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给学生质疑释难的金钥匙
2009-11-19盂庆洪傅佃元
盂庆洪 傅佃元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只有教师用良好的教学方法去指导学生的学习,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给学生质疑释难的方法十分重要。
一、采用有效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运用读、议、讲、练的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读是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的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读,提高读的质量。结合实际,把握好重难点,提出读的提纲。议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也是学生互相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教师要把握好主题,明确议题,开拓思维,适时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有效地培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讲是教师对关键问题的点拨,教师对重点知识给予精讲,及时对学生纠编,解疑。练是知识巩固、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对教学及时反馈,及时补缺,使学生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形成知识树。
教学中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达到传授知识,提高学生政治理论知识水平,又发挥德育功能,提高学生道德觉悟和政治素质,使知与行统一。
二、利用社会课堂,开阔学生视野
理论联系实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政治课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课题,让学生从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在社会教育的大环境中,使学生理解体会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去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请进来。
走出去,要根据课题的需要。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访问,到农村调查采访,通过到社会访问调查,开阔学生的视野,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改革开放正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请进来,是据课题需要,请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作出贡献、有代表性的人员到学校讲课,作专题报告。这样,使学习生动活泼,在思想政治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追求欲望和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学生政治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平,获得良好的素质教育效果。
三、师生平等相待,形成默契关系
教师的角色不但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而且影响着教学效果和质量。教与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一个感情互动的过程,能不能动起来,既关系到知识传授的效果,也关系到知识接受的质量。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就是一种纯师生关系,换句话讲,教师把讲学作为程式化的工作来完成,学生也把听课作为一项强压下的任务来对待,教师与学生之间就没有那种超越师生关系的感情作纽带,那么,教学就只能停留在一种形式上。因为,教与学的本质意义不是单纯依靠师生关系可以全部实现的,它还有赖于师生之间的一种信任,这是一种朋友式的信任。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主导者,应该注重与学生之间朋友关系的培养。与学生平等相待,放下架子讲学,带着感情指教,出于真心关怀。这样就不会与学生产生敌对心理,而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继而,学生也会不自觉地把教师作为自己的朋友,信任并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从而达成教与学的默契关系,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四、培养提问兴趣,鼓励质疑问难
给学生讲古今中外名人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故事,并要求学生背诵陶行知先生的一首诗:“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人力定胜天,只在每事问。”鼓励学生质疑问题,要求学生在预习每一节课时至少提出三个问题,并强调其中要有一个问得好的问题。这样一来,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就非常高。他们质疑问题,打破了对教科书的神秘感,渐渐懂得提问要问到点子上,这个点子就是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五、逐步提高要求,指导学生会问
对于学生来说,评价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主要看是否有针对性和创造性。
首先,要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提倡“标新立异”,注意发现敢想、会想的学生或事例,及时给予肯定。在课堂教学中,对能够提出自己独立见解的学生要常给予表扬。同时,结合学生实际经常介绍一些通俗易懂的思维方法,以开阔视野。
其次,要尽可能创造有利于学生思维创新的教学环境。讨论式教学最有利于学生的思维产生创新的火花。经常用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乃至激烈地辩论,往往能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这样学生就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了。教师还要开拓思路,在教材与学生之间“架桥辅路”。
六、提倡即席提问,培养应变能力
学生不但敢于质疑问难,而且能根据课堂教学即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积极地开展讨论,展开激烈辩论。即席提问,展开课堂讨论,就要求教师必须学习领导讨论的方法。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交给学生去解决,这叫“信息反馈及时反弹”。当然。决定一个问题是否“反弹”,要考虑这个问题是否有价值和符合教学要求,要估计学生的可接受性。“反弹”可以用鼓励法、激将法:有人敢回答某某同学提出的问题吗?或者用辅助法:他提出的这个问题只是一种看法。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看法吗?总之,“反弹”要自然一些,巧妙一些,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当然,教师被学生的提问难倒的事也很平常,教师只要敢于承认自己教学上的不足之处,与学生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有利于培养学生治学求实的精神,也有利于指导学生掌握质疑释难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