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能靠“山寨”闯世界?
2009-11-23
中国第1000万辆汽车上月自长春一汽驶出。对比全球金融危机中风雨飘摇的美国汽车业,中国迅猛增长的汽车消费市场似乎表明中国汽车业正在大踏步跨入汽车强国的行列。但在高歌猛进的发展势头背后,不和谐的声音也不少,值得关心中国汽车业发展方向的人们认真思索。
腾中收购悍马的事件尚未谢幕,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新闻又粉墨登场。在吉利与媒体之间,经过传闻、否认,再传闻、再否认……反反复复的捉迷藏游戏之后,这次出自福特之口的消息显得言之凿凿。福特10月底正式对外宣布,将吉利作为福特旗下沃尔沃轿车的首选竞购方。
在海外抄底的狂热中,如果吉利今天用20亿美元买下当初福特花费3倍价钱买到的沃尔沃,不能不说是抄了个大底。但是,吉利国际并购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有评论认为,这是吉利走向高端、走向品牌国际化的重要举措,但吉利“山寨主义”的发展观与沃尔沃的品牌形象似乎格格不入。而且之前的案例也充分说明吉利并没有为国际化做好准备。据媒体报道,2007年吉利出资3315万英镑成为英国锰铜的第一大股东并成立合资公司,然而2009年上半年锰铜控股仅售出1035辆汽车,合资公司净亏1170万元人民币。作为吉利的第一次海外并购尝试,如果控股英国锰铜的最终成就仅是那辆饱受诟病的“山寨版”“小劳斯莱斯”,那么此次抄底沃尔沃无疑具有更浓厚的作秀成分。更令人忧虑的是,这样的并购令沃尔沃陷入一种“被”“山寨化”的尴尬局面。
单纯从产销量而言,2008年实现22万辆业绩的吉利算是中国民营车企中的佼佼者,而且确也做出了一些技术创新。但从它的整个发展历程来看,从创立之初仿夏利的外型、仿奔驰的前脸、仿丰田的标识、仿富康和仿奥迪(吉利控股旗下华普品牌),一直到最近上海车展推出的高仿劳斯莱斯(名为吉利卓越),吉利的发展史及其发展观贯穿着“山寨主义”的影子。沃尔沃作为具有80年历史的老牌高档轿车,其安全、豪华的品牌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吉利收购沃尔沃,将带给这个汽车品牌什么变化?沃尔沃全球的数百万忠实用户大概同笔者一样忧心忡忡。
中国的中小汽车企业有着挥之不去的“山寨主义”情结,典型代表是双环汽车。双环旗下车型的外观无一自主设计,莱宝高仿本田CRV、CEO高仿宝马X5、小贵族高仿奔驰Smart。在被宝马起诉并被判巨额赔偿之后,双环反而高调进军美国市场。据美国媒体上月底报道,美国一家汽车经销商Gabus将于2010年初开始在美国的27个州销售双环小贵族。另一家美国公司也在上月公布了双环小贵族在美国的经销商网络。
经济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格雷欣法则,也被人们习惯称为“劣币驱逐良币”。这个法则讲的是在用途大致相同的前提下,铸造精良的“良币”会逐渐在长期流通过程中被动退出,而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的“劣币”则会大行其道。正如吉利所声称的“四个轮子加两排沙发”,汽车的基本构造确实不过尔尔,然而人类的技术文明早已将汽车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安全、舒适、经济、环保……抛弃了这些特性的汽车毫无疑问将具有更大的“成本优势”,这种不计后果的“成本优势”恰恰就是“山寨汽车”的“竞争优势”。“劣币驱逐良币”的根本动力在于劣币铸造具有“成本优势”。即使是很小的成本差异,也能在流通过程的时间累积中体现出强大的驱逐效应。抛弃了技术文明特征的“山寨汽车”,其“成本优势”非常明显,双环小贵族的美国经销商Gabus甚至告诉媒体,每辆双环小贵族的销售利润堪与豪华奔驰相比。
支持汽车“山寨化”的人,总要用已经登上2009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榜首的王传福和他的比亚迪汽车来作正面教材,因为比亚迪令世界股神“巴菲特”都“竞折腰”。巴菲特只是一个成功的投资者,他的投资行为只服务于他自己的财富利益,既不能代表正确的价值观,也不能代表合理合法的知识产权模式。而比亚迪的成功,更多来自于在电池行业的突破性进展和对新能源机遇的把握,并不代表其对丰田外观一次次抄袭的“山寨行为”值得褒扬和借鉴。
就像“劣币”与“良币”互相排斥一样,山寨与非山寨是竞争上的死对头。“山寨汽车”的生存哲学既不可能转化到对立阵营,也不可能将非山寨同化到己方阵营。汽车业的“山寨主义”不断发展的最终结果,只能是在越来越大的消费层面中“劣车驱逐良车”。▲(作者是技术经济观察家。)
瞬 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