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教育前沿理念探析

2009-11-20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5期
关键词:声乐教育民族声乐

蒋 青

[摘要]建构创新型的声乐教育体系,必须充分认识到我国声乐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前沿问题及理念,打破传统“三种唱法”的成见,立足本民族声乐艺术特色,借鉴西洋声乐艺术的教学经验,正确理解科学的发声机理,运用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让学生自然地、优美地歌唱。本文以声乐教育前沿理念为研究視角,探讨我国声乐教育的发展状况以及如何构建先进的声乐教育理念,以期对我国声乐教育教学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声乐教育 前沿理念 民族声乐

一、我国声乐教育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具有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在悠久的艺术长河中,我国的音乐文化丰富多彩,底蕴深厚,可以追溯到距今5000年以前。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到今天,我国的声乐艺术文化无论从创作思想上,还是从创作内容上、创作风格上、创作技法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我国声乐表演和声乐教学也随之在技术上和艺术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完善。随着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在音乐艺术文化方面不断地交流,使我国声乐教育工作者有机会借鉴国外更多的声乐教学成功经验,从而推动了我国声乐教学和演唱的不断发展。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中,声乐教育工作者对欧洲美声学派的技术要求、演唱风格、美学原则及教学理念都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尤其是对学生的声乐技能训练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启示,从而使我国声乐教学的思路、视野以及教学水平和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经验的同时,如何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声乐发展,如何创新声乐教育理念,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声乐技能,已经成为现在国内声乐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问题。

二、声乐教育前沿理念

1.民族声乐发展的“一元化”和“多元化”

中国民族声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引进西方声乐技术后更是得到了迅速发展。但近年来,因为我国民族歌唱家的演唱风格大都趋于一致,都采取求同存异,以同为主的美学原则,民族声乐越来越趋于单一的演唱方式,它扼杀了民族声乐的特色和多元化风格。和其他国家相比较,我们会发现,美声唱法都因地域文化的不同而表现出个体风格特色的差异性,而我国拥有56个民族的地方音乐和戏曲曲艺音乐,但在民族唱法上表现出“一元化”的趋势是不正常的。所以,大力倡导民族声乐的民族特色,培育民族声乐的特有韵味,倡导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也就是风格上的多样化是很有必要的。这符合我国民族声乐兼收并蓄的发展特点,也有利于民族声乐发展的百花齐放。

2.对“三种唱法”的改革创新

伴随我国声乐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问题——如何看待“三种唱法”,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从第二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开始,以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划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所谓“美声”,就是专指西洋歌剧和艺术歌曲的演唱,“民族”则是指我国“地域性”民族民歌的演唱。但自从有了现代歌曲创作之后,传统民歌演唱,特别是汉族民歌的演唱方法开始分化。19世纪二三十年代,黎锦晖奠定的“流行唱法”具有生活化、都市化、个性化特点而另一方面,聂耳、冼星海等人奠定的“新民歌唱法”具有群体化、美声化、民族化的特点。从歌手来讲,周璇是中国现代流行唱法的先驱,王昆则是现代民歌唱法的先驱。两者都来自民族民间音乐,不过,前者与欧美流行音乐唱法相结合,后者则与西洋美声唱法相结合,由此发展成了三足鼎立的基本模式。这种模式成型于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流行音乐在中国复苏前,没有根本性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种模式出现了变化。一方面,是流行音乐出现了爵士、摇滚、都市抒情歌曲等风格上区别明显的流派和类别;另一方面,创立于20世纪40年代的“新民族唱法”经过近50年的发展,最终成了学院音乐教育的主流,占据了几乎是惟一性的统治地位,但“科学化训练体制”越来越导致了个性的丧失和对各民族、各地域,民族、民间音乐的压制,因此,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异议和反对。

在这种情况下,三种唱法的分类就变得不但不够严谨和科学,而且己经开始严重阻碍了中国声乐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阻碍了“原生态民歌演唱”的发展。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营造出了建国初期较为宽松的艺术氛围。今天,对待所谓非学院派的“原生态”唱法,难道我们不能再宽容些?对此问题,笔者非常赞同音乐评论家金兆钧“旧的音乐研究理论已经落后于音乐发展实际的显现”的观点。所以,我们的音乐理论、音乐教育、音乐评论应该敏锐地关注音乐实践的变化发展,有所改革,有所创新。

三、构建先进的声乐教育理念

先进的声乐教育理念应该以本民族声乐艺术成果为基础,广泛汲取和借鉴西洋声乐艺术先进的经验和理论,形成世界性的中国声乐艺术。

1.打破传统的“三种唱法”的成见

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努力探索科学的训练方法,因材施教,中西结合。帮助学生修饰自己的声音,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和素质,使学生的演唱自如、流畅、美丽、动听,千万不能去造“声音”。

2.扎根在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沃土

使中国传统的优秀音乐文化被充分的挖掘和利用。

3.借鉴“西洋唱法”的先进经验

人类发音器官的结构和发声原理是相同的,不管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在进行声音训练时具有共性,有相互借鉴的地方。“西洋唱法”历史悠久,除语言和音乐风格与我们有区别外,在嗓音训练方法和声音美学方面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到底如何借鉴“西洋唱法”中的先进经验,中西结合,达到发展我国声乐艺术的目的,我们的先辈和广大声乐工作者已经做出了长期的、艰苦不懈的探索,也总结出了许多丰富的经验,总的来说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声乐教学中,根据学生声音特点,因材施教,广泛汲取西洋唱法中先进的训练方法。第二方面,是如何将美好的、受过良好训练的嗓音运用于风格不同的中国作品的演唱中。

随着我国声乐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国外交流的进一步加深,我国的声乐教育事业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民族声乐一定会在世界音乐舞台绽放更加美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周为民.对民族唱法的几点思考[J].中国音乐,2000,(2).

[2]张伟.20世纪中国声乐教育(硕士毕业论文).陕西师范大学.

[3]李晓晗.中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98.

猜你喜欢

声乐教育民族声乐
高校对从事声乐教育的学生钢琴伴奏的培养
声乐教育与情感教育的辩证关系研究
民族声乐教学中男高音歌唱的技术训练与能力扩展
论民族声乐的科学训练
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
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与方法
浅谈大学声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探究我国音乐发展的“多元化”
个性化声乐教育和实践
利用民间传统文化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