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新诗意象的多义性
2009-11-20黄燕蒋道文
黄 燕 蒋道文
[摘要]鲁迅新诗意象明显有着多义性特征,致使诗意内涵产生意想不到的丰富性,读者能够根据意象符号的诗意启示作出多种意义的解释,由此增强其新诗艺术的生命力。
[关键词]鲁迅新诗 诗歌意象 意象符号 多义性
相比小说、散文和戏剧形象,诗歌形象恐怕是最难揣摩和感受的。因为小说、散文和戏剧形象有着相对的明确性与稳定性,然而诗歌就不一样了。诗歌除了叙事诗、哲理诗和政治讽刺诗等其含义比较确切的诗体面貌外,大量的诗歌类别体貌为抒情诗,而抒情诗其形象感特别强,有着不少的诗歌意象作为诗情抒发与诗意表达的因子,这种诗歌意象似乎有着天然的含蓄与蕴藉,加上抒情诗特别讲究艺术性,一般都不主张直接明了地描述抒写对象和环境,这就更加重了诗歌意象的蕴蓄与隐讳,使人更难于把握诗歌意象的含意与真意,很难以确切的语言加以表述,也正是古人所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由此造成诗歌意象的多义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欣赏感悟和鉴赏结论。
所谓多义性就是诗歌意象具有多重或多种含义的特性。诗歌意象的多义性由于含义的多样,致使诗歌意象的内涵加深,欣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感悟与人生体验,去进行合乎规律与目的的领会与阐释,从而获得艺术精神的高度活跃与愉悦,以及至高无上的高雅的快乐。
品读鲁迅新诗,恰有这样的艺术审美感。鲁迅创作有6首新诗,分别是《梦》、《桃花》、《爱之神》、《人与时》、《他们的花园》和《他》,这些新诗发表于1918年5月15日至1919年4月15日北京《新青年》上,很顯然是受时代思潮的鼓动与激荡而萌发的创作冲动,其诗意也明显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这些新诗意象组合起来总是具体而又概括地包容和表达诸多含意,而决不是单纯地传达某一个意思或某一种情意,以致读者能够根据意象符号的诗意启示作出多种意义的解释。从不同的视野感触会发生不同的体悟,从不同的视角审视会产生不同的诗意。
“梦”常常作为对美好事物、闪光理想和对明天未来向往憧憬的指代或比喻,但有时也代指某种不好的东西。《梦》中的“梦”两者兼有,“很多的梦,趁黄昏起哄”,五颜六色,光怪陆离,既有“前梦”也有“后梦”,前梦、后梦之中又有很多梦,它们在黄昏时节纷纷登场,相互排挤争斗,都意欲把对方赶走出局,于是进行着一番滑稽丑恶的表演。这些梦显然是黑色的、灰色的,是黑暗势力的象征,可以判定作者是在对黑暗势力的批判。当你联系到当时一系列历史小丑的表演,什么皇帝梦、复辟梦、割据梦,就使乌黑之梦的意象具体化和明朗化,可以以此表明作者意在对反动势力的深刻揭露,同时又是对群魔乱舞的历史怪象的辛辣讽刺。诗里又出现了“明日的梦”与之相对,由此表现出此诗含意的丰深性。“明日的梦”自然是美好的明亮的,是作者美丽的想望和理想的寄托。如果联系实际情形,那么“明日的梦”之意象又何尝没有现实依据。“明日的梦”可谓新生者的象征。那时,十月革命已经爆发,大批先觉者已经应运而生,作者以“明日的梦”来寄寓对明天的明亮希望,是恰切而自然的。从“明日的梦”对小丑一般表演的前梦、后梦大胆反驳的坚定语气和反对抗拒的坚决勇敢的姿态,可以看出“明日的梦”就是代表了已经和将要产生的新生事物,意味着光明美好的未来不会太远,预示着一个新时代即将来临。由于多重含意蕴含其中,就使此诗有着一种引人品味、耐人咀嚼的余地。
《桃花》写了花中的桃花和李花。单就花来说,花也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各种各样的花都有自身的光华和优长,都值得抒写和歌赞。但当它赋予了人情色彩后,也就有了人性的情感好恶。诗里写我、桃花、李花三个意象。“我”在园中漫步,看到“桃花开在园西,李花开在园东”,“我”情不自禁地咏叹道:“好极了!桃花红,李花白。”这是“我”即景生情的喜不自禁的赞叹,并没有任何偏心而特别称赞哪一方。桃花、李花各自盛开都是满园春色的装点。然而桃花却生气了,而且非常生气。一般认为,此诗主要表达作者对心胸狭隘者或狭隘主义者的批评。联系当时西学东移的情势,桃花何尝不是文化激进者的代表。在面对西方先进文化进入中国大地的艰难,在面对外来先进学说得不到极大认可,而又极力向往变革更新传统文化的情况下,作为新知识分子——先进文化的代表,怎不感到内心的愤懑和气恼。所以桃花狭隘嫉妒,只是表面现象,实则有着内在的深层原因,就是对一种先进文化融入固有文化的激切心理,盼之愈切,难以掩饰,也不必掩饰,因此桃花的生气是有意为之。李花似乎是谦谦君子和传统文化守望者的象征,默不作声,好像表示了他的谦逊与虚怀,但也不排除有意沉默,以静制动的心理战术。这样理解此诗,也许含义更丰深更复杂,也更符合诗歌创作的实际。
《爱之神》是一首爱情诗,但不一定仅仅局限于爱情的理解。在理解为爱情抒写的基础上,又何尝不可以加大诗歌表意的范围。古往今来诸多描写对爱情执着追求的主题,都可以转化为对理想对人生执着追求的理解,如“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本意是对爱妻的深切眷念和痴情思念,如果结合实际转意而理解为对美好理想对明天的热切向往和努力追求,又何尝不可。《爱之神》描述了一个身中爱神之箭而不敢大胆出击、勇敢行动的故事,表明作者爱情自由的思想观念和对徘徊不前者的批评。爱情自由又常常是个性解放的具体表现,因此此诗又寄寓了作者对个性解放的期望和呼唤。爱神之箭射中了谁,谁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自由地爱谁,去寻找和追求自己的意中人,这是爱神给予的爱的自由和权力,谁也不能阻碍和干涉。然而诗中的“我”却犹豫徘徊,迟疑不决,这说明深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是何等深重,即使给予自由和权力,也仍然有着奴性心理的阻滞而难于迈开前进的步伐,也说明要彻底改变闭塞落后思想的影响,又是多么的艰难。“我”已受爱箭的射中,就该去自由地爱,又何必还要向爱神问个明白,所以爱神果决地回答:“总之我的箭是放过了!/你要是爱谁,便没命的去爱他;/你要是谁也不爱,也可以没命的去自己死掉。”爱情如此,其他方面又何尝不是。此诗可以说是对个性泯灭太久的叹息,是对应该个性张扬却不去个性发挥的嘲讽,更是对已受外来文化冲击却还在固守古老文化而封闭自我个性的批判。所以《爱之神》不能单纯理解为爱情诗,实则还有许多方面的深意。
《他》更是一首复杂而有争议的诗。全诗由三个小节组成,写夏、秋、冬三个季节中“他”的不同状况及“我”在追寻过程中的不同举动。大概内容是:第一节写夏天“我”以为“他”在房中睡着,生怕影响和干扰他的清静,所以奉劝知了不要鸣叫,等到太阳落山,知了停止鸣叫,去开门叫醒他的时候,门却被锈铁链子紧紧系着;第二节写秋天到来,“我”希望秋风尽快吹开窗帘,会望见“他”那娇美的双靥,然而却是房内空空,全是粉墙,因而“我”感怀不已,不禁遗憾,发出“白吹下许多枯叶”的感叹;第三节写冬天来临,大雪纷飞,“我”扫出路去寻“他”,一直寻到山上,都不见他的踪影,并担心他的安危,认为山上不是如花似玉的他所居住的环境,结果寻来寻去,还是掉转头回到自己的家,终于没有再去寻找。这个“他”寓意什么,“他”即“她”,古人常以女性作为美梦即美好理想的象征。因此有人认为此诗是写“我”对美好理想追求的过程或三个阶段,然而“我”的追求不执着,走回头路,没有继续前进、坚持到底,令人惋惜,由此寄寓了作者的批评之意。但也有人认为“他”即指当时的新思想。第一节写新思想被封锁,第二节写新思想被放逐,第三节写新思想被埋葬。由此表明作者对新思想的深情呼唤和对新思想遭遇不测的叹惋。如果把“他”直接作为“新人”即“觉醒之人”来理解,那么诗意的表达也是顺理成章的。在“铁屋子”酣睡多年的一些人终于受外界的刺激与启发而猛然觉醒了,定要放飞自己,去追求远大的理想,不管夏热、秋瑟与冬寒,都义无返顾,坚定不移,因而追求的路愈走愈远,以致像“我”那样的人,想一路同行,共同追寻,虽是关心和担忧但始终找不着他,只好回到自己的家。那么这三种解读到底哪一种更接近诗歌的本意,要说清楚的确很难。诗里寄寓的深意实在太多,从不同的视角或抓住不同的关键词去解读,就会产生不同的感悟与意义。《他》这首诗可谓鲁迅新诗中最杰出的诗作,一直倍受人们关注与赏识,不少现代新诗选本都选到了它,它几乎达到了人见人爱、越读越新的境界。
五四初期创作的新诗,恐怕惟有鲁迅的新诗才引起了人们的高度注意。之所以达到如此境界,就在于鲁迅新诗全用形象说话,将诗歌的美学意蕴隐含在诗歌具体的形象之中,不要浮华的辞藻,不要妩媚的语言,只要朴素的言语与平凡的形象弹奏心底的歌,只要真实真诚的情感抒写着“两间之真美”,真是“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鲁迅曾说诗歌小说“究竟也以独创为贵”,贵就贵在情感与形象,贵就贵在以充满情感而又真实的形象传达出丰富而又深邃的艺术意蕴。鲁迅新诗正是达到了以充满感情的形象说话而含蓄蕴藉的境界,从而使他的新诗产生了多义性的特征而耐人咀嚼,形成新诗中的“这一个”而有别于五四初期其他诗人的诗。既不背离时代精神的,也由此表明“志高者意必远”。但鲁迅新诗蕴含的时代精神是间接表现出来的,没有像“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而是“更加莎士比亚化”。如果单纯就鲁迅新诗进行品味也能品出其中深味,但我们不满足于此,如鲁迅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因此联系到鲁迅新诗创作的时代背景,就更感到鲁迅新诗创作技巧之新颖,手法之高妙,表达之婉转,含量之丰富,寓意之幽深,揣摩之有味,余味之悠长。
参考文献:
[1]坟•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一).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
[2]华盖集续编•不是信.鲁迅全集(一).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
[3]马克思.致斐迪南•拉萨尔.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201.
[4]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七.鲁迅全集(二).
[5]鲁迅全集.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8,7.
[6]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12.
[7]朱光潜.谈美.朱光潜全集(2).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10.
[8]邓牛顿.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8.
[9]蒋登科.新诗审美人格论.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6.
[10]李怡.鲁迅与中国现代新诗.中外诗歌研究.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