格发展的过程.每个儿童都会从不成熟的依赖发展到成熟的依赖,所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婴儿般的依赖阶段、过渡阶段和成熟的依赖阶段。第二种观点,认为发展是两种状态的反复。费尔贝恩提出了两种状态:分裂状态和抑郁状态,并认为分裂状态是最基本的状态心态。分裂状态形成于婴儿发展的早期。当婴儿根据母亲满足自己需要的程度,将其分裂为好的母亲和坏的母亲时,分裂状态就己经形成。当遭遇挫折,就会以分裂作为手段来应对这些挫折。抑郁状态指的一种又爱又恨的状态。

作者简介:柳中华,哈尔滨工程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