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找矿别只盯着澳大利亚
2009-11-19
韩小平
中国企业海外找矿的征程又有了最新的突破:澳大利亚18日批准中国四川汉龙集团下属企业收购澳钼矿公司55.3%股权。不过,中国企业在澳洲大陆的铁矿石企业并购项目进展并不顺利,新一轮铁矿石价格谈判能否谈出“中国价格”将面临重重考验。笔者认为,全球找矿的思路并不错,但是方向需要转变,应减少触碰国际矿业巨头控制的矿产,多向周边国家和地区投资,避开矿业巨头的盘剥。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力拓、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三巨头掌控全球铁矿石资源的局面逐步形成。它们共同控制世界铁矿石75%以上的海运量,使迅速成长的中国钢铁业刚走向国际市场,就面临着垄断者的盘剥。应该说,打破这种局面的有效战略,就是通过海外并购矿业,打造“矿钢一体化”企业,实现自给,而投资三大巨头掌控范围之外的矿业资源是实现这种战略的有效途径。印度钢铁企业安塞乐米塔尔就通过在非洲、印尼、巴西等地投资矿山,实现原材料自给达70%以上。它们的经验值得借鉴。
据相关统计资料,到2010年,国内钢企拥有的海外权益矿资源将达到1亿多吨,其中大部分权益矿分布在澳大利亚,约占80%左右。不过,全球铁矿石权益矿资源并不只分布在澳大利亚,还有俄罗斯、蒙古、印尼和南美洲的巴西、秘鲁、阿根廷等地。其中,蒙古、俄罗斯与中国相接壤,其铁矿资源甚至可以直接通过陆路运输至我国北方的钢铁企业,存在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开采难度较大。印尼则是群岛之国,海路便利,其铁矿资源已经受到安塞乐米塔尔等国际钢铁巨头的青睐。这些国家由于历史、政治和经济因素,大多铁矿石资源企业并没有遭三大巨头染指。印尼等东南亚国家虽与澳大利亚地理接近,但对澳大利亚感情比较微妙,而随着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东南亚国家市场将对中国企业更加开放。与此相反,澳大利亚市场已基本被矿业巨头控制,加上其内部舆论气氛,中国企业在这里的找矿之路一直步履艰难。
其实,在周边国家投资,我们已经有很多优势。其中重要的一个就是华侨华人的助力。大量华侨华人在周边国家和地区扎根多年,熟悉当地经济情况、法律法规,将有助于处理投资过程中的各种细节问题,让中国企业也扎根下来;另一方面,香港的资本市场为国内外的投资者所熟悉,完全可能成为周边国家矿产资源进行融资的平台,周边国家矿业资源可以在这里上市融资,内地资金也可以借助这一平台予以支持。这样,就可以在金融、资源、人才等方面形成一个互补循环,保障矿产资源供应链的安全运行。
另外,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我们也应该重视对周边地区资源的合作投资开发。以东南亚为例,仅仅从人口角度看,印尼是一个拥有2亿多人口的大国,而澳大利亚只有几千万人,可以说,东盟国家的购买潜力将远远超过澳大利亚。目前,中国制造的产品与东南亚的资源产品有很大的互补性。通过购买、投资东南亚的矿业资源产品,促进当地经济得到发展,让他们有更多的钱买中国商品,将转而拉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笔者认为,周边的国家与中国不仅仅有友好的历史渊源,还有共同的经济利益相联系。换个角度想,同样是进行矿业资源贸易、投资,这些国家卖给澳大利亚人并不能拿到更多的钱,为什么不能卖给中国人呢?而且,中国铁矿石需求量非常大,也是澳大利亚矿产品的主要买家,一样是卖给中国,何必要让矿业巨头从中盘剥?因此,这些国家矿业企业同中国企业的合作也符合其自身的利益。
目前,三巨头在国际市场的垄断地位仍很难打破,但是中国企业“四处开花”,势必对这种体制构成冲击。不过,在这个冲击过程中,应该坚持“四处开花”,不应该把澳大利亚作为我们资源投资终极甚至唯一的目的地。从如何最大限度促进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要优先考虑让“亚非拉”的国家分享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好处,坚持多元化的原则,不要把投资目光只放在澳洲大陆。▲(作者是中国能源网CEO。)