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理论在高校体育专业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09-11-20李荣源蒋心萍赵颜陶丽
李荣源 蒋心萍 赵 颜 陶 丽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根据运动解剖学的学科特点,对有效教学理论在运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实施有效教学理论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了积极影响,提高了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强了运动解剖学的课堂实效性,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和赞同。
[关键词]有效教学理论 运动解剖学 教学方法
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人体机械运动规律与体育动作技术关系的一门学科,也是体育教育专业一门主干必修课程,在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也与其他体育运动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因它涉及大量的名词、概念以及复杂的人体各系统结构,内容枯燥,理论性强,学生难学,教师难教。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模式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如何教学才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成为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推进,教学改革己成为重中之重。因此,探讨如何才能达到教学的高水平、高效率、高效益,就显得极为迫切,而且具有深刻的现实指导意义。近些年来,有效教学理论已经融入了教学之中,在数学、语文、生物、外语、历史等学科中有了较多的研究,而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在体育方面的研究尚属少见。本文通过“有效教学理论”在运动解剖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寻找运动解剖学最佳的教学效果,真正的把这种教学理论融入到体育学科基础理论课的教学中来,发展、丰富其理论内涵,并为体育科学其他理论科目的教学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
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2008级全部四个班的学生(共185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先对两组学生进行运动解剖学基础知识的摸底测试,测试结果(优秀、良好、中等、及格等指标)经统计学处理表明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表1)。
2 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有效教学的基本理论、具体方法和应用范围,以及有效教学在运动解剖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
2.2教学实验法
实验组采用有效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有效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两个组均在同一学期进行教学,教学内容、教学课时相同;教学前、后在同等条件下按标准考试要求进行闭卷笔试,并在同一评定小组评判下获得相应成绩。
2.3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常规数理统计及分析,显著性水平为P<0.05。
3 研究结果
3.1教学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运动解剖学成绩对比结果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教学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的测试成绩均比对照组好,经T检验,P<0.05,说明有效教学理论应用于高校体育专业运动解剖学课堂中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
4 分析与讨论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英语教育文献之中。
有效教学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到我国(由台湾扩展到大陆),当前我国对有效教学理论的系统研究还不是很多。有学者认为,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相对有效地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是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
其实,有效教学并非是某种特殊的教学方法或方式,而是教师工作的一项特殊的原则,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是“学习中心论”,即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教学生学会学习,主张建立“教”“学”并重、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有机结合的现代教学的基本关系,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根本目的,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为出发点和归宿,以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进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为实质和核心。
在本次运动解剖学教学实验中,在有效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运动解剖学的学科特点,遵循激励性原则、形象性原则、操作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综合运用讲授式教学法(包括手势法、比喻法、设疑法、复习法、归纳法、联系法等具体方法)、“面向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和直观教学法,结果表明,有效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其原因是:有效教学强调学生的学习效率、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课后及时复习巩固,及时消化理解,有疑问必解,不让疑问积累起来。学生知道学习是一环扣一环、连续不断的。因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为改观,从而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熟悉各种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特征、位置毗邻和生长发育规律等基本知识,同时能更好的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体育课、课外活动、业余训练和体育竞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5 结论
5.1教学实验结果表明,教学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的测试成绩均比对照组好,教学效果显示出显著差异;同时,从对实验组学生的问卷调查反馈也可得知,在体育专业运动解剖学的教学中运用有效教学理论是可行的。
5.2在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中应用有效教学理论,师生共同参与,避免了传统教法中简单灌输、甚至“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学生身心的整体素质都得到全面发展,提高了教学质量。
5.3经教学实验证明,在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中
应用有效教学理论,能优化教学目标、强化教学过程、科学组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利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更高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李世昌.运动解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崔允漷.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J].人民教育,2001,(6):46-47.
[3]姚利民.有效教学涵义初探[J].现代大学教育,2004,(5):10.
[4]蔺曾莲.有效教学理论在高师体育专业排球技术课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5.
[5]馬勇军.体育运动解剖学教学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52-53.
基金项目:1.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四批立项项目(课题编号:2008B034);2.2008年广西高校精品课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