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间接谈话法”
2009-11-20徐中赛
徐中赛
[摘要]本文论述了“间接谈话法”出现的客观需求,它在当今热门的说话艺术中的统摄和核心地位,把它从直接谈话法中分离出来是说话艺术的一个飞跃。
[关键词]间接谈话法 直接谈话法 方法技巧 案例
所谓“间接谈话法”是相对于直接谈话法而言的。“直接谈话法”就是一般平时生活中大量存在的自然或随意的谈话,它的基本特性是直接性,即谈话往往是直来直去,不假思索,或可说是不讲究什么艺术,把事或理说明说完即可。这是男女老少与生俱来都能熟练运用的方式,一般不需要学习和研究的。所谓的谈话艺术显然也不是指这类方式。而“间接谈话法”的间接性即指通过第三方取得的联系。当谈话的A、B双方避开直接性的谈话,或者说当直接性的谈话因意见、观点不同而效果不好、陷入僵局时,进而改用寻找双方都可接受或不得不接受的第三方C事物或话语作为中介,A、B双方就可能抛弃前嫌而在共同点C处取得一定的平衡和谅解,这就是间接性谈话法的含义所在。
笔者建议,在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设立一门《间接谈话法》学科,其理由如下。
一、人际谈话艺术空前繁荣的研究和普及,“间接谈话法”学科已呼之欲出
随着当代世界各方面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际交流的主要手段——谈话艺术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出现了大量研究、介绍人际谈话艺术的文章、著作、报告等,对于提高人际对话交流艺术起到了极大的推波助澜作用。人际对话的学习与研究,正日益成为各领域人士极其欢迎的对象。这对于推动当代社会的人际交流,密切国内外的人际关系,提高当代人类的文明程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然而综观近年来有关人际谈话的大量研究成果和普及资料,也不无遗憾地注意到一种倾向,就是介绍具体案例的多,作深入剖析的少;介绍具体的方法技巧的多,形成比较科学的理论体系,尤其是高度概括的理论成果更少。人们对说话艺术这一领域仍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理性概念和认识。例如有一本介绍说话艺术的著作,全书分别从各个角度,详细介绍了各种具体情景下的说话艺术。
全书的意图无疑是很好的,但问题在于“授人以鱼”、却没有“授人以渔”:一则读者在碰到具体谈话的时候,是否要把书作为一本词典或者手册带在身边来随时对照查阅,否则离开了就不知所以然;二则现实中具体说话的情景和与书中不尽相同,“词典”如果没有启发读者灵活思考应对的法宝,是否能够找到临时解决问题的办法呢?因此我们认为,成千上万的案例是必需的,恰到好处、要言不烦的点评也不可少,设章分节的体系框架更是欢迎,但在所有这一切之上还必须是真正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而不是表面的章节段落;必须有真正帮人们掌握说话的理论与方法,而不是一味地模仿或参考。“间接谈话法”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而呼之欲出。“间接谈话法”与目前社会上所有的谈话艺术类的研究相比,突出了“间接性”这一学科的核心理论,并统驭着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和千万个案例。正像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绘画是视觉的艺术,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所谓的说话艺术也必须用间接性这样一句话或一个词语来概括出他的核心和理论,这就是间接谈话法设立的客观背景和基础。
二、“间接谈话法”能够囊括人际谈话艺术中所有种类的方法与技巧
翻开目前连篇累牍的介绍和研究人际谈话艺术的方法和技巧的文章和著作,确实感到非常新颖、奇特,然而仔細分析研究似乎又发现方法技巧种类实在太多,令人目不暇接。几十、几百种的方法技巧,相互之间又不一定找得到什么内在联系,这种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状态对人们学习和应用造成一定的难度。反之,间接谈话法以其“间接性”的核心理论,可以统摄所有既成的人际谈话艺术。这里我们不妨列举几种最流行或最主要的谈话方法和技巧,来考察他们是如何臣服、隶属于间接性这个核心理论的。
1.幽默法。幽默是人际谈话艺术中最主要、或最难运用的一种方法。而所谓幽默,实际上就是将事物扭曲、变形、夸张或缩小来加以表现,而这就是第三方的中介,即A、B对话中的C方。一次柏林空军俱乐部招待英雄,主客是著名的乌戴特将军。敬酒时一士兵不小心将啤酒洒到了将军的光头上。冒失的士兵吓得魂不附体。整个会场顿时鸦雀无声。乌戴夫将军对正发抖的士兵笑道:“老弟,你以为这是治疗我秃顶的有效方法吗?谢谢你的好意。”全场哄堂大笑。这里“治疗”就是被借用的中介方。
2.反向法。把话反过来作为中介方说。爱迪生试制白炽灯泡,失败了1200次。一个商人讽刺他是个毫无成就的人。爱迪生哈哈大笑:“我已经有很大的成就,证明了1200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
3.假设法。假设一C事物作为中介。某公司晚上在开会。3个小时过去了,会还没开完。一位中年女员工站起来走出会议室。“您干什么去,小A?会还没有开完呢。”“我得回家,有孩子要照顾。”过了半个小时,又站起来一位年轻的女员工。“您要去哪儿,小B?你家并没有孩子要照顾呀。”“如果我总坐在这里开会,那么,我家永远也不会有孩子了。”
4.交换法。以交换为中介。《士兵突击》剧组作客央视《艺术人生》,一开场朱军问最近在忙什么时,王宝强称“忙着拍戏呢”;朱军追问拍什么戏时,王宝强回答“《艺术人生》”,一下赢得现场观众的掌声。
5.谐音法。利用词之间的谐音制造中介。一服务员端菜时不小心把顾客手中的筷子碰落地了,她忙边拾起边说:“筷落—快乐”,并即另换一双。
以上我们信手拈来,从最主要的幽默法到最常用的谐音法,从纵的反向法到横的交换法,从虚的假设法到实的插入法(略),分析了谈话艺术一些具体的方法、技巧,从中可看到它们都是从属于间接性这个核心概念的,都是A、B对话中出现的双方可以或不得不接受的C方,从而解除了直接谈话造成的尴尬,取得了圆满的结局。
三、“间接谈话法”与直接谈话法的分离是一种飞跃
“间接谈话法”的出现,使人类所有的谈话按方式被分为两大类:直接性谈话与间接性谈话。这种分离具有重要的、根本性的意义。
1.使用概念更趋清晰。可以使人们很清楚地了解自己当下需要使用、或正在使用哪一大类的说话方式,这就会造成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当某人在预计到或说话已经发生偏差,应立即考虑不用或停止使用直接性说话方式而改用间接性谈话方式,这种极其自觉、冷静的转换能避免人际的许多矛盾冲突,取得良好的效果。
2.核心明确简单易学。人们平时忙碌处理各类事务时,可以无忧无虑地使用直接性谈话方式;而一旦发现情况不对需要转换谈话方式时,即可抓住“间接性”这一核心,事前或临时开动脑筋寻找双方都可接受的第三方中介以进行沟通,取得双赢的结局。
3.学科体系逻辑梳理。近阶段来说话艺术研究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学科体系或说框架体系内严密的逻辑联系。而在间接性核心理论的统摄下,各具体的方法技巧如幽默、谐音、反向、交换等之间,按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排列,如从字面到内容、从自身到外来等等组成严密的体系。当然具体的方案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来共同设计编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