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亲职辅导的专业技术
2009-11-20刘华丽
刘华丽
[摘要]亲职辅导在中国还是一个亟待关注的领域,从社会工作视角看,它是一种直接的社会工作服务。由于以家庭为单位,更适于微观与中观层面的介入。本文致力于从操作层面探索亲职辅导的专业技术,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分析个别辅导、亲职小组与亲职团体中的具体方法与技巧,以期有助于亲职服务的规范与专业化。
[关键词]亲职教育 亲职辅导 社会工作 未来发展
目前针对父母担任亲职角色的教育正日渐受到关注,而亲职辅导把此关注落实到具体的操作层面。虽然国内已有不少机构在尝试家庭领域的亲职辅导,但专业水准还是参差不一。本文针对参与人数、参与形式的不同,从个别辅导、亲职小组与亲职团体三个层面论述亲职辅导的专业技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个别辅导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因此,有效的亲职辅导应该既面向全體,又面向个人,以突出其针对性。亲职辅导主要是对父母亲提供关于如何为人父母的教育与帮助,因而涉及的是每一个家庭自身内部的情况。由于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孩子们的问题也各异,同时,考虑家长自身的个性特点等综合因素,一些专门化的个别辅导非常必要。
一般来说,亲职问题较复杂或子女有较严重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需要较多的时间来探讨家庭内部的结构、互动形式与问题成因等,而家长与孩子对问题的认识及其行为的改变,也不是一蹴而就,个别辅导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较适合的方法。还有的案例涉及到家庭的秘密或隐私,不希望被家庭外的人知道,家长也会要求个别辅导。
此外,有的问题还涉及家庭自身的内幕。中国社会有其自身的传统,强调“家丑不可外扬”。因此,一些家庭出现亲子关系问题与孩子行为问题时,往往不愿意外人知道,若来求助,家长们更希望得到个别辅导。
所以,个别辅导在中国家长教育工作中有其独特的价值。尤其在当代这个日益竞争的社会,孩子与家长都承受较大压力,而城市孩子生活空间与学习环境与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孩子出现身心问题的比例正呈上升的趋势。家长一方面
非常关注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却缺乏科学的方法、技巧,因而存在较多的个别辅导需求。
可以说,个别辅导是亲职辅导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作为家庭社会工作的个别辅导,其实是个案社会工作在亲职辅导方面的具体运用,它遵循个案工作的个别化、接纳、承认、同情关怀、非评判、案主自决、保密性七原则,运用个案工作特有的面对面会谈、家庭访视、个案记录等方法,对家长进行帮助。其典型特征是一对一,即以一个家长或一个家庭的家长为对象,由家庭社会工作者运用个案工作的方法与家长一起解决问题,针对家长与家庭的自身情况提供的个别化服务。
其服务的重点在于帮助家长调适角色功能,使其能够顺利履行其应尽的职责。在具体的亲职辅导中,家庭社会工作者要特别强调在家庭的动态关系中,父母亲职角色分配是否合理,外界的角色期望与家长自我认同是否相符,找出妨碍其角色实行的原因,启发家长自己面对问题。同时,也要帮助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子职角色,意识到彼此关系的互动与爱中教育的意义。总之,帮助父母亲更好地认识自我及自己的孩子、家庭,以使家庭中每一个成员更合理地扮演自身角色,这是个别辅导的独特之处。
目前,针对家长的个别辅导在中国还非常缺乏。有些心理机构对家长提供个别咨询,其方法主要是量表测试与面谈。还有一些社区、媒体或社会机构开展“家教咨询热线”、“请专家预约辅导”等咨询与辅导工作。而中国现有的社会工作机构服务领域则比较狭窄,如上海全市范围的阳光、自强、新航三大社工社团主要面对失学、失业、失管的青少年、吸毒人员与司法矫正对象,针对亲职教育方面的个别辅导还未展开。这就需要中国的社会工作机构拓宽思路,建立相应的家庭服务机构,应因社会的需求,提供专门的个别辅导。
二、家长自助小组
家长自助小组在国外是一种较普遍的亲职教育团体,它可由学校、幼儿园、医院发动,比如一些公立学校设立的家长会,儿童医院组织的患儿家长自助小组等。也可由社会工作机构或相似性质的社团组织成立,比如家庭服务中心的家长自助小组。这些自助小组是一种较好的亲职辅导形式,它体现了自愿、互助与自我成长的精神,对参与的家长具有很好的效用。
阿尔弗里•卡茨和尤金•本德(Alfreel Katz&Eugene Bender)对自助小组提出了综合的定义:自助小组是自愿形成的,小组形成是为了互相帮助和完成特定的目标。小组通常由同伴组成,他们结合在一起是为了互相帮助以满足共同的需求、克服通常的障碍或生活迷失问题和产生希望。这些小组的发起者和成员感觉到,借助或通过现有的制度无法或不可能实现他们的愿望。自助小组强调面对面的互动和作为组员的个人责任的承诺。他们常常提供物质和情绪上的支持。他们常常是“原因”取向的。并且传播理想或价值,藉此,成员们可能获得对个人人格同一性的深刻意识。
可见,与一般的小组不同,自助小组具有自觉、自愿的性质,是小组成员的互相学习、互相扶持。这样形式的小组无疑可以给家长更多的赋权,使他们倾向于感到自身权力与效能的增加。因为,每一个家长在自助小组中都是参与的主体,都有其贡献。因此,家长们所获得的帮助来自于他们自身,而非外部的教育权威或专业社会工作者。其实,人们接受来自外部的帮助时,较易形成依赖心理,从而放弃自我的努力。而在自助小组中,家长们得到授权,这有助于家长产生改变的动机,提高个人成长能力、助人能力,较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在家长自助小组中,家庭社会工作者可以扮演两种不同的角色。一种是经济人的角色,即社会工作者的职责是把有需要的家长与适宜的自助小组联系起来,让需求与资源结合,既可满足家长的需求,又可以完善资源的组合。另一种是引导者的角色,既社会工作者作为参与者进入小组,在小组中运用自身的专业特点,引导小组顺利地发展,帮助组员通过互助而获得心理奖赏,感到愉悦与有价值,同时也解决自身的问题。
依据家长自身的特点,社会工作者在组建家长自助小组时,可以采用分类辅导的形式。这种分类辅导是一种新型的亲职辅导方式,一般的亲职辅导通常是针对所有家长可能遇到的共性问题,而分类辅导则是为了解决部分家长所面对的特有类型的问题,其优点在于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比如针对离异家庭、受虐家庭或亲子沟通有障碍的家庭,社会工作者开展相应的专门小组。在这样的小组中,参加的家长都面对某一特定问题,彼此能感同身受,又能分享各自的经验心得,每一个人既是“受助者”,也是“助人者”,从而扩展辅导的效果。
在组建分类辅导小组时,社会工作者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同质性原则。即小组成员一般具有相同问题以利于小组成员在讨论中产生同感,从而增强小组的凝聚力。
2.目的性原则。即家长对该小组辅导的目的很清楚。
3.自愿性原则。即参不参加、以及内心世界与组员分享与否皆为志愿。
4.保密原则。即参加小组活动的任何家长与社会工作者必须对组员的隐私给予保密。
5.民主性与引导性相结合的原则。民主性原则要求在操作技巧上培训者淡化“领导”角色,减少价值判断,尊重每一位家长,并参与团体的活动和讨论,创造真诚、尊重、温暖、信任的气氛,在谈话中采取不批评、不指责、不干涉的方式鼓励家长开放自我,坦诚地和其它家长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引导性原则要求家庭社会工作者适时提出问题,激发家长思考,关注团体内的交流与各种反应,注意对家长适时的启发、引导。
在引导时,家庭社会工作者要特别注意的是:不是教训家长而是开导家长;不是替家长决策而是帮家长决策;不是强化家长对辅导者的依赖而是增进家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长自助小组作为小组工作方法之一,有其特殊的对象,社会工作者可以在方式、方法上运用小组讨论、情景体验、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并鼓励家长“活学活用”,以丰富辅导的手段,增加辅导效果。
三、亲子互动团体
家长自助小组以家长为对象,亲子互动团体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形式,它强调父母和子女间的相互交往,以亲子互动为特色。所谓亲子互动是日常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遍的现象,具有血缘性、亲情性、长期性等特點。这种互动既与父母有关,也与子女有关,其互动的质量既要考虑父母的人格特征、受教育水平、教养方式,又要考虑孩子的气质、性别、年龄,甚至还要考虑家庭的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系统这一更广阔的社会环境,同时要关注它们之间的复杂的交互作用。
良好的亲子互动对于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给子女提供安全感、归属感与情绪、心理的支持,还可以及时、有效的传递对子女有用的信息,帮助子女顺利适应社会。反之,不当的亲子互动则会破坏亲子关系,在子女的身心发展上产生负面影响,带来一系列的行为心理问题。比如儿童分离焦虑、青少年离家出走等,往往都源于不当的亲子互动。
当前亲子互动中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个特点。
1.互动角色呈现中心—边缘的格局。在父母与子女互动的过程中,父母处于中心、主导、控制地位,子女处于边缘、被动、依赖地位,形成不对等的两极。通常“中心”居高临下,以自己的方式主观地审视“边缘”的境况,强制性地输出“中心”的指令,根本不用顾虑“边缘”的现实状况,使“边缘”沦为客体,只能被动、消极地接受中心的意志。
2.互动内容狭窄化。许多中国的家长在亲子互动中,重视子女的智力发展,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由于中国现行的高考制度,要考上好的大学,仍然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所以,许多的家庭都以学习成绩为最高指标。尤其面临中考、高考的阶段,学校是大考、小考不断。家长孩子谈话的内容也无非是成绩与分数,此外的话题都要靠边站。所以,彼此的沟通内容单一而狭窄,不能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多元需要,造成青少年心理压抑和痛苦的情感体验。
3.互动方式上重“言传”,轻“身教”;重惩罚,轻奖励。父母是青少年心目中最初的偶像,是他们的第一任启蒙老师,父母的思想、性格、兴趣,甚至生活习惯,都会对成长中的青少年产生重要影响。马卡连柯曾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向儿童谈话,或教育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你们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家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向别人说话,怎样讨论别人,怎样欢乐和发愁,怎样对待敌人和朋友,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儿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父母亲来说,应清醒地意识到自身角色的示范性。在“言教”的同时,更多地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子女树立榜样。遗憾的是,现在有很多父母只是重“言传”,轻“身教”。
4.互动频率较低。在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中,社会规范的学习、基本生活技能的掌握、远大生活目标的树立,这一切都需要父母的亲情鼓励与支持。由于当今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日趋激烈,许多父母因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来搭理孩子,亲子互动频率较低,不能适应青少年成长阶段的特殊需要,也易致使亲子之间产生隔阂、陌生感。
针对这些亲子互动出现问题的家庭,亲子互动团体是一种有效的干预。因为这些家庭的问题常常不是短期形成的,家庭内部往往会缺乏足够的资源去改变现在的僵局。家庭社会工作者介入期间,带领家长孩子参加专门设计的团体,能较好地弥补家庭内部资源的不足,同时通过示范、团体的互动与亲身的实践,有效地帮助每一个参与的家庭,使亲子关系与互动获得良性的改善。
相对于自助小组来说,亲子互动团体的成员人数往往会更多些,而活动的形式也相应更少私密性,更多的体验性。这种亲子互动团体也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以预防性、发展性为主,参与这种团体的家庭亲子冲突不大,所设计的内容可以是一些体验性的活动,人数多些也没有关系。比如,组织家长参与“亲子踏青、情意浓浓”活动,以及父母和孩子共同参加的“趣味运动会”等。此类活动的举行不但增进了亲子关系,也丰富并愉悦了闲暇生活。在家庭关系日益疏松的今天,其积极作用尤为明显。
第二类以治疗性、康复性为主,参与这种团体的家庭亲子互动不良,子女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此类的团体设计主题更有针对性,其形式也较为正式,人数不宜过多,以免影响互动效果。家庭社会工作者需要注意建立安全而坦诚的情境,在家庭中注入需要的治疗性元素,如:关爱、接纳、倾听、同理、尊重、理解、子女身心发展的相应知识、沟通技巧等。
参考文献:
[1]Insoo Kim Berg著,何会成,曾玉田译.家庭为本服务—寻解导向模式[M].香港: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1997.
[2]马德峰.亲子互动的现状及问题[J].社会,2003,(7):45-46.
[3]查尔斯•H•扎斯特罗等著,晏凤鸣译.社会工作实务应用与提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66.
[4]张莉萍.亲子关系促进工作坊――家庭社会工作的示范[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5]香港小童群益会杰出程序奖励计划1992-1994(内部资料).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上海市重点学科社会学(B501)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