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代海军司令对话中国航母

2009-11-23吴殿卿

报刊荟萃(上) 2009年2期
关键词:远海航空母舰航母

吴殿卿

萧劲光大将是新中国海军首任司令员,他任海军司令员长达30年之久。

1987年,萧劲光大将年届84岁高龄。这时,他从海军司令员的职务上退下来已是第7个年头了。

1987年3月下旬的一天,各大媒体同时报道了一条新闻:总参一位领导与外宾谈到中国海军建设时坦言:中国海军的战略是近海防御,中国不需要、也不准备搞航空母舰。短短几句话,引起了萧劲光的注意和深思。

他的秘书傅东启回忆说:那天,我陪首长看电视新闻。听主持人播了那条消息后,他轻轻地重复了一句:“中国不需要搞航母?”说着看了我一眼,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语地说:“这个问题要研究,——不知刘司令怎么考虑?我的印象中,他是主张搞航母的。”

就在媒体报道这一消息的第二天晚上,刘华清来到萧劲光的住处。在乍暖还寒的仲春夜晚,两代海军司令员就中国海军装备建设、要不要搞航空母舰等问题,进行了倾心交谈。萧老说,1979年叶飞来海军,先任政委后改任司令员。当时,我还在301医院住院、交班是在病房里进行的。装备建设没谈多少。那时,海军在“文革”中积累的许多问题还没有解决,还有大批干部压在那里没有结论。

紧接着萧老说:“前几天,你在国防大学讲《海军战略》的一个材料,傅秘书给我读了。你说‘我国的海军战略是近海防御,属于区域防御的战略,这符合毛主席和中央军委一贯主张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毛主席讲的积极防御,就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近海表示作战范围,‘防御表示战略性质。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既不屈从外国侵略,也决不进行对外侵略,永远不称霸。需要清楚的是,近海防御,仗怎么打?中外战争史上,在战略退却中组织进攻,在战略进攻中组织退却,是常有的事。近海防御战略,实际上是以近海作战为主,绝非不要中、远海作战。事实上,单纯的近海作战是防御不了近海的。”

刘华清说:“我们是一个濒海大国,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随着海洋开发事业和海上斗争形势发展,面临的海上威胁与过去大不相同。要对付具有远战能力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和舰载航空兵,仅有中小型舰艇和短程岸基航空兵不成。积极防御,当然包括战略退却中的进攻,没有航母,不能远距离作战,打起仗来只能望洋兴叹。所以,去年(1986年)8月,听海装和论证中心领导汇报工作时,我向他们交代了开展航母论证的问题。我对他们说,航母怎样造法,是海军全面建设的事。是直升机航母、护航航母分步造,还是直接造护航航母,要好好论证。”

萧老接着说:“过去几十年里,我们没有航母,不是不需要,也不是不想搞,而是搞不了,也不可能搞。开始几年,为了抗美援朝,集中力量建设空军,后来经济困难了。60年代初,经济刚好转,‘文化大革命开始了。那时,技术达不到,经济实力也不行。”

刘华清说:“现在搞,技术提高了,经济也强多了,但也不是没有问题,财力、技术仍有困难。但不能等。1O年内不搞。10年之后再搞,也还会有困难。因此,要早论证,早点把这个问题研究透。那样才有主动权。”

萧劲光连连点头,说:“是这个意思。你这些想法,可以向军委、总部首长作个汇报。”

刘华清建议萧劲光把对发展航母的看法,连同对海军建设的其他意见一并写下来,作为对建军60周年的纪念。

3月31日,刘华清向总部机关汇报了关于海军装备建设的两大问题。一是核潜艇建设,另一个就是航母问题。他说,这两个问题,涉及到海军核心力量建设,是关键性问题。这两项装备搞出来,从长远看,对国防建设是有利的。这两项装备不仅为了战时,平时也是威慑力量。

鉴于对核潜艇发展上认识比较一致,刘华清重点谈了发展航母问题。他说,现在各国都在注意发展航空母舰。无论是攻击型的或垂直短距离起降的,都是为了解决防空和海上攻击问题。美国、苏联都在大搞,其他国家如法国、意大利、英国这些比较发达的国家都在搞。中国当前财力、技术都有些困难,但也应着手研究。不能等到一切都具备了,那样就太晚了,没有主动权。要及早立项、早论证,早点把相关问题研究透。就这个问题,曾征求过萧劲光同志的看法,他也是这个意见。

这次汇报,在总部和国防科工委机关产生了一定影响。后来,国防科工委组织科研单位和海军装备系统开展了有相当深度的论证研究工作。

此次交谈后,萧劲光接受刘华清的建议,写成了《建设现代化的强大海军》一文。该文发表于当年8月《当代海军》,并由《人民海军报》全文转载。

文章说,中国实行近海防御战略,并不排除到中、远海作战。而到中、远海作战,没有航空母舰是不行的。一个舰队在远海活动,没有航空母舰就没有制空权。没有制空权,就没有远海作战胜利的保证。在远海,没有一种兵力可以取代航母夺取制空权,掩护远海舰船的活动。中国是一个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中国领土南沙群岛距大陆近一千海里。为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即使在和平时期,中国海军也应该到这些海区去活动,以保证中国在这些海区的应有地位和主权。到南沙去,就要有航空母舰对水面舰船进行空中掩护、支援。

文章指出:目前国家还很穷,不可能马上就建造航空母舰。邓小平指示军队要忍耐,就是说,国防建设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前提,在海军武器装备建设中,既要积极又要稳步,逐步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逐步实现海军武器装备的现代化。

文章发表后,不仅在海军部队引起强烈反响,而且《当代海军》杂志收到了上千封“海军迷”的来信。询问中国海军什么时候有航母?很多小学生把自己从几十元到上千元的压岁钱寄到杂志社:“支援海军建航母!”

斗转星移,转眼20年过去了。2007年,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前夕,经傅东启推荐,《解放军报》社编辑的《报刊资料》再次全文刊登了萧劲光的这篇文章。这次,编辑鲜明而又醒目的将文章标题改为《海军只搞近海作战是防御不了近海的》。

猜你喜欢

远海航空母舰航母
关于舰载机常用到的英文
航空母舰
巨龙入海
美国两航母“围住”伊朗
航空母舰的“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