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聚焦 敢于放手

2009-11-23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杯子工具测量

吴 岚

测量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教学内容,包含很多教育元素,如测量方法、测量工具、体积(面积、长度)的守恒、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的关系,等等。这些内容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不仅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而且能通过实际操作,训练思维的严密性与条理性。

原方案设计者针对测量内容精心设计了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为解决下一个问题作了有益的铺垫。在活动中,教师努力为幼儿创造合作、探索、交流的氛围,通过测最结果的差异来引发幼儿对测量方法的思考,从而将教师的问题转化成幼儿的问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但是,整个活动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继续完善。

第一,重点不突出。原方案包含了太多内容,如此多的内容压缩在一次活动中完成,势必造成每个问题都有所涉及,但又都只能蜻蜒点水。此外,过多的环节会导致活动时间过长,使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转移,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第二,教师限制多。活动一开始,教师就直接提问:“圆桶里的米多还是方桶里的米多?”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有很多种方法,但教师将幼儿引导到唯一的方法上:用碗作为量具。这一设计实际上限制了幼儿的思维,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唯一化了。当然,如果教师的本意只是让幼儿通过比较碗数来判断米的多少,则应开门见山让幼儿直接面对真正的问题,而无需提出前面的问题。

第三。幼儿自主探索少。与上一问题相联系的是,教师虽然希望幼儿自主发现准确测量的方法,如“怎样才能盛得一样多”,但实际上并没有给予幼儿自主探索的时间和机会,而是直接将答案告诉幼儿,并要求幼儿按照教师的方法测量。

那么。如何真正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给予他们自主探索的空间呢?我的想法与体会是:

第一,学会聚焦,抓住重点。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前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即这次活动主要帮助幼儿解决什么问题。问题宜具体但不宜多,一般一次活动解决一个问题。这样的活动重点明确、思路清晰,易于幼儿理解与接受。在环节设计上,教师也应该始终围绕教学重点,由浅入深地逐步引导幼儿展开讨论,并让幼儿在实践操作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创造机会,鼓励探索。教师不要害怕幼儿失败,要相信他们的能力。给予他们试误的机会。这样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幼儿产生错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更能让幼儿在试误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反思过程,获得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于幼儿来说,远比按照教师的方法操作更有价值。因为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树立信心,对学习产生兴趣,这正是教学活动的价值所在。

在我的设计中。我采用三个步骤引导幼儿完成从失败到反思的过程。首先,让幼儿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测量,产生问题。其次,引导幼儿思考操作结果不同的原因。再次,通过再现错误、集体讨论的方式。帮助幼儿发现正确测量的关键点。

第三,制造分歧,引起反思。教师可以借助量具的提供、环节的设置为幼儿制造产生分歧的机会,并在讨论与交流环节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反思自己的操作过程,逐一排查,最终找到问题所在并进行调整。

在我的设计中,我提供了三种不同的量具。如果幼儿对测量方法不清楚,选择量具时就会产生错误。如选择两种不同的测量工具,就可能使测量结果产生差异。

当然,幼儿也有可能想出更加方便、准确的测量方法,例如将杯子作为量具,或只选择一种量具进行测量。但无论怎样,教师一定要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让幼儿通过操作得出正确的结论。幼儿还可能提出用秤、天平等测量工具,但那不是本次活动需要探索的问题。因此,教师可以肯定他们的想法,但同时表示这里没有这样的材料,请用教师提供的材料代替。

附:我的设计

目标:

1比较大小不同的两个容器中米的多少,探索测量的方法。

2能记录测量的方法与结果,并用语言清楚地表达。

3能与同伴合作操作,体验探索的快乐。

准备:

1教具:在容量较大的一大一小两个透明塑料杯中装入数量相同的大米,用红色线标出盛米的高度。

2学具:与教具相同的两杯米两人一套(放在大托盘中),在单独一张桌子上分类摆放各种测量工具若干(塑料碗、茶杯、勺子,每种量具大小、尺寸相同),记录单、笔人手一份。

3经验准备:幼儿有过测量和记录物体长度的经验。

过程:

一、明确问题

1猜测米的多少。

(1)教师边出示两杯米边讲述:要过节了,鼠妈妈给两个鼠宝宝各准备了一杯它们最爱吃的米粒(出示一大一小两杯米),鼠宝宝都想拿最多的那一杯,可是它们看看这杯,再看看那杯,不知道哪只杯子里的米多。你们知道哪只杯子里的米多吗?

(2)幼儿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追问: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这只大杯子里的米多?×××是这么想的,你们还有什么其他的想法?你又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是小杯子里的米多的?

(在讨论过程中,幼儿会凭借以往的经验来判断米的多少。有的认为米在杯子中的高度高,就说明米多;有的认为装米的容器大,就说明米多。此时,无论幼儿怎样回答,教师都可以追问,目的是了解幼儿错在哪里,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如:“米在杯子中的高度高就一定说明米多吗?旁边的这只杯子看起来可比这个杯子要大呢。”“装米的杯子大就一定说明里面的米多吗?旁边杯子里的米有这么高呢!”从而引导幼儿明白不能单凭表面现象来判断米的多少。)

2讨论比较两种杯子中米的多少的方法。

(1)师:小朋友的看法不一样,那怎么证明你的想法是正确的呢?怎样才能比出哪只杯子里的米多呢?

(2)幼儿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理清思路:“你准备怎么做?你需要哪些材料?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幼儿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往往会比较简单、笼统。这时,教师提出具体的问题可以帮助幼儿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思路,并思考具体的操作步骤。通过幼儿的回答,教师可以及时捕捉信息。发现幼儿疏忽的地方,并及时提出问题,引导集体思考。)

二、操作

1提出操作要求。

教师出示操作材料:老师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你们选择使用。如果你们需要的材料没有,请动脑筋用这里的材料代替。今天我们两人一组进行测量。先要商量好用什么方法,然后进行操作。如果两个人想的方法不一样,可以商量一下,先按照谁的方法量,然后换另一种方法量。量好之后,请每个人把自己量的方法和结果记录在上面的格子中。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观察幼儿是否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操作。

(2)关注中途改变计划的幼儿并进行追问,了解其原因。

(3)捕捉测量中幼儿遇到的问题。

(4)关注幼儿的合作情况。

三、交流与讨论

1展示幼儿的记录单,交流测量结果。

(1)师:你们知道哪只杯子里的米多吗?谁来说说你们是怎么测量的,结果怎样?

(2)幼儿结合自己的记录单进行介绍。

(3)师:你们的答案和他们一样吗?你们又是怎么做的?结果又怎样?

(4)幼儿结合自己的记录发表不同的想法。

2讨论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师:从大家的记录袁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几组量出来的两杯米是一样多的,而那几组量出来的两杯米不一样多。为什么会这样呢?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呢?

(2)教师根据幼儿操作中的情况。请测量结果不同的幼儿分别展示测量的方法,引导幼儿集体观察:“我们一起看看,×××是怎样测量的,×××又是怎么测量的……在他们测量的时候,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3)幼儿交流想法,教师引导幼儿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幼儿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问题:选择的量具不统一,每次盛米的数量不统一。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引导幼儿讨论。如,他量小杯子里的米时用的是什么工具,量大杯子里的米时用的又是什么工具。这两种工具一样吗?用不一样的工具量米会发生什么问题?又如,×××量两杯米时用的是同一种工具,但他每一次盛米的时候是怎么样的?每次盛得不一样多会带来什么问题?)

3师幼共同总结测量的方法。

(1)教师提出问题:怎么量才是正确的呢?选择量米的工具应该怎么样?每次倒入量米工具中的米应该怎么样?怎么做才能一样多?

(2)教师根据幼儿的表达进行小结:量米时要选择同种工具,每次倒入量米工具中的米也要一样多。

四、运用习得的方法再次测量

1提出再次测量的要求。

师:这次我们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再量一次,看看到底哪只杯子里的米多。量过之后,请你们把测量的方法和结果记录在下面的格子中。

2指导幼儿再次操作。

教师关注幼儿是否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发现问题及时提醒。

五、交流与总结

1交流第二次测量的结果。

(1)师:你们这次量的结果是什么?哪一只杯子中的米多?

(2)幼儿边展示记录,边介绍测量结果。

(3)师:你们测量的结果和他们一样吗?哪个多哪个少?

(4)师:鼠宝宝今天很高兴。因为小朋友帮它们解决了难题,让它们知道了原来妈妈给它俩的米是一样多的,鼠宝宝让我谢谢你们。

2引发对问题的思考。

(1)师:鼠宝宝明白了,可是有一件事我还有些不明白。明明两只杯子里装的米是一样多的,为什么我们看上去不一样多呢?

(2)幼儿表达对此问题的看法。

(3)师:看来,要想知道物体的多少不能光看表面现象,而应该量一量。再比一比。

猜你喜欢

杯子工具测量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杯子
粘在一起的杯子
准备工具:步骤:
“巧用”工具
二十四节气简易测量
日出日落的观察与测量
神奇的杯子
你所不知道的测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