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之我见
2009-11-19谢占梅
谢占梅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实施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实践证明。我国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普通教育培养一批知识层次高、理论功底厚的高新知识人才,更需要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如果说高新技术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那么高素质的劳动者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职业教育承担的任务就源源不断地培养和输送这种“载体”,不断更新和提升一线劳动者的素质;职业教育关注的焦点则是尽可能提高劳动者适应社会发展与技术变革的能力,满足社会对就业者越来越高的能力要求,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实施教育富民工程,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增强教育主动对接经济的有效途径,职业教育的发展,必然为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提供智力支撑和直接有效的服务。
职业教育的兴衰不仅关系到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更关系到地方经济的发展。从其功能来看,职业教育主要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对当地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要使地方经济稳定、持续、快速发展,进一步强化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一大批在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工作的技能型人才势在必行。
1职业教育的特色与前景
1.1职业教育的特色
职业教育特色,是由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特别是它的内在矛盾的特殊属性所决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提出:“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它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由此看出,职业教育具有双重属性。首先是有其它类型教育都具有的一般属性,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同时又有其它类型教育所不具有的特殊属性。它是直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包括行业建设服务的;它是直接为火的就业服务的;它与市场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这些特殊的属性,就确定了职业教育具有其它类型教育的不可替代性。职业教育具有一下特点:
第一,地方性与行业性。发展职业教育的{'¨发点和落脚点,主要是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的发展以及行业的发展服务,为人民的就业服务。职业教育的地方性与行业性,还体现在地域和行业的差异性上。不同地方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资源状况,产业结构、开发方向和生产力水平也不相同,同样是农村,南方和北方的种植业、养殖业、餐饮业等就不一样,不同行业的技术结构、生产力水平也有差异,等等。职业教育必须主动适应这种差异性,突出地方和行业的特点。
第二,技术技能性。职业教育技术技能性,是由培养目标所决定的。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主要是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培养人才的教育应该有所侧重,有所分工。
职业教育不论从中等职业教育来看,还是从高等职业教育来看;不论从社会职业教育来看,还是从行业企业职业培训来看;不论从社会产业依托对职业教育的中等层次要求来看,还是从高等层次要求来看,职业教育没有严格的教育对象的限制,它覆盖于产业的技术阶层和社会的平民阶层,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是能够使广大人群改变不利处境的教育,是一种真正的全民的大众化的教育。
1.2职业教育的前景
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
第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是我国教育大众化的主要体现,同时,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逐步完善也要求人才多样化,不仅需要大量的学术型、工程型人才,也需要大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据统计,学术型(科学型、理论型)人才学历层次主要为研究生以上;需求量占5%;工程型;设计型、规划型、决策型)人才学历层次主要为本科以上;需求量占15%;技术型(技术型、管理型、实施型)人才学历层次主要为高职专科,部分为高职本科、研究生。高职所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量占80%。可见,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空间是很大的。
第二,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的发展表现为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趋势,经济的发展不再靠产业的粗放经营、人力的简单劳动及扩大再生产来取得,而是依靠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发挥作用,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与经济技术水平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这样的人才在市场经济的竞争舞台上将大有可为。
第三,社会上盲目追求高学历的风气正逐渐减弱。前些年,社会追求高学历之风严重,考生及家长甚至不惜任何代价,只要能上本科就行,这也是社会重视人才、缺乏人才的结果。而国家自1999年扩大招生以来,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本科毕业生大幅度增长。社会对本科生的需求大不如前,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在这种形势下,高职生以其实用性、专业针对性强,适用岗位能力快而备受企业青睐,他们认为这样的人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所以,现在的考生及家长变得更加理性,更加务实,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以专业为重,专业大于学历。
2取业教育对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更为直接、更为密切。从教育目标来看,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性人才,直接进入社会就业领域是其明确的方向。
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受教育的劳动者的劳动素质,通过提高受教育者的劳动素质,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进入21世纪的今天,经济的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劳动者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和制约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今世界社会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走上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主要不在于发展规模和发展数量,而在于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而决定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的是人,是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我国职业教育法第一条就把提高劳动者素质提了出来。而且把它同科教兴国联系在一起,这就从根本上抓住了发展职业教育的实质性内涵。集中体现了职业教育以往的成功经验。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实用性人才,是职业教育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表现。
2.1职业教育是加速生产技术更新的重要途径
根据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像我国目前的生产技术水平,高级技术人员、中级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比例应该是1:3:10。从实际情况看,大多数企业达不到这个比例,技术工人不但量少而且素质达不到要求。现实的生产过程中,由于一线劳动者职业素质的原因,影响新工艺、新技术实现转换的现象屡见不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很明显,职业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可以加速生产技术的更新,通过培养适合经济
需求的各类人才可以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
2.2职业教育是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
在现代化生产和经济条件下,加强经济管理和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对经济管理的作用表现为:既可以通过专业理论学习技能培训等方式加强已有的经济管理者的素质,提高其管理水平,又可以为企业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者队伍提供人才。因为经济管理者的来源一是从生产服务第一线的人员中提拔,这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对象。二是通过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在内的学校直接培养。职业教育还可通过对社会政治、文化、职业道德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对经济发展产生间接作用。在现代化生产的条件下,只有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特别是劳动人员素质的提高,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劳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加速经济的发展。
职业教育培养出职业技术人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表现在:一是具备了实用型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性的动手能力,劳动者素质提高,到岗会干,到岗能干,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重用。高素质的劳动者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产量增加,质量提高。二是掌握了先进科学技术,使产业装备的技术含量提高,熟练地运用先进工艺和技术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效益好。三是拥有全面的综合性知识和良好的应人应事能力,能深入学习新知识、新成果,用于实践。善于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能够从事创造性工作,提高系统运行效率,促进企业发展。因此随着国内外经济迅速发展,高级职业人才将是企业的科技生产活动的主体,是最有价值的财富。职业教育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素质教育的倡导者詹姆斯·多姆逊认为:“一个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热爱真理、诚实正直的学生同仅仅是成绩优异的百分生相比,前者更有利于社会。”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只有坚持以提升素质为本,顺应国际上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追踪先进理念,逐步将培养职业岗位能力为本转变为培养个人综合素质为本,才能给学生以复合型的知识、技能,完备的人格、人文修养,积极的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具发展潜力,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多层次、多元化的人才需要。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是面向地方经济、面向职业岗位,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需要的专门的应用型人才。经过多年发展,职业教育对我国地方经济发展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从我国国情来看。要实现现代化,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城市化进程,完成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既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级专门人才,更需要亿万高技能劳动者。在此过程中,职业教育将会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