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岸警卫力量 与大国地位不匹配
2009-11-23
美国詹姆斯顿基金会《中国简报》最新一期文章,原题:中国海岸警卫的发展:挑战与机遇 对中国的海事分析人士而言,中国海事执法和管理能力面临的多重挑战显而易见。与中国海事发展规模相比,这些能力还太小,很不相称。中国海事专家2006年在一篇文章里写道:“我们现有的海事执法力量与我们的大国地位和形象不匹配。”
与此相反,其他太平洋国家,尤其是美日,拥有强大高效的海岸警卫力量。美国海岸警卫队配备250架不同型号飞机,日本海上保安厅也配备约75架,而中国海岸警卫配备的飞机加起来估计也不过30多架。飞机不仅对远程巡逻极其重要,对复杂救援来说也必不可少。上述数字表明,中国与其他主要亚太海岸警卫力量的差距很大。
中国有5大部门参与海事执法政策的制定。中国公安边防海警部队(海警)既不是这“5条搏涛蛟龙”中规模最大的,也不是最有威信的。但海警至少在当前是中国所有海事执法机构中唯一明显装备有武器舰艇的部门。还有两个部门在海事管理上与海警部队至少有着同样影响力,它们是交通部下属的海事局和国家海洋局下属的海监总队。上述部门的威信表现在以较快速度配备新型巡逻舰艇,并已开始配备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中国海事局有两万多名工作人员,超过其他海事执法部门。海关总署的反走私力量和农业部渔政指挥中心也是海事执法部门。上述5条海洋执法“蛟龙”代表了中国海上实质警卫能力。当然,它们之间还有一些合作和协调的问题。
尽管中国海事力量取得长足进步,但与亚太地区其他大国相比能力仍较弱,原因是缺乏单一强大的海上警卫机构,以监管所有海事力量及其管制功能。中国海上警卫力量的能力和熟练性正迅速提高。这从它们多次成功营救活动中可明显看出。无论北京是否选择将多家海洋执法部门统一为一家,中国海洋执法能力的增强都将使它在海洋主权和能源争端中自信姿态十足。如果当前地区和全球海洋安全发展动力继续得到适当支持甚至加速,中国在21世纪以一个“负责任海洋利益攸关方”的身份崛起是可行和合理的。▲(作者莱利·戈尔德施泰因,何晏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