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辉的思想 永远的指针

2009-11-20杨庆权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5期
关键词:现实意义邓小平

杨庆权

[摘要]邓小平同志始终高度重视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形成了特色鲜明、完整系统的青少年观。本文通过剖析、总结邓小平青少年观的内容和观点,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坚持以邓小平青少年观为指导,不断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邓小平 青少年观 现实意义

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他光辉的一生中,始终关怀着青少年这一个特殊群体。而他就青少年教育问题做出的众多科学论述,则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青少年教育观,为我们在新时期不断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一、确定了青少年的历史地位

1.青少年是革命、建设的先锋和栋梁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就又多次强调:“干革命,搞建设,都要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没有这样一批闯将,我们就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就无法赶上更谈不上超过国际先进水平。”这里讲的“闯将”,实质上指的就是青年。邓小平同志深刻地认识到了青少年勇于拼搏、敢于创新的特点和优势,更是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赋予了青少年崇高的历史使命。

2.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和接班人

邓小平同志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指出“青年——是我们的未来,我们的一切事业的继承者。”因此必须重视青少年所处的重要历史地位,这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大事。

3.青少年是祖国、民族的希望和未来

在邓小平同志的眼中,青年代表着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他曾明确地指出“我们毫不怀疑青年是我们的希望和我们的未来。”“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二十一世纪大业的生力军。”

二、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1.坚定社会主义道路,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政治观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敏锐地意识到我国十年来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的严重性问题,他指出:“十年来我们的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教育发展不够。”为此,他指出,“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

2.提出了“四有”新人标准,确立了人才培养目标

邓小平同志在《为张海迪题词》中提出了新时期培养教育青少年的根本目标,即“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四有”新人的人才质量标准,既是对人才素质、公民素质的整体要求,又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备的主要素质。它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有理想”是其核心,贯穿于其它“三有”之中,其它“三有”则是实现理想的必然要求。

3.加强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保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三、提出了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途径

1.勤奋学习,不断提高

1978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要大力在青年中提倡勤奋学习”的号召,以后又多次强调青少年要下苦功夫学习。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文化知识和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三个方面。

2.积极实践,勇于创新

邓小平运用实践观的基本原理,鼓励青年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实践、敢于创新,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要怕失败,不要怕挫折。青年要积极到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四、邓小平青少年观的现实意义

1.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战略意义

邓小平青少年观的首要内容就是充分肯定青少年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青少年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在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使他们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

2.重点加强青少年的理想教育

邓小平同志在阐述“四有”新人的观点时,旗帜鲜明的表示在这“四有”中“我们最强调的,是有理想。”要特别教育我们的青少年“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走在时代前列的青少年受到了更大的思想冲击,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逐步凸显。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必须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对青少年深入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引导他们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3.充分发挥学校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邓小平文选第1、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共青团中央,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现实意义邓小平
村志在乡村文化承传中的现实意义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三重逻辑与现实意义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
毛泽东的党内批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邓小平承认:林彪比他更能理解毛泽东的意图
红色读物
思索《鲵鱼之乱》生态危机的现实意义
邓小平“怕”回老家
浅谈对台文化统战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